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士之歌一些有几段旋律
咏叹调《斗牛士之歌》,全曲采用了Alleg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并列型二段式,4/4拍。A段在f小调上奏出极为热情的前奏后,选用斗牛士上场时的旋律,带有宣叙调性质,音乐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上活跃的气氛。当唱至“斗牛士与战士的相同点,是在战斗中感受着快乐”(Pour plaisirs,pour plaisirs,ilsont les combats!),伴奏前半拍八分音符,后半拍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形式上行,由弱渐强推向高潮,表现了斗牛士像战士一样英勇,无所畏惧的情绪。紧接着,完全再现的形式,旋律级进下行,转入描述斗牛场上座无虚席,观众们狂热地观看着斗牛,观众声嘶力竭地叫好,为斗牛士的勇猛而喝彩。B段,转入F大调,构成同主音大小调的对置。该部分的节奏、织体完全不同于A段,这种主题材料的大不相同,使作品产生鲜明的对比。该段中加入了新的节奏元素——附点,在这种快板的状态下给人极大的拉力和能量,描述了斗牛士见到卡门时的激动心情。其后,间奏部分加入合唱,再次强调卡门及观众对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的爱慕和崇拜。合唱过后,音乐突然弱下来,转入f小调,整个二段式重复一遍,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斗牛场上惊心动魄的场面,连续使用弱位进入,表现了斗牛场上观众惊慌失措,紧张地等待场上可能会发现的一幕幕惨状,斗牛士被打翻在地,斗牛场被染得鲜红,狼藉得令人目不忍睹。此处,用长号和低音提琴演奏低的降G音,逼真地模仿了牛发疯后的吼叫声。即使在这极为危险的时刻,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仍然铭记心中的恋人卡门,那双黑色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他,这段旋律在整首作品中出现了四次。在最后一次重复时,合唱过后,音乐进入宽广的慢板段,此乐段用弦乐组的震音作衬托铺垫,铜管组的长号和小号奏出卡门的音乐动机,使音乐带有不祥的气氛,同时,以铜管组和定音鼓奏出悲剧性的主题旋律,暗示着最后悲剧性的结局,最后在不协和音响上结束。咏叹调《斗牛士之歌》,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一段男中音独唱,是剧中人物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仅有的一首独唱曲目。分析研究《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角色定位和风格特点,深入挖掘剧中人物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的个性特征,歌者才能准确把握作曲家的创作内涵,充分施展演唱技巧,恰如其分地演绎好作品。
斗牛士之歌是咏叹调吗
是。《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选自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歌剧《卡门》第二幕,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咏叹调。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也是展示男中音浑厚力量的一首著名歌曲。乔治·比才,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乔治·比才艺术经历:在此期间乔治·比才探索各种作曲方法,尝试不同音乐形式,谱写交响序曲、干唱剧、钢琴曲等,为歌剧创作作准备。回国后,他于1863年完成第一部歌剧《采珠人》,而后推出《帕思丽珠》,但两部歌剧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回响。继之创作了《嘉米蕾》,虽然还是没有成功,但已经找到自己的风格。不久他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的姑娘》配乐,大获好评。1870年,比才新婚不久便参加了国民自卫军。退役后在塞纳河畔的布日瓦勒从事写作。1873年初,比才开始歌剧《卡门》的写作,《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1875年3月3日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惨遭失败。当代人对他的作品中“大胆的现实主义和赤裸的情感感到震惊和受到冒犯”,“音乐不知所云”。据说他曾为此整夜痛苦地在巴黎的街道上徘徊。但《卡门》却受到了同时代的圣-桑、柴科夫斯基以及后辈德彪西的赞扬,前面两位预言“十年之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部歌剧”。然而,比才未能等到这一天,仅三个月后的1875年6月3日,他即因抑郁在布日瓦勒逝世,年仅37岁。
斗牛士之歌的作者简介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 1870年新婚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后终生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从事写作。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都德编剧;后配乐被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和《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 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