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沈园

时间:2024-09-27 19:37:18 编辑:阿旭

绍兴沈园游玩攻略指南

绍兴沈园是一处充满了人文情怀和艺术审美元素的中华园林,也是当地知名度最高的旅游景点之一,内部保留了大量古代人文雅士的品质和精气神,在这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与浩瀚,下面给大家提供绍兴沈园游玩指南。绍兴是有着2500年深厚历史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保护的非常很好,古街、古巷、古桥以及历史名人故居比比皆。绍兴的老酒、咸亨酒店的茴香豆、书圣的故里、鲁迅的三味书屋、沈园的宋词、兰亭的书法、传统绵长的戏剧以及穿梭在小桥流水间的乌篷船和船夫头上的乌毡帽,这一切都让绍兴有了浓浓的书卷气。到绍兴后我首先来到了沈园。沈园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离鲁迅故里不远,从鲁迅中路右拐,过一小桥,便到了沈园。石牌坊沈园大门外有一石牌坊,上书“沈氏园”,郭沫若题。在沈园入口处,有一块从中间断开的石头,曰“断云”石,名字取自陆游诗《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中一句“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断云石沈园,又名“沈氏园”,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建的私家花园,名字已无从考究,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处处彰显着江南园林之美。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沈园之所以出名,则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宋词《衩头凤》和诗人陆游与唐婉那段纠结缠绵的爱情故事。然而,历经沧桑岁月,南宋以后,花园渐渐废弃,至1949年建国之初,故园仅存一隅。现在的沈园是1985年依照传世的《沈园图》重建的,后又在1987年、1994年和2001年,三次扩建,使全园占地恢复到57亩。并重修题词壁断垣,重镌陆游《钗头凤》词,使故园展现了原貌。入园,见矗立一块太湖石,上书“诗境”二字,取自陆游手迹。荷花池前行几步,是一池面积不大的湖,原名荷花池,但由于它的形状很像葫芦,所以被称为葫芦池,是宋代遗存。在葫芦的最窄处有石板小桥一座,叫伤心桥,桥名取自陆游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宋井亭伤心桥一端有一歇山顶方亭,叫宋井亭,亭中有一口宋代的双眼古井。桥另一头是一茅草覆顶的小圆亭子,叫如故亭。沈园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其中主要古迹全在古迹区。有问梅槛、孤鹤亭、六朝古井、冷翠亭、双桂堂、八咏楼、钗头凤碑等。现在园内种植松、桃、梅、柳、竹,水杉,漫步园中,满眼绿荫。问梅槛问梅槛是一茅草覆顶、凌于水上的水榭。陆游平生最爱梅花,陆游存世之诗930首,咏梅诗占200多首,沈园里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现在问梅槛回廊中挂满了许愿牌。冷翠亭冷翠亭临水而建,是一座长方形歇山顶的水榭,此处是夏日观荷花之处。亭内有一联:世事多艰,空萦战马嘶风梦;欢缘难续,长忆惊屿照影时。既话沈园沧桑,也说陆唐悲梦。六朝井亭,六角单檐攒尖顶的,内有一眼古井。孤鹤轩和六朝井亭孤鹤轩面池而建,为“T”字亭,木结构,歇山顶,前出抱厦,飞檐斗拱,极为古朴。孤鹤轩亦称“孤鹤哀鸣”处,陆游82岁时,写有《城南》诗一首,“城南亭榭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在诗中,以“孤鹤”自喻,因此,此处建筑取名为“孤鹤轩”。孤鹤轩轩内外各挂一块“孤鹤轩”匾额。轩内有“亭池”遗址,考古发掘时在此发现唐亭阁和明代的假山、鱼池遗址。轩内有一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孤鹤轩向南正对着是园中游人最多的地方:钗头凤碑。钗头凤碑墙只见掩映在绿丛中的一面八字墙上镶嵌着两块刻着《钗头凤》的石碑。一首是陆游写的和另一首是唐婉和的。红酥手,黄_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_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和妻子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大家已是耳熟能详。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来陆游再娶王氏,唐琬改嫁赵士程。十年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春日,陆游独自在沈氏园游览,与偕夫同游的前妻唐婉及丈夫赵士程邂逅相遇。唐婉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唐婉夫妇走后,陆游见人感事,感慨逝去的昔日美好夫妻生活,触物伤情,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词记述了与唐婉的相遇,表达了自己对前妻的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自己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后来,唐婉看到了这首《钗头凤》,感慨万千,唐婉也是我国常被人们提起的才女,遂也和一首《钗头凤》相答。“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词中能见出唐婉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贞。即使满腹的惆怅,还要瞒着别人,强颜欢笑。这两首词切合了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份,合而读之,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之妙。《春游》诗后唐婉终因愁怨难解,怏怏而卒,陆游为此哀痛至甚。此后,陆游又多次重回沈园,并每次都赋诗,忆咏沈园,怀念唐婉,抒发自己的情感。看完钗头凤碑,来到陆游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沈园古迹区南侧。是由务观堂,安丰堂和碑廊、雕塑等组成。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南宋嘉定二年(1125年--1210年)),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绍兴32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陆游一生著述丰富,笔力雄健,他的诗文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_实。他的诗是时代的镜子,享有“一代诗史”之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安丰堂内主要展示陆游的生平、事迹,堂名取自陆游《劝农文》“安丰年而忧歉岁”之句。陆游雕像务观堂以陆游的字而得名,堂内及左右檐廊主要展示陆游的手迹、碑刻和拓片等,反映了陆游爱国忧民和作为一代文豪的辉煌成就。展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爱国壮志;第二部分:爱乡赤子;第三部分:爱情悲歌。园中有一半壁亭,亭内放置“重建沈园碑记”石碑,亭前挂一副楹联:莫因半壁忘全壁,最爱诗园是沈园。八百年来,时光荏苒,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造就了爱情的沈园、诗境的沈园。

绍兴沈园景点介绍

绍兴沈园景点介绍如下:沈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18号,绍兴鲁迅故里东侧,原为沈氏私家花园,为宋代园林,总占地57亩。沈园主要由古迹区、东苑和南苑(陆游纪念馆和连理园)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十景。1963年3月13日,沈园被浙江省文化局核定并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绍兴鲁迅故里共同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沈园的建筑结构沈园的布局基本上是江南园林传统的自然式布局。在园林空间内部,根据园林气氛和功能内容的要求,又将全园分为三个“园中之园”——南苑、东苑和北苑。在院落布局上,沈园内部三个“园中之园”各自的景观组合均以水为景观主体,采用规则的中轴对称布局外,沈园的三个院落是自然式园林院落布局。在自由式布局的基础之上,各个院落的景物呈向内“聚合”态势的布置,即所有建筑都朝向水面。景物的安排也从高度上来看有一个从外向内跌落的趋势,这是江南园林中以水体为中心的园林造园时常用的“内向性”布局特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沈园

沈园为陆游唐琬写的哪首诗?

出宋朝诗人陆游的诗《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原文是: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解释:城南的小路又迎来了春天,只见路边的梅花依然在盛开,然而却不见当年在此相逢的亲人了。时间已经过了很久,我心上人也已化为地下的土了,你看那当年写在墙壁上的《钗头凤》的墨痕,也快要让尘土遮盖住了。扩展资料:关于相思的诗:一、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解释: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2、作者: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人。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解释: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2、作者:李煜是五代时期南唐后主。继位十年后,自贬国号为江南,改称国主。


解释下陆游的沈园诗两首

陆游《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赏析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 上一篇:曾菀婷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