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史记 留侯世家

时间:2024-09-19 11:01:14 编辑:阿旭

史记留侯世家原文翻译

原文: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译文:留侯张良,他的先人是韩国人。他的祖父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国。父亲张平做过厘王、悼惠王的宰相。悼惠王二十三年的时候,父亲张平去世。在他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歼灭韩国。张良年少,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的时候,张良家有三百名奴仆,张良的弟弟死后没有举行厚葬,他用尽全部家财来寻求能够刺杀秦王的刺客,为了给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五代韩王宰相的缘故。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学。到东夷拜访仓海君。他寻找到一名大力士,做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秦皇帝去东方巡视的时候,张良与大力士一起在博浪沙中埋伏袭击秦皇帝,却误中其中一辆随行的车子。秦皇帝十分生气,下令大肆搜捕全国,一定要速速捉拿刺客,这正是张良所引起的事情。因此张良更改了姓名,逃走藏匿在下邳。

史记留侯世家原文翻译及注释

史记留侯世家原文翻译及注释如下:翻译:留侯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直把他所穿的鞋丢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老,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而去。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张良于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 注释:留侯,张良的封爵。张良封于留,故称留侯。留,本春秋宋邑。秦置县,治所在今江苏省沛县东南。按张良字子房,见《汉书·张良传》。韩,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于韩原,其后世为晋卿。魏、赵三分晋国,公元前 403 年被周烈王承认为诸侯国。魏、赵三分晋国,公元前 403 年被周烈王承认为诸侯国。留侯世家介绍:《留侯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这是一篇关于张良的传记。文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为人及其性格特征,使这一历史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采集史迹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