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1、《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2、《广陵散》《广陵散》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3、《平沙落雁》《平沙落雁》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4、《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见于东晋笛曲。命名为《梅花三弄》,一方面是因为乐曲借物咏怀,表现了梅花高洁、清逸、耐寒等品格;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曲中,同一曲调在不同的段落中分别变奏了3次,这里的“弄”具有现代音乐术语中“变奏”的含义。5、《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优秀代表,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6、《夕阳箫鼓》《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这是一首著名的中国琵琶传统大套文曲,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的《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与吴畹卿的手抄本。《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7、《渔樵问答》《渔樵问答》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肖鸾编纂《杏庄太音续谱》,谱本有多种。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8、《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以感人的音调诉说了蔡文姬一生的悲苦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了对祖国、乡土的思念和不忍骨肉分离的强烈感情。《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用胡笳的音调翻入古琴中而创作的具有新颖风格的音乐,诗中有“胡笳本自出胡中,绿琴翻出音律同”等便是汉胡音乐融为一体的证明,全曲气贯长虹,感情深沉,完整统一。9、《汉宫秋月》《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10、《阳春白雪》阳春白雪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现存琴谱中的《阳春白雪》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是什么?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再加上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声音优雅,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1《高山流水》是古筝传统曲目中最具知名度及最为代表性的曲目,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乐曲取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2《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3《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逸士心胸”中的逸士,虽身处隐逸之地,犹胸怀“鸿鹄之志”。曲调悠扬流畅,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4《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5《胡笳十八拍》汉族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6《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7《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8《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 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9《渔樵问答》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现存谱初见于明代萧鸾编纂《杏庄太音续谱》。此曲优美清逸,以对答式的旋律,描写渔夫与樵夫的对话,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10《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 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十大戏腔古风歌曲
十大戏腔古风歌曲如下:1、《牵丝戏》。《牵丝戏》是由Vagary填词,银临、Aki阿杰演唱的古风歌曲,发行于2015年,歌曲高潮“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三尺红台万事入歌吹”这一段戏腔绝美,非常动人心魄。2、《赤伶》。《赤伶》是古风歌手HITA于2018年发行的一首古风歌曲,这首歌不仅融入了戏腔,歌词中描写的也是戏,高潮部分“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十分经典。3、《新贵妃醉酒》。《新贵妃醉酒》是由胡力作词及作曲,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10年,这首歌集古典、戏剧、流行于一体,非常有韵味。4、《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李玉刚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将京剧、流行音乐巧妙结合,在加上李玉刚独特的演绎,仿佛眼前真的呈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图》画卷。5、《琵琶行》。《琵琶行》这首歌的歌词即为白居易的《琵琶行》,由奇然、沈谧仁演唱,这首歌把对琵琶弹奏的描写那一段用戏腔来演唱,特别有韵味。6、《辞·九门回忆》。《辞·九门回忆》是以南派三叔的短篇小说集《老九门》之《二月红篇》为题材的创作的一首古风歌曲,歌中的戏腔部分让人十分惊艳。7、《典狱司》。《典狱司》是由江淮沿岸填词,和汇慧作曲,音频怪物演唱的一首古风歌曲,也是电视剧《老九门》的片尾曲,这首歌开篇就是一段京剧唱腔,具有浓郁的民国气息。8、《游山恋》。《游山恋》是由海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20年,高潮部分“我欲迎风再留住几步,怎舍寒风吹动我痛处”是其经典的戏腔部分。9、《游京》。《游京》也是海伦演唱的一首古风歌,是小红书十大古风歌曲之一,“我走在长街中,听戏子唱京城,人杂乱戏小丑,叶黄退入长秋”是其高潮部分。10、《归去来兮》。《归去来兮》是由花粥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其高潮部分“此去必经年,荒野寒暑换红颜”是其最经典的部分,很多人都会哼唱。
有什么好听的带戏腔的古风歌曲?
带戏腔的歌:河图《第三十八年夏至》,《狐言》李玉刚《新贵妃醉酒》《逐梦令》《清明上河图》,戴荃《悟空》,小魂、玉璇玑《战魂 云隐》,音频怪物《典狱司》,《剑胆琴心》hita《昔言》,安九《社戏》,小曲儿《红尘》,《解语红妆冷 迟语》五音Jw《步戏》银临、Aki阿杰《牵丝戏》吴琼《故人叹》玄觞《铃儿铛铛》郑源、储兰兰《寒江雪》于毅《君生吾未生》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是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1、《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2、《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3、《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4、《汉宫秋月》——崇明派琵琶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5、《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6、《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7、《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8、《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9、《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10、《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中国音阶中国很多的发明比欧洲早。中国人发现十二平均律(就是十二个半音),比欧洲早一百多年,声律学领域是非常先进的,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出现十二平均律音乐作品。中国人很了不起,在以农业为主的荒野时代,能有那么多的发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中国音乐过去的辉煌成就,曾震撼了无数世人。嵇康善古琴,《广陵散》、《梅花三弄》慷慨激昂。从那时起,音乐成为了知识分子阶层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中国古典音乐与诗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一样,诚可谓“阳春白雪”。而这一切,都是思想体系形成一定高度的产物。
中国古典音乐有哪些
摘要:我们耳熟能详的二泉映月、梅花三弄、阳春白雪、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秋水伊人等等中国古典音乐是我国历史上的瑰宝,经久不衰、熠熠生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何不来点古典音乐欣赏一下,放慢我们的步伐,好好享受生活的恬静美好。而且音乐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大,能帮助儿童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博爱的情怀,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古典音乐育儿的其他好处吧!中国古典音乐有哪些中国古典十大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听了这些古典音乐的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再加上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声音优雅,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汉宫秋月》——崇明派琵琶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听古典音乐的好处1、养成儿童高尚的情操和博爱的情怀古典音乐是美的艺术,是对自然、宇宙、生命美的赞叹,是人类心灵深处智慧和人格的流露,它蕴含着人性的柔美和天地的壮阔,喜欢古典音乐就是崇尚智慧的卓越和人格的高尚。2、促进儿童心灵的健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古典音乐中所具有的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缓急有序的节奏,能与儿童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并随着音乐的节奏舞之、蹈之,因此而身心愉悦、舒展、健康。3、开启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古典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而且也是灵性的艺术,丰富的音乐语言是人类理性和情感的最抽象表达。可以弥补语言文字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不足,启迪和拓展儿童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从而培养儿童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儿童的直觉能力音乐是直觉的艺术。音乐之所以是直觉的艺术是因为音乐直接理解和抽象表达自然、宇宙、生命内在和谐的规律,科学所要求的素质正是表现在对这种和谐规律的敏感和把握,这就是科学的直觉,它与音乐是相通的。古典音乐是开启儿童直觉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5、让生命丰富多彩音乐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美化和净化。生活中有音乐就如同夏日的清风,宜人清爽,像冬日的阳光,温暖明亮。一旦儿童养成听古典音乐的习惯就如同生活中多了多了一个知己和玩伴,生活中的一切情趣皆能融入其中,又能从中得到无限的灵感和快乐。6、完美的听觉艺术儿童需要古典音乐,尤其是婴幼儿。人生之初,听觉神经的发育和成长,决定了儿童智力的高低。这时候尤其需要大量音声的刺激,风声、雨声等大自然之声以及人的声音,再辅之以音量适中音乐之声,就是最自然、有效的教育方式。婴幼儿时期又是人类习惯、性情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启蒙教育将成为其一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终生受益。7、可以培养儿童缜密的思维能力表面看来,音乐是跳动的灵感,但乐章和乐章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声部与声部之间,乐器的搭配无不体现了缜密的逻辑。在完整的交响乐中,不同乐章的发展、递进、互动,乐器之间的相互辉映都表现出了音乐的理性。因此让儿童听完整的交响乐无形之中就能把这种理性传导给他们,有助于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8、易于养成儿童中庸、谦雅的性情古典音乐脱胎于宗教,虽然它柔和了人类的情感元素,但他仍然饱含着宗教的情感。如果抛开宗教神秘的一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包含了人类对自然、宇宙的崇尚,表现在音乐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无怪乎早期的古典音乐(赫、莫扎特、海顿等)的音乐中流淌着这这种迷人的优美,虽然其间不乏世俗的情感,但都符合“中庸”之道——所谓“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这些音乐如同中国的古琴音乐,都合适用来培养儿童儿童淳朴儒雅的性情。(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后期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等大师的音乐逐渐脱离宗教元素,而更多的是原始的情感,他们的作品虽然也属古典音乐,但其作品中充满了情绪起伏和强烈的宣泄个性的过分张扬,偏离了中庸之道,不合适作为儿童的音乐启蒙教材。)
古典音乐的经典曲目
古典音乐的经典曲目 古典音乐有欧洲古典音乐、中国古典音乐。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音乐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经典曲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典音乐的经典曲目,别忘了收藏哦! 一、独奏曲 弦乐独奏: 1.舒伯特:圣母颂 2.德沃夏克:幽默曲 3.马斯涅:沉思 4.萨拉萨地:流浪者之歌 5.圣-桑:天鹅 钢琴独奏 1.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C大调变奏曲 2.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 3.达坎:布谷鸟 4.贝多芬:致爱丽丝,奏鸣曲:“月光”、“悲怆”、“热情” 5.舒伯特:音乐瞬间、军队进行曲、小夜曲 6.门德尔松:春之歌 7.肖邦:“小狗”圆舞曲,“英雄”波罗乃兹,“革命”练习曲,幻想即兴曲,华丽的大圆舞曲,夜曲 8.勃拉姆斯:降A大调圆舞曲 9.格里格:致春天、蝴蝶、思乡曲 10.舒曼:梦幻、快乐的农夫 11.德彪西: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女孩 12.巴达捷芙斯卡:少女的祈祷 13.柴可夫斯基:船歌 14.李斯特:爱之梦、匈牙利狂想曲 二、合奏曲、室内乐 1.贝多芬: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春天”、“克罗采” 2.海顿:“皇帝”弦乐四重奏 3.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4.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悲歌 5.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三、协奏曲 (一)管弦乐协奏曲: 1.维瓦尔第:“四季” 2.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3.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4.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5.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6.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NO.1 7.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8.莫扎特:交响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 9.胡梅尔:小号协奏曲 (二)钢琴协奏曲: 1.莫扎特:钢琴协奏曲NO.23、NO.27 2.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皇帝” 3.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 4.格里格:钢琴协奏曲 5.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NO.2 6.勃拉姆斯: 钢琴协奏曲NO.1 四、管弦乐曲 (一)序曲 1.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2.贝多芬:“爱格蒙特”序曲 3.罗西尼:序曲:“威廉退尔”、“塞维利亚理发师”、“贼雀” 4.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5.施特劳斯:“蝙蝠”序曲 6.比才:“卡门”序曲 7.苏佩:“轻骑兵”序曲 (二)组曲、交响诗等: 1.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舍赫拉查达”组曲 3.霍尔斯特:“行星”组曲 4.李斯特:前奏曲 5.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 五、交响曲: 1.海顿:NO.94、101、104 2.莫扎特:NO.35-41 3.贝多芬:NO.3、5、6、9 4.勃拉姆斯: NO.2 5.柴可夫斯基:NO.4-6 6.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7.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 8.门德尔松:交响曲NO.4 9.德沃夏克:交响曲NO.9 ;
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古典音乐十大名曲:《D大调卡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婚礼进行曲》、《1812序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威廉·退尔序曲》。1、《D大调卡农》这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最著名的作品,因为它是最著名的卡农乐曲,有时也常以“卡农”代指。2、《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被作为保留曲目演出。3、《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4、《D小调第九交响曲》这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5、《匈牙利狂想曲》该曲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象雄壮的进行曲,第二部分飞快、短小、舞蹈性的节奏,第三部分类似散板,第四部分又是狂欢般的民间舞蹈。6、《婚礼进行曲》该曲因常用作婚礼音乐而得名《婚礼进行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7、《1812序曲》这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8、《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的乐曲,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9、《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该曲原为管风琴曲,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10、《威廉·退尔序曲》这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代表作,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峰。剧序曲比歌剧本身更为有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