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发取得新进展,吸入式疫苗已获批,不打针的疫苗何时全面普及?
目前看来,不打针的疫苗全面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这款吸入式疫苗,仅可用于规定人群完成,两剂灭活疫苗接种6个月之后才可以进行加强免疫紧急使用。疫苗分为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三类。这次吸入式新冠疫苗的获批也代表着我国又有一款吸入用腺病毒载体疫苗,一款重组蛋白疫苗获批,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口腔吸入的方式完成接种,帮助人体提高防护,根据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此次新型疫苗与以往疫苗相比副作用更小一些,安全性更高一些,免疫作用也更强一些。吸入式疫苗已获批2022年10月13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取得全新进展,据悉康希诺正在拉丁美洲,东南亚乃至全球范围内开展吸入用新冠疫苗的临床实验,以更快的获得相关批准,相较于同源接种来说,吸入式疫苗进行意愿加强接种,可以诱导出更多的有效抗体帮助人们提升自我防护能力。这种疫苗与以往的疫苗相比存在着较大区别。以冻干粉的形态储存,能够在2-8℃的条件下稳定储存、运输,便于大规模部署接种,提升疫苗的可及性。 不打针的疫苗何时全面普及?如果患有基础病的话,比如糖尿病或高血压、心脏病等,就不适合再接种吸入式疫苗,因此不打针的疫苗,全面普及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新冠疫苗的研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后,相关部门将在做好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监管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路线的发展。
目前,我国研发了哪几种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病毒,疫苗研发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国推出的是五款产品三个技术路线。目前我国从五种技术路线推进新冠疫苗的技术攻关,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算疫苗。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最传统的经典技术路线:即在体外培养新冠病毒,然后将其灭活,使之没有毒性,但这些病毒的“尸体”仍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使免疫细胞记住病毒的模样。2、腺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钥匙”,无害的腺病毒戴上S蛋白的“帽子”,假装自己很“凶”,让人体产生免疫记忆。3、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DNA疫苗,是将编码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通俗的说,相当于把一份记录详细的病毒档案交给人体的免疫系统。4、重组蛋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也称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作为抗原的S蛋白,把它注射到人体,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相当于不生产完整病毒,而是单独生产很多新冠病毒的关键部件“钥匙”,将其交给人体的免疫系统认识。5、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用已批准上市的减毒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携带新冠病毒的S蛋白,共同刺激人体产生针对两种病毒的抗体。简单地说,这种疫苗就是低毒性流感病毒戴上新冠病毒S蛋白“帽子”后形成的融合病毒,可以一石二鸟,既能防流感又能防新冠。在新冠肺炎与流感流行重叠时,其临床意义非常大。由于减毒流感病毒容易感染鼻腔,所以这种疫苗仅通过滴鼻的方式就可以完成疫苗接种。希望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不久的未来我国以及全世界都可以通过疫苗实现群体免疫,为一切“后新冠时代”的挑战做好准备。
新冠疫苗的发明者是谁
新冠疫苗的发明者是陈薇。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陈薇,女,1966年2月26日出生于浙江兰溪,中共党员,生物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专业技术二级,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陈薇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7月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12月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同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5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201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新冠疫苗谁研发的
新冠疫苗是美国先研发出的,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3月16日全国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在美国被注入人体进行了45例志愿者的人体实验。
我国3月16日公布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并获批开展人体实验不过还是被美国领先了一步。
美国开始人体实验的新冠疫苗是由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共同开研究开发的。但是生物科技公司此前并没有任何一款成功,上市的人体艺苗产品。这是使用提供的MR na核酸疫苗研发平台设计的也是一种创新。
负责疫苗的制剂的生产即使是这样负责新冠疫苗研发的科比特博士仍然抱怨美国药监局fda对我们做了非常严格的经调否则我们的疫苗推进速度还会更快。
早于2月24日的消息,美国就已经宣称已经成功研制出针对新冠病毒的人体MR na疫苗1273。并将已将第一批送至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开启安全性临床试验美国社会每年在医疗方面的花销高达3万亿美元以上。
集中在比我国少得多的医疗机构和企业上高投入必然会带来高回报,美国拥有的医药科技和生物科技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世界上的十大医药公司有六家是美国的企业。实际上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是我国最早公布的该基因组于1月24日晚被公布在一个开放式获取基因信息的知识库里共世界上所有科学家参考。
为了攻克新冠病毒,疫苗难题中美欧在疫苗研究方面公开了五大疫苗研发计划,主要包括核酸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
目前,世界各国的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了多少?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8000多万人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其中中国和美国遥遥领先,各约2300万人,其次是英国和以色列,各约760万人和40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个人接受多次注射的情况,这里的接种人数并不等于实际接种人数。目前疫苗研发的龙头企业几乎都来自中国,来自全球疫情最严重的美国,来自令变异病毒头疼的英国。此时,距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仅一年。与普通疫苗漫长的研究周期相比,新冠肺炎疫苗完全是在加速发展。疫苗临床阶段分为三个阶段,三次人体药物试验全部通过后才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美国辉瑞和莫德纳、英国牛津大学阿斯利康、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这三家领先公司,不仅最早宣布进入临床阶段,而且在2021年前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开始在本国和其他国家接种疫苗。在中国,许多新冠肺炎疫苗项目如中国生物、科兴生物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携手并进。中国生物新冠肺炎疫苗从研发到上市仅用了330多天,去年4月是全球首例临床试验。但是疫苗数量有限,并不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分得一杯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最近表示,穷国无法像富国那样迅速获得疫苗,一些富国也试图绕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插队购买疫苗。中国的疫苗在援助发展中国家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进入临床阶段的新冠肺炎疫苗使用重组蛋白技术,而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储运条件为2℃-8℃,与我国和许多国家现有疫苗储运条件一致,不需要改造冷链系统设施。中低收入国家很难满足冷链的要求。我国的灭活疫苗可以无冷链配送,有望大规模供应给中低收入国家。
中国疫苗供应量破亿,有多少人接种了新冠疫苗?
除了在妊娠期间、备孕期间、有重大疾病患者,以及没有排上打疫苗人群的人,其余人基本上都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由于解重人数过多,我国又是全员免费,因此疫苗现在也有些供应不足,但是打上疫苗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安全的一种保障。新冠疫苗一共有两针,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长,因此我们在打疫苗之后也要保持戒口。打完疫苗之后也不要着急离开,而是原地等待三十分钟,看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不良的反应,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要及时向医生反应,及时接受治疗。但是现在有一部分人非常担心会有副作用的问题,其实大家大可以放心,毕竟国家可以让我们全员接种,那么这个疫苗的安全性也是很高的,况且那么多人都接种了都没有问题,我们也就不要矫情了。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说为什么国家不研制出疫苗,在疫苗出来了之后又害怕不安全,因此人都是矛盾体,没有什么就想要什么,给你了又不满足。现在有很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疫苗,很多人就有了疑问,这么多的疫苗到底哪个国家的疫苗才最好呢。其实每个国家的疫苗都是根据自己国家的疫情情况所研制,其实都是一个新冠,但是每个国家跟每个国家之间还是新冠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因为病毒会变异,因此最适合我们接种的还是自己国家研制出来的。更何况国外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国内的确实最适合我们的。所以还没有接种疫苗的朋友们,不要再去想太多了,服从国家的安排,尽快接种疫苗才是真的。以上是我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