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2011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

时间:2024-09-23 21:56:25 编辑:阿旭

2011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会的简介

承办单位: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中共青岛市委高校工委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官网: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会将于10月16日至22日在青岛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著名大学的16支大学辩论队将集体亮相岛城,展开8场“唇枪舌战”。据悉,今年的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启用了新赛制,更加重视辩手个人的素质和风采。10日,记者从2011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辩论会将于10月16日至22日在青岛举行,这是继去年第9届辩论会国内选拔赛之后,第二次“落户”青岛。据了解,此次辩论会将有海内外16支大学辩论队参加比赛,其中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诺丁汉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代表队,其参赛队伍数量为历届比赛之最。虽然本届辩论会上的这16支大学辩论队有近半是来自非汉语国家,但全部比赛都要求使用汉语进行辩论,参赛队伍将按照是否以汉语为母语分为A组和B组。据了解,像来自欧美等国学校的大学生辩论队,多是已开展多年汉语教育的学校学生。据悉,本届辩论会将启用新的赛制,首次设置了“角色争锋”、“高端对话”等环节,使全场比赛由此前的4个环节加至9个环节。同时,本届辩论会还将新设淘汰环节,即正反方的6位辩手会随着比赛的推进,逐一淘汰离场,最终坚持到最后的1名选手成为本场优胜辩手。淘汰环节的设置是为了由此前的重视团队合作转向重视个人实力,更加突出每位辩手的素质和风采,以此来充分发掘出一批明星辩手。另外,在“角色争锋”这一环节中,辩手将被要求模拟各种社会身份进行发言,其目的便是让这些参赛的大学生们能够转换身份,走出象牙塔,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阐释。在本届辩论会中,余秋雨将担任首席评委,并在“高端对话”环节与辩手进行面对面地讨论。据悉,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自1993年举办以来,在2009年之前均在北京和新加坡举行。2010年9月,第9届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国内选拔赛首次在青岛举行。

2010国际大学生辩论赛的评委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
韩鹏杰:中华名辩盟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顾问,曾任第一、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常任评委,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评委等

李琦:中华名辩盟监事长,厦门大学法学教授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主编,厦门大学辩论队教练,曾多次在国际大专辩论赛、全国大专辩论赛常任评委、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常任评委等

吴刚:中华名辩盟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辩论队教练,曾主编《纵横申城》一书,曾任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评委主任等

张邦辉:中华名辩盟副会长,重庆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重庆大学辩论队教练,曾任江苏省大学生辩论赛决赛阶段评委,多次受邀担任企业或社会团体的辩论教练、比赛评委等



张学森:中华名辩盟理事会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华语辩论网首席顾问,辩论杂志社名誉社长,澳门大学辩论队领队兼教练,曾任第一、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常任评委,第一届国际中学生辩论赛常任评委等

张爱萍:中华名辩盟理事会常务副主席,华语辩论网顾问,论杂志社顾问,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教练,曾任第一、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常任评委,首届中国独立学院辩论赛常任评委等

路一鸣:中华名辩盟副监事长,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曾任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评委,曾获得1998全国大专辩论会冠军、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及最佳辩手

黄执中:中华名辩盟理事会副主席,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讲师,世新大学辩论队教练,中华辩论人交流协会执行长,2009年首届中国独立学院辩论赛评委,2008年世界大学生辩论赛评委等

陈思渊:中华名辩盟常务理事,中华辩论人交流协会副执行长,辅仁大学健言社89学年度社长,曾任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评委,首届中国独立学院辩论赛常任评委等

赵廷昌: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贵州省朗诵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何 彪:贵州民族学院教授

陈海梁:贵州水利电力学校校长、贵州省朗诵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林岚涛::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贵州广告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高等商业专课学校客座教授、贵阳市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周 杰:贵州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NBA工商管理硕士指导老师、贵州电视台生产者频道专业顾问、贵州产业经济学会事秘书长

王 东::贵州省委统战部研究室副主任、贵州省演讲协会秘书长、发展演讲学代表、出版《演讲思维》等演讲学专著多部、多次指导选手在全国及省级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


哪些大学参加了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

1. 北京大学2. 复旦大学3. 南京大学4. 上海交通大学5. 清华大学6. 中山大学7. 浙江大学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 西安交通大学10. 华南理工大学11. 华东师范大学12. 东北大学13. 广东工业大学14. 北京师范大学15. 东南大学16. 哈尔滨工业大学17. 南京理工大学从获奖排名上来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位列全球13~15位,荣获国内高校前三名,实力强大。北京大学曾在去年的比赛中,位列第三,夺得金牌。从答题数量上来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分别答出7题。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答出6题;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各答出5题(与早稻田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并列全球41名);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各答出4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各答出3题。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记录?拜托了各位 谢谢

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A组总决赛 全比赛记录谢谢主席大家好,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居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下,特别是421家庭(编按:指家庭成员包括4个老人、1对夫妻及1个孩子)的不断涌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的养老需求,为此社会应当提供多元化的养老选择。而送老人进养老院,就是指政府或者子女,依据老人的意愿,将他们送进养老院安度晚年,可见养老院是在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让老人老有所养的一个新途径。我方赞同送老人进养老院的理由有三:第一,对于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子女无力膳养的困窘老人,政府将他们送进养老院,是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手段。第二,在经济来源确定的情况下,养老院在生活照料方面,更为专业。面对着通常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养老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护理;而在精神慰藉方面,子女的孝心,不会因为父母居所的变化而减少,同时在养老院里,老人们同龄相聚,同生同息,增加了社会交往,扩大了社会连系,给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欢笑。可见养老院的出现,给老人们在晚年多了一个养老的选择,让老人们自己自由的决定,给老人的夕阳之光,添一抹新的色彩。第三,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承认和接受养老院,体现了养老社会化的趋势,反映了新的孝文化观念。从伦理的角度讲,孝的观念要继承和传扬,那么孝的形式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一切为了老人,让老人健康安宁的这个精神内核不能改变。昨天,老人们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而今天,当他们老去,步入人生黄昏的时候,年轻一代有责任对他们竭尽所能地赡养,这不仅是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更是年轻一代,对上一代人普遍的社会责任。事实上,个人对孝的观念,只能体现个人的德行和修养,而社会整体普遍对孝的认识,则是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谢谢。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A组总决赛反方一辩立论陈述谢谢。对养老问题,对方一辩不知不觉中已经偷偷给我们预设了两个概念。第一,现代人已经忙到无暇照顾老人了,所以说就送老人去养老院;第二,养老院可以展望得像天堂一样好,因此他方赞成。您方这么多的角度,有没有一个角度,是老人的角度?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预设,真的合理吗?首先想过父母,为什么有人愿意去养老院吗?同意去的老人中,百分之六十是觉得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而百分之三十其实害怕自己连累了子女。我们可以想象,老人心里有多矛盾,一方面不愿意离开家里,另一方面不愿意麻烦儿女。老人们一辈子辛辛苦苦,都在为儿女着想,可儿女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送出去了吗?难道豪宅、名车、存款、地位就真的比我们唯一的父母亲更重要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太忙根本就只是借口,和日后徒增悔恨的原因而已。第二,再来看看养老院,无论它条件多好,但它始终不是家,因为心理学证明,老人心灵的慰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家人,第二是人际关系网,这两点正是养老院所天生缺失的。那里没有儿女直接的关怀,没有孙辈天真的笑脸,它再怎么好,又真的是老人所想要的吗?再看看去养老院,会破坏老人固有的人际网,老人在他原先居住的地方,会建立一大群的朋友关系,而去养老院,无异于要对这些朋友,说再见了。这对于体力和认知能力不足的老人来说,有多种的负担呢?举个例子来说,这就好比把冬天里的一株古树,从它原本根深蒂固的地方,拔起来移到新的地方,即便这个新的地方再好,我们也说,这是对树的一种伤害。因为你已经割断了它的根茎,更因为冬天就根本不适合移植树木。同时脆弱易波动的老年心理,在一个随时有可能老人离世的地方,多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而居家老人有儿孙的绕膝、邻居的寒暄,更容易感到生活的阳光和希望,这也就是为什么调查显示,养老院老人抑郁症的得病率,比居家老人高了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所在。其实我方也提倡社会养老和家居养老结合,但是养老院的模式却万万不可做为首选。现在北京大力发展的小区家居养老模式,很值得借鉴,各种工人上门服务,照料老人起居饮食,分担儿女的压力了。而且老年沙龙等小区的机构,更鼓励老人开展社会活动,到处走走,下棋聊天,回家还可以享天伦之乐,这不更是颐养天年吗?所以我们告诉在座各位,只要您多用点心,考虑老人的心理需求,您就会发现养老院并不是最适合的选择,谢谢大家。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A组总决赛反方三辩总结陈词谢谢主席。刚才对方辩友说实在的,在自由辩论进行的过程当中,真是有点狡猾。因为他刻意地为我们模糊了三个概念。第一个概念,他说今天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二者可以优势互补。对方辩友,我方承认,对整个一个社会群体来讲,二者的确是优势互补的,因为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群,他们不得不接受养老院,于是养老院对他来讲,是必要的。但是,当考虑到我们自己的例子,考虑到我们自己的情况的时候,当考虑到我们要怎么样来赡养我们的老人的时候,难道这二者真的能做到优势互补吗?往往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次,我们只能在一个时间点内,将我们的老人放在家里,由我们自己的心来赡养,或者把他送到养老院去,在这点上来讲,二者正是具有排他性。因此,对方辩友,您的优势互补可能不是那么完全。对方辩模糊的第二个例子是,他们今天一直在跟我们讲,老人是哪些老人呢?哪些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比如说军人,比如说出去打工的人。对方辩友,如果今天我们的辩题真是主要讨论这部分的人的话,我想实在辜负了我们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这样一个主旨。因为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政府本来就有相当的义务去赡养他们,把他们很好地照顾起来,讨论这部份话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真正所应该讨论的是,子女就在身边,而老人的意愿如此矛盾、如此冲突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样,对着我们的心,做出何种的选择,这才是今天真正辩论的焦点。可惜我刚才问了对方辩友好几次,对方辩友就是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回答我,反而在一些边缘的例子上靠。对方辩友刚才提到了农村,对方辩友您知不知道,在农村的礼数,是很讲究地缘和亲缘的,一个家前面可以是自己的大奶奶,后面可以是自己的二姑,这些人之间,就形成很好的相互照顾的网络,这个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照顾关系。可是对方辩友,您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把他从这个农村的亲缘关系中,赶出来放到养老院,以形成您的孝心。对方辩友,您这是真的孝心吗?对方辩友,您模糊的第三个概念,就是孝。您刚才告诉我什么是孝,只要你的心放在老人那里,您就是孝了。对方辩友,我最多承认您这是小孝,因为这是按照您自己的标准,在判断父母在想什么,在判断父母需要什么样的孝。什么是大孝呢?就是我的心跟父母在一起,我的人也跟父母在一起,在父母需要我的时候,我能贡献出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大脑和精力去照顾他。不错,我们缺少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我们可以学呀,我们自己也许做不了一些事情,我们可以请护工来做,护工做的时候我们学,我们学着跟护工一起做。对方辩友,这个过程难道不可以真正加深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让他享受到家的关怀吗?对方辩友,如果把这三个您模糊的概念去掉的话,对方辩友,我真不清楚您方的立论是怎么赞成起来的。其实今天这个辩题,就我们来讲,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很可惜没有能够跟对方辩友好好思考一下。今天这个辩题的一个预设前提,就是我们都很忙,忙到了无暇照顾父母的阶段,可是我们这么忙真的是应该,也真的是必要这么忙的吗?我们在为明天的名车、明天的存款、明天的豪宅,把我们的父母送去养老院,这个真的就是我们获取的目的吗?谢谢。详情请见 http://bbs.nau.edu.cn/redirect.php?tid=179683&goto=nextoldset


  • 上一篇:赫塞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