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会阴擦洗的顺序
1.将用物带至床旁,向病人解释目的,询问是否排尿。用屏风遮挡病人,帮助病人脱去一侧裤腿,取屈膝仰卧位暴露外阴。
2.护士戴一次性手套,协助病人臀下垫一次性垫巾。
3.擦洗夹取数个大棉球放入治疗碗内,倒入适量的擦洗液,用镊子取浸透药液的大棉球,进行擦洗。擦洗的顺序为:第一遍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初步清除会阴部的分泌物和血迹。第二遍的顺序则以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自上而下。最后擦洗肛门及肛门周围。一个棉球限用一次,可根据病人情况增加擦洗次数,直至擦洗干净,最后用干棉球或纱布擦干。如需进行冲洗者,需另备冲洗壶和便盆,调节好冲洗液的温度。冲洗时用无菌纱布堵住阴道口,以免污水进入阴道,引起逆行感染。
4.擦洗完毕,撤去一次性垫巾,协助病人穿好裤子,采取舒适卧位。
5.清理用物,脱手套,洗手。
会阴擦洗的顺序及原则
会阴擦洗法
目的:
减少会阴分泌物,保持会阴及肛门清洁 祛除异味使病人舒适 促进会阴伤口愈合
预防或减少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逆行感染 适应症:
用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产后或术后留置导尿管者,会阴有伤口或患有急慢性外阴炎者。 一、查对医嘱 二、准备
1护士素质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2评估:
询问、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程度 了解局部皮肤情况 有无导尿管及是否通畅
环境是否隐蔽,保护病人隐私
3告知患者:操作方法、目的,指导患者配合,协助患者排尿
4洗手,备物:1会阴擦洗包(内有弯盘两个、药杯一个、擦洗钳2个)、PE手套,一次性中单、手消、医嘱单、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5配置消毒液:注射用水100ml+碘伏原液4ml,及浓度0.02%
6打开会阴擦洗包,将配置好的消毒液倒入一弯盘内,使纱布球充分浸泡,若有伤口取一至两个干棉球于药杯,倒碘伏原液于药杯中,使棉球充分浸泡后备用
三、操作
1推车至床尾45度
2核对,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方法,取得病人的配合
3环境准备:关门窗,拉窗帘,调节温湿度,请家属或其他人回避
4松被子,脱去患者对侧裤脚取屈膝仰卧位并保暖及保护隐私,对侧下肢用被子盖好,近侧下肢用大毛巾盖好,铺治疗巾于臀下 5擦洗顺序: (一)一般擦洗三遍
第一遍:由外向内、自上而下初步擦净会阴部的分泌物,血 迹等。擦洗顺序为:阴阜→大腿内侧→大阴唇→小阴 唇→尿道口→阴道口→肛门 第二遍:由内向外,由上到下 擦洗顺序为:阴阜—尿道口—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对侧大腿内侧上1/3—近侧大腿内侧上1/3—会阴伤口或导管—肛门 第三遍:同第二遍
(二)尿道口,阴道口,小阴唇,大阴唇,阴阜,
大腿内侧三分之一,会阴体至肛门,由内向外,自上而下 6消毒伤口:用消毒原液浸泡的棉球由内到外消毒伤口 7所有用物弃于治疗车下,帮助穿裤子,整理床单位
妇产科常用技术知多少-2020医疗卫生护理知识
常用的护理技术主要包括会阴擦洗/冲洗、阴道灌洗/冲洗、会阴湿热敷及坐浴。
一、会阴擦洗/冲洗
1.适应证
(1)妇科或产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者。
(2)会阴部手术术后病人。
(3)产后会阴有伤口者。
(4)长期卧床病人。
2.护理要点
(1)产后及会阴部手术的病人,每次排便后均应擦洗会阴,预防感染。
(2)对有留置导尿管者,应注意导尿管是否通畅,避免脱落或打结。
(3)注意最后擦洗有伤口感染的病人,以避免交叉感染。
(4)擦洗时,应注意观察会阴部及会阴伤口周围组织有无红肿、分泌物及其性质和伤口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向医师汇报。
二、阴道灌洗/冲洗
1.适应证
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的治疗;子宫切除术前或阴道手术前的常规阴道准备。
2.护理要点
(1)灌洗液温度以41~43℃为宜,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灌洗筒与床沿的距离不超过70cm,以免压力过大,水流过速,使液体或污物进入子宫腔或灌洗液与局部作用的时间不足。
(3)灌洗溶液应根据不同的灌洗目的选择。滴虫性阴道炎的病人,应用酸性溶液灌洗;假丝酵母菌病病人,则用碱性溶液灌洗。
(4)产后10天或妇产科手术2周后的病人,若合并阴道分泌物混浊、有臭味、阴道伤口愈合不良、黏膜感染坏死等,可行低位阴道灌洗,灌洗筒的高度一般不超过床沿30cm。
三、会阴湿热敷
1.适应证
会阴部水肿及会阴血肿的吸收期;会阴伤口硬结及早期感染等病人。
2.护理要点
(1)湿热敷的温度一般为41~48℃,面积一般为病损范围的2倍。
(2)一般每3~5分钟更换热敷垫1次,热敷时间约15~30分钟,也可用热源袋放在棉垫外或用红外线灯照射。
(3)定期检查热源袋的完好性,防止烫伤,对休克、虚脱、昏迷及术后感觉不灵敏的病人应特别注意。
四、坐浴
1.适应证
(1)外阴、阴道手术或经阴道行子宫切除术术前准备。
(2)治疗或辅助治疗外阴炎、阴道非特异性炎症或特异性炎症、子宫脱垂的病人。
(3)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时。
2,护理要点
(1)月经期妇女、阴道流血者、孕妇及产后7天内的产妇禁止坐浴。
(2)水温要适中:
热水坐浴水温一般41~43℃;温浴一般35~37℃;冷浴一般14~15℃。
(3)坐浴时需将臀部及全部外阴浸入药液中,注意保暖,防止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