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时间:2024-09-24 00:24:43 编辑:阿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音乐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并在活动中引导和建立相应的人性本质,例如爱心互助,在音乐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在音乐活动中,把孩子分成若干组,让他们通过团结协助来完成活动内容。大班的音乐游戏活动《London bridge》,在活动中需要孩子分组来扮演伦敦桥和轮船。当伦敦桥(由两个两个孩子面对面拉手表示桥面合并放行,两人的手向上举的时候表示给桥下的轮船通行)的桥梁拉起来的时候,桥下的轮船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两组的孩子相互配合,才能使得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个音乐游戏需要孩子间唱停到某一个乐句的时候才能让轮船通行,这不仅仅是需要桥梁和轮船间的默契配合,桥梁和桥梁间的相互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该活动中,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创编动作,在创编的过程中,幼儿学着伦敦桥 倒 塌和工人造桥的样子,一会扭扭身体,一会摇摇手臂,一会捶打钢铁,一会扛木头等。最后的游戏中,幼儿与同伴积极地参加里游戏中,体验到了合作游戏带来的乐趣。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育思想
奥尔夫不满于当时的音乐创作,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产生了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富于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的想法。随后,他又设计“奥尔夫乐器”和“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对其教学法的 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A节奏、旋律练习,包括: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
B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动作游戏;即兴练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
三大原则,包括
A 一切从儿童出发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
B 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又一个基本原则;
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


奥尔夫音乐7步教学法是哪七步

奥尔夫音乐七步教学法是“导、听、想、说、析、演、育”。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1、导。就是导入新课。根据欣赏的内容,用图片、录象、故事、谜语、谈话、复习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2、听。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是感知音乐,听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3、想。在初步感受音乐以后,教师可根据作品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和思想感情,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从而感受音乐的美,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4、议。就是交流所听、所想的感受,谈对作品的理解。5、析。教师可通过讲解,让学生对比欣赏、讨论等方式进行,同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6、演。即演奏,演唱音乐的主题,或随着音乐舞蹈表演。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美。7育。即抓住作品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奥尔夫音乐7步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七步教学法是:“导、听、想、说、析、演、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长期练习可以让特殊儿童掌握稳定和变化的节奏,及一些特殊的节奏型,同时提高特殊儿童的听觉、视觉、小肌肉、大肌肉、反应等方面的能力。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德国作曲家、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出生于慕尼黑,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后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蹈的启迪,1925年与舞蹈家军特创办了一所“体操音乐舞蹈”学校,以节奏天数中心,探求体操、音乐与舞蹈的紧密结合。30年代又出版《音乐教程》一书,力图“引导人民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同时,考虑把独特的教学经验用于儿童音乐教育实验。

  • 上一篇:深宫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