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许冠杰

时间:2024-09-25 03:46:28 编辑:阿旭

对许冠杰有什么评价?

既然70年代劳动人口众多,自然形成了一个大圈子。能够得到这群大众共鸣的,自然非许冠杰莫属了。许冠杰的歌,有著很鲜明的西方流行曲节拍。歌曲结构方面,也跟西式乐与怒差不多。开首是令人注意的前奏,跟著最高潮的主题副歌。有时加入了一种"call-and-response"的风格 -- 同样的节奏出现两次,一问一答。音乐方面,除了其招牌木吉他外,有不少歌曲都配上强劲明快的节奏,背景的鼓声成了重点,带著整首歌向前移动。还有不能少的,就是新的录音效果加上电结他一类的新乐器,更令其接近西方的乐与怒。这种西方文化,正是年青一代想要的。除了音乐,其关键之处在于歌词。浅白易明的广东俗语,新鲜好玩,朗朗上口。内容基本上是香港人的生活,怎会有人不明白。他不但唱市民一般的生活,也加上讽刺,这恰恰击中了劳苦大众的心声: 受了苦头无处发,有人大唱他们的不公平待遇,当然是一个爽字了得。当时仍有很多人是文盲,听到这种亟其亲切的歌词,自然便能跟著唱。很快,许冠杰便成为广大市民的偶像。

如何评价许冠杰被称为歌神?

我觉得许冠杰配的行歌神这个称呼,许冠杰,香港歌手,在香港乐坛被尊称为“歌神”、“香港流行音乐祖师”和“广东歌鼻祖”。许冠杰是现代粤语流行歌器开山鼻祖,他创造的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完成了古典与流行的历史性嫁接,对现代粤语歌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他也是香港乐坛自作自唱的先驱。许冠杰,粤语歌坛的鼻祖,唱歌作曲都很强,开创了香港流行乐坛。1974年推出《鬼马双星》解开了香港流行乐坛的序幕,1976年的《半斤八两》则是标志着香港流行音乐的市场开创。他也是红馆演唱会记录的保持者,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等天王巨星都把他视为偶像。许冠杰今年六十岁了,依然能在红馆连唱几个小时。自从知道他以后,他便是我认为的歌神,这与之前大家一直认为的歌神张学友慨念不一样,这并非我贬低张学友,学友的歌喉那自然是不用说,好到爆。这是众多歌友的见证,但是两位那实在没有可比性,就连学友本人在许冠杰引退的晚会上也怯懦地说:“在许冠杰面前,没有人可以称自己是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