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
作为教育管理学史逻辑展开的教育管理学,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管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一:大学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之中的重要环节——大学开始注重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内外部共同改革的模式来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本文将以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及基本思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人类文明的进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可持续发展策略深入人心,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需要以此作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教育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之中的重要推动力,也须将可持续发展策略落实到位。本文将对大学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从而为后者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当前大学教育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部门约束过多 大学教育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之中的关键环节,难以避免地会受到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约束。从目前来看,这一点直接导致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低下,模式单一落后。对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的整个管理体系和模式以及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要求其按照上级出台的文件和命令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因此,整个教学管理体系行政色彩十分浓厚,学校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对于老师,从教材的选择,试题的编排到教学计划和内容的安排,都须接受行政管理部门的提前审批,对不符合相应管理要求的内容进行修改甚至删除,并未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业水平。除此之外还要求老师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作出了硬性指标和规定,因此很多老师面临着课业和科研的双重压力。 2.教学管理部门约束过多 教学管理部门约束过多是现在高校教育管理之中的普遍问题。很多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抓进度并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在未进行实地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制定,并对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定期的检查。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得学校和老师承担过多的教学压力,为了完成教学指标,很多学校只注重教学进度,而忽视教学质量。 3.学科之间存在较大的壁垒 教学管理是大学教育管理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和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诸多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壁垒。我国高校在进行教学时,大多采取西方的教学模式,主张教学的专业化和精简化,这种模式尽管能使学生对专业有更加精深的了解,但是极易导致学科之间缺乏一定的融合和沟通,学科壁垒的形成使得学生难以对大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的掌握,在知识构建上也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因此难以真正地实现大学教育管理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次,学科之间的壁垒也导致教师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与合作,外加上落后的教职制度以及职称晋升激励机制使得不同学科的教师往往只注重自主研究,忽视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点不仅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难以采取系统化、联系化的教学方式,而且还极有可能造成学生看待问题的片面性。 4.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缺乏 意识指导实践,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缺乏导致我国高校难以进行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我国诸多高校仍然采取终身教授制,这种教职制度导致教师故步自封,局限于以往的荣誉以及现在的安稳状态,难以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其次,学科之间的壁垒和隔阂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与沟通,教师也并未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合作,因此难以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科研项目的开展。最后,职称晋升制度直接与薪金水平挂钩,导致许多教师将经济效益作为自身的目标,在进行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时,并不是自身对学术的忠诚与热爱,而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种狭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二、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加强政府对大学教育管理的推动 为了促进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自身的理念,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通过简政放权来给予大学自我管理的机会和空间,使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地开展和管理;其次,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大学校园的管理现状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综合实力,让有经验的老师和权威专家进行教科书的选择以及考试内容的安排,从而真正地做到实事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放宽对大学教育管理的约束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是大学教育管理的引导者和风向标,因此需要发挥方向上的引导作用,而非进行实际管理的干预,通过放宽对大学教育管理的约束来增强大学管理的活力,使其根据自身的教学水平来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3.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是大学教育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学科分离这一现状,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在进行教学科目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安排时,需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并找出学科之间的共通处,引导老师进行教学活动。另外老师也需形成跨学科研究合作的正确理念,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观,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加强与跨学科老师之间的科研合作,从而在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养成正确的认识观。 4.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是落实该教育管理理念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老师,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在进行教学活动及学术研究时,加强跨学科之间的合作,将系统观作为自身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还需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灌输和培养,并为其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 三、大学教育管理就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基本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 大学作为连接学生和社会的桥梁,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跳板和垫脚石,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社会化,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可持续发展策略要求大学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将就业作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学校,首先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专业的设置,真正地实现对口教育,让学生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其次则要求学校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之中了解社会的需求与自身的不足之处。最后则需学校设立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就业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从而使其顺利的就业。 2.实现校企结合 校企结合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在大学教育管理中,校企结合能够实现专业对口,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来进行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联合制定,真正地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3.实现专家教师管理 效益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策略之中的重要原则,在大学教育管理模式革新时,也将效率和质量作为自身的目标,通过组建委员会以及开展研讨会来实现专家和教师管理学校,并由其担任教学管理之中的各个职位。这种直接由专家和教师进行大学教育管理的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教学管理专家有着深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是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之中的风向标,可以通过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来保障整个体系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师作为教学的一线人物,对整个教学情况以及发展方向有着最及时、最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清晰地认识到现有的大学教育管理体系之中的矛盾与不足。因此,在进行教育管理时能够在了解学生实际需求与社会动态的基础之上进行管理行为的调整和革新,并有效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管理体系和模式这三者之间的矛盾。 4.辅助以一定的学生管理 大学生作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生代,既是大学校园之中的主体,又是大学教育管理体系之中的被管理者。因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强,心智也较成熟,因此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时可以在专家管理的同时辅助以一定的学生管理。大学管理包括学生文化创新成绩管理、学生寝室管理、校园秩序管理以及校园环境管理,在这四个板块之中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往往处于消极的被动状态,自身的民主参与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整个管理效率比较低下。因此针对此现象需要学校转变管理理念,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让学生在四个管理板块之中担任一定的职位,赋予其合理的权利,在合理的领域之内直接实现学生管理学生模式。这一点能加深学生对校园管理的认识,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履行义务并使用一定的管理权力。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又能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学教育管理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社会、学校及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并将该理念落实到理论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这一点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肖飞.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大学[J].沈阳师范学报,2011(02). [2]倪文静.大学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二: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分析 [摘要]在高校中,学生党员的培养是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好共产党未来先锋力量就要依靠学生党员们的努力。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培养高校学生党员是为党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重要人才来源,但这些学生党员该如何进行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探究解决方案,更好地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工作一直是校党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高素质的青年学生的聚集地,集合了一批批有各色专业特长的学生,是选拔优秀干部及学生党员的重要场所。另外,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培养下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怎样的接班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能照搬照抄非学生党员的管理方式,必须结合学生党员个性鲜明、有良好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创新办法,找出适合高校大学生党员的一套管理体系。 一、存在于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有要改进之处。尤其是今年来,随着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方式也应创新办法,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体制。 (一)学生党员自我管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党和中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够高,对自身教育认识不足。在高校中,绝大部分学生党员都掌握了良好的党的理论知识,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师生中树立良好的带头人形象。但也存在有的大学生入党后人存在党性意识淡薄、组织观念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上虽然先入了党,但思想上未真正入党。有些学生党员甚至认为提交入党申请书后,每次考试通过,走完发展程序就算入党了。大学生党员首先应端正入党动机。入党是光荣地,但不应将它作为为政治道路铺路的垫脚石和增加就业机会的筹码,而对于党的理论、路线、宗旨理解不深,没能真正从思想上入党。正确的入党动机是经受组织考验的基石。因为有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不利因素,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二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些学生党员存在入党前为了使自身思想行为符合入党标准注重自身,入党后就松了口气的错误思想;有些大学生党员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思想;甚至有些预备党员认为预备期只是一种形式,不重视在预备期间自我修养的提升。他们认为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只要预备期满,就可转正。只要踏进了党的大门,政治上就有了保护伞,开始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三是学习上重专业知识轻自我修养提升。有些学生党员一味埋头学习专业知识,不注重自身党的有关知识水平的提高,对周围的人和事的关心减少了,这样使自己周围缺少朋友。专业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自身修养提升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获得幸福感的终极法宝。 (二)党组织生活单一,流于形式 在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方面,学校党组织按照党内的明确的规定,开展如“三会一课”制度、公开进行民主评议、为每位党员配备培养联系人、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等,真正做到将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落到实处,让每一位正式的党员也有一直接受教育的机会,紧跟时代的步伐。一些党组织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上缺乏创新,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习惯于念念报纸、读读文件、看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些基层党组织甚至对政治生活涵盖的范围缺乏足够认识,狭隘地认为党内生活仅限于“三会一课”,而且其组织的“三会一课”也多流于形式。 二、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结合支部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两方面发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为做出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改善提供基础。 (一)大学生党员自身的原因 在校大学生党员身负两种角色,一是学校学生,二是党组织的一员。但他们常常关注的事自己的发展,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角度上,换句话说,就是常以“学生”自处,在待人接物上,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在新时期下,学生党员接收到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个性需求趋向于多样化,为深入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及政治素养增加了难度。学生党员往往缺少主体意识,仅限于完成党交给自己的工作,没有把自己看做是党组织生活中的主人。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随着学生党员人数的迅速增加和支部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主动要求入党的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的难度逐渐加强,教育的广度及深度有待加强。由于学校的党组织缺乏物资、资金及人才,基层组织难以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及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情况。组织的宣传和管理不到位,缺乏有特色的、创新性的党性活动,在校内没有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党务知识了解不深,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党员和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学生党支部成员间的交流不深,支部压力巨大,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措施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养,锻炼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激励学生党员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也应结合党的理论,以此为指导,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风”建设。针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发现原因、分析原因并基于自己的实际经验总结了以下对策: (一)完善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应该从入口开始把关,从推优开始,紧抓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党的有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入党,做到各个阶段都有高素养的正式党员跟进,对要入党的学生进行考察,不仅要有书面的党知识的考察,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考察。期间,若出现不合格者,及时做出处理,例如延期发展或不予以发展,真正做到每一个入党的学生都能从思想上入党,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在选择学生上党课时,可以将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优异或是学生干部优先考虑,提高党课的面授效果。党课的上课内容应以常识性的知识为主,增加学生党内知识量的储备,确保授课质量,进一步保证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中的优良形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二)工作中用理论联系实际 在大学生党员参与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党员间的交流学习工作,倡导学生利用党的理论知识在生活实际运用中进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增进理解。在校内,团支部和学生社团是良好的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平台。在这里开展工作,不仅能是党员的沟通协调能力,甚至党支部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还可以提高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参与学院、系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绕过他们时刻接受来自广大群众的检验、监督,时刻检验自己,不定期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通过带动促进,让他们带动其他部门,进而达到一起进步的效果。 四、结语 高校是培养优秀党员的摇篮。面对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党员群体,结合互联网以及各种移动端的交流平台,创新党的理论知识和党内活动的形式,这将在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将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落到实处,进而在整个校园中刮起一股新的风潮。努力开展好群众的教育管理活动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工作,这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也同样适用。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党员思想的先进性,树立以为中华崛起为时代己任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输送好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练崇潮.怎样把好学生党员质量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2]伍处文.深入开展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6):1. [3]陈健.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06(1). [4]周慧如.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工会论坛,2008(5).
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个颇存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将教育管理学视为社会科学,既有相当深厚的历史缘由,也有很强说服力的本土依据和国际依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90”后大一新生的特点和当前高校辅导员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对微信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微信平台对大一新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方法。随时随地接收发送信息,使教育无处不在;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以往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方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无处不在。如果大学生入学管理教育方式在媒介选择上还只是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等传播媒体,就会和时代脱节,无法及时了解“90”后大一新生的情况。 因此,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积极有效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每一位辅导员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探究如何利用在大学生中最为流行的网络媒介——微信,对大一新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90”后大一新生的特点 现在,“90”后已成为大一新生的主体,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能否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而想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就要先了解他们的特点。根据数月的相处和了解,将这些“90”后新生的特点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1、开朗孤独症 热情、开放、充满活力一直是“90”后大学生的代名词,但是由于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平时除了跟父母沟通外,很少有机会学习如何跟同龄人交流,因此大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只表现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成为当前“90”后大学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不善于主动建立社交关系,以自我为中心;但同时,他们又会感到无聊、渴望交友。通过了解新生发现,他们之间的交流十分有限,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上课几个月以来,甚至都不认识同班同学。有的学生觉得与舍友也没有共同话题,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说话,时间长了,别的同学会觉得他不合群,不好交往,因此敬而远之。这样,他自己就会觉得孤独、被忽视,被大家孤立。 2、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无法接受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事情,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但又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依靠父母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对父母存在强烈的情感依赖,时刻存在矛盾心理。此外,独生子女习惯了被宠惯,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因不愿意沟通,易和室友、同学产生矛盾,易产生孤独感。 3、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生活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喜欢刺激、新鲜感。同时学习能力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也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 4、责任感体现在关键时刻 社会普遍认为“90”后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其实这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90”后学生,他们生下来就有好的生活,父母、老师只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却忽视了教育其他方面。因此,就显的对外界关注度不够,责任感不突出。可是关键时刻,我们是可以看到“90”后的责任感,比如军训时,一位女生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晕倒在地上,别的女同学背不动她,而一位伤病连的男同学二话没说背起她就往校医院跑,跑到医院时已是汗流浃背,这件事就可以看出“90”后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感动可以最大化达到入学教育的目的。 5、心理承受力不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90”后大学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辈们的艰辛生活,使得他们不愿让子女再承受一次,因此在孩子身上会倾其所有,尽量满足一切愿望;同时,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是第一位的,只要他们能认真努力学习,其他一切事情都不需要操心。这些孩子渐渐地失去了应对事物的能力,养成了依赖的习惯,每当遇到挫折就会措手不及,心情抑郁。 二、大学生对微信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在全世界范围普及,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问题也开始备受关注。当一些人面对网络无从下手无法适应时,另一些人则被网络所带来的新奇世界深深吸引,爱不释手,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依赖”。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对微信产生这么大的依赖,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追求时尚与好奇心的驱使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渴望,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正好满足他们的心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诱惑。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身心的成熟感在逐渐增强,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依然较弱,无力抵抗网络的强大吸引,盲目跟从网络世界。 2、寻求社会归属感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际愿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可是他们在不具备这样能力的条件下,急于功成,反而常常会受到挫折,使他们的社会归属感降低。而微信在这些方面却能帮助他们寻求社会归属感,因为网络世界只依靠你的照片、言语形成你的形象,大学生们可以摆脱生活中的面具,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这对那些现实中内向易自卑的同学更具吸引力。通过微信交往,他们能得到社会认同,确立社会归属感,也会提高自我评价,产生一种自信。 3、释放情绪、转换心情 生活中遇到矛盾和挫折是很平常的事,特别是大学生,很容易遇到学习成绩不佳、感情不和、心情不好等此类的问题,当他们无法正常解决这类问题和矛盾时,他们就喜欢把悲伤的情绪转化成文字,写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渴望得到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从中得到能量,燃起对新生活的希望,满足了他们情感交流的需要。微信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最普遍的联络方式,他们通过微信找朋友、聊天、关注新闻、转发状态。因此,辅导员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跟随学生们的步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辟新的教育天地,对入学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辅导员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结合辅导员的特点,才能利用微信进行入学教育。 三、当前高校辅导员的特点 1、年轻、代沟少 现在高校的辅导员老师普遍较年轻,他们大多是离校不久的毕业生。对于他们而言,现在的学生既可以当作“学弟”“学妹”对待,也可以当作朋友对待,他们完全了解新生刚进入大学时的迷茫和落差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他们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的问题。反过来,学生遇到这样了解自己的老师时,也比较容易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话告诉辅导员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 2、开朗、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强 正因为辅导员老师具有开朗、热情的性格,才能在短时间内认识每一位学生,观察到他们的特点,掌握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情况,为新生入学教育做好准备。在学生们遇到问题时,或者老师观察到他的问题时,能通过微信聊天、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与时俱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身为高校辅导员老师,必须要求自己与时俱进,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微信是这两年流行的网上交流平台之一,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用微信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果辅导员老师不懂得运用微信,就会错过很多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想要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就要能够接受他们所喜爱的事物,走进他们的生活圈子,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老师、朋友,引导他们的思想往正确的道路上行进。 四、利用微信平台对大一新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1、利用微信进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1)大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微信。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力总是最强的,而微信作为近年来最流行的网络社交软件,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虽然微信发展时间不长,但截至2013年1月其用户已达到3亿,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微信的使用率仍飞速上涨。迎接新生时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有使用微信的习惯,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微信最为广泛、最活跃的.群体,也就为以后运用微信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进行入学教育和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 (2)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长期以来,学校和辅导员都非常重视新生入学知识和安全教育工作,旨在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一般情况下,通过口头教育、开班会等方式,进行入学教育工作。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在教育形式上,过于单一,使大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或逆反心理,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二是在传播媒介选择上,往往采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影响了教育的时效性。与此相比,微信的多样性更加吸引学生,也能使入学教育无时无刻围绕在新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慢慢渗透。 2、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1)随时随地接收发送信息,做到教育无处不在。微信的便捷性,决定了新生接受入学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教师可以将多种教育材料群发给自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引导他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动态,学生则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任何地方随时接受入学教育。如此,管理教育便无时无处不在发生。 (2)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如果还只是基于一张嘴和一本书的话,对于大学生而言很难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图文并茂的信息,甚至视频片段,这将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虽然微信的信息是碎片式的,但是一旦大量碎片式的信息集中围绕在某一个热点问题之下,就会形成一种浓厚的网络舆论氛围,占据思想教育的制高点。 (3)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棘手,辅导员老师们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管理工作走进学生内心。微信平台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这个想法的实现。对于一些学生的管理工作,辅导员可以借助微信,时时关注学生动态,和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提高家长对大学管理工作的参与度,体现学生管理的开放性与民主性。虽然利用微信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有着众多的好处,但是万事都存在矛盾。微信纵然可以无处不在,但还是达不到面对面交谈的效果,如果学生不当面和你聊天,辅导员老师看不到学生的表情或者行为,就会错过很多细节,不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所以,微信是把双刃剑,我们必须使用得当,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4. [2]吴全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9)19. [3]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2012.06. ;
大学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料、资讯、情报等综合交流的服务中心,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 大学图书馆图书资料巧管理 摘 要:图书资料是馆中重要的财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为科研和教学服务的功能,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图书资料管理办法,体现出其现代化管理的特征。 关键词:图书资料;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料、资讯、情报等综合交流的服务中心,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资料是馆中重要的财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为科研和教学服务的功能,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图书资料管理办法,体现出其现代化管理的特征。 一、加强图书资料的采购管理 大学的图书资料种类很多,包括国内外各类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文纸质图书、期刊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资料库、光碟和声像资料等。由于资讯时代知识的不断更替,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地采购一些图书是馆内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规范图书资料的采购行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和采购质量,推进图书资料的资源建设是图书资料采购工作应本着得原则。 1.学校资料室在考虑到为全校各个专业提供好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要倾斜于重点学科发展的方向,做好重点专业教学科研的准备工作 为了准确地把握好一线科研人员的需要,改变过去被动接受学校图书馆集中采购专业资料的局面,相关人员要下去主动征询学科带头人对资料室图书、期刊订阅的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确定采购图书的方向和种类。 2.选好采购人员 要选择既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又要对校内的各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问题有所了解,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和敏锐地捕捉能力的人员作采购员。他们能及时捕捉到图书出版发行资讯,确保所购图书有益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这就要求采购员平时要加强与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络和交流,在图书馆与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为日后图书采购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图书采购的合理性和利用率,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 3.注意资讯反馈 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是图书资料的受益者,他们对所采购的图书是否满意,以后还要加强哪方面的工作,是我们必须做好购后服务。可以组建由各教研室业务负责人组成的资料室顾问组,及时听取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对资料室书刊采购、管理方面的建议,针对提出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适时地调整工作方向和办法,以便更好地做好采购工作。 二、做好图书资料储存管理 1.保证文献的安全 图书馆馆藏的大量图书资料由于现代化造纸过程中所残留的酸性物质长期侵蚀纸张纤维所致,纸张酸化与劣化而变得脆弱不堪。所以大到馆内的建筑设计,小到书架之间的距离都要考虑到要有足够的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尘、防阳光直射的条件,以保证文献的安全。例如定期对书库进行熏蒸和整理,利用空调严格控制书库的温度、溼度,室内采用防紫外线的荧光灯,防虫咬的熏蒸技术等方式来保护图书。馆员对借阅的书籍认真检查,及时发现破损书刊,及时用浆糊、特殊的和纸等做好修复。此外,还可以采用高效能静电覆印机、照拍图书,保护图书。保证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文献的寿命,把科学性和艺术性和谐地统一起来。 2.利用高科技使用区域网线,把包括读者阅览区域、藏书区域、采编部门区域和办公区域在内的各个馆舍的各个层面都使用计算机进行书刊、资料的管理 这些装置的使用可以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提高检索速度,节省查询资料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学习效率,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这也是资讯时代图书馆战胜计算机网路的绝妙办法。 3.注意书刊资料的储藏保持合理的结构 主动为教师服务,不断增加新书开架数目,积极推荐新书和教学资料,提高书的使用率、更新率,提高教科研的资讯提供率。向学生推荐新书及优秀读物,做好黑板报宣传和开设讲座工作。 三、完善图书资料借阅管理 1.借阅手段改进 快捷的生活方式,让师生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中一定的规模的图书数目,还有一定规模的不特定的读者,如果仅仅凭手工操作管理好这些图书和学生的资料以及学生的借阅情况,其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很难对其实现优化管理。因此,运用电脑管理是趋势,也是必然。自动化检索系统及网路的开通改变了导航人员传统的单一的人工资讯服务,在运算速度和资讯储存上有很大的优势,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从而提高资讯咨询服务的质量与服务水平。 2.借阅方式改变 旧的闭架式借阅方式,将读者与书库隔离。人为地设定了障碍,使读者不能与文献接触,这不利于对文献的选择和利用。现在大部分院校采用开放式图书借阅,让读者与图书接触,可根据他们自己的选择进行自由的翻阅。开架借阅容易出现乱拿乱放现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坚守岗位,勤于巡库,及时整理乱架图书。保证开架图书排列整齐、书架光亮干净、地面清洁卫生。无形当中管理员的工作难度就加大了,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相互推诿,不负责任,可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评标准,并结合读者的打分,作为年度评比的指标,奖勤罚懒,树立良好的风气。 随着时代的变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著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管理在图书管理中快速升温,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主动、刻苦地钻研图书管理的新知识,积极探索图书管理新方法,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成为优秀的图书管理员。 参考文献: [1]杜广巖.图书资料资讯管理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资讯,2010. [2]李小英.关于图书资料的管理[J].南方论刊,2007S1. [3]施茵.图书资料管理对策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 [4]王明慧.浅谈高校图书资料管理[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 作者单位 贵州省毕节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随着当今科技文化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所以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尽快地实现现代化、资讯化、自动化,以切实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下文是我给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篇1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资讯科技的发达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运作环境、资讯载体、服务模式等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纸质资源和实物资源已经不是图书馆中的主要资源了,数字资源在图书馆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形成一定规模,而读者受搜寻引擎的影响也开始喜欢采用快速即时性的图书馆资源搜寻工具,希望图书馆能提供者方面的服务。
虽然说图书馆的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作为作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图书馆管理系统***LMS***则没有多大变化,甚至受到人们的质疑。而Web2.0和Library2.0的发展给图书馆管理系统带来了新的变化,LMS也开始发展起来,成为推动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
1.图书馆管理系统现状
1.1资讯孤岛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业务也在不断增加,现有的LMS已经无法满足所有的业务需求了,图书馆开始多了许多独立的业务系统,资讯孤岛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现状又给读者的资源获取带来了诸多麻烦,造成了图书馆资源的浪费,服务得不到整合。比如说,在论文购买提交系统上,读者无法使用个人图书馆进行论文提交的操作,而且也会出现重复登入问题,这给读者的资源获取带来了很大麻烦,而图书馆也无法通过LMS获取读者的论文提交情况。
1.2整合思路不明显
LMS只是图书馆业务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其重点在于纸质图书和文献,对数字资源的管理效能低,难以在图书馆形成一个整合化的网路资讯服务系统,无法兼顾图书馆的所有业务,整合思路不明显。如:电子公文、资金管理、党务管理等内容无法使用LMS进行资讯交流,LMS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1.3与其他应用系统的关联性和互操作少
在图书馆业务日益增多的情况下,LMS中部可能集中所有的业务,那么要实现图书馆的整合化管理,那么就需要实现LMS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和互操作。但是,现有的LMS无法实现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无缝对接,最终导致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效率低、资源消耗量大,不利于体现出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2.1管理理念在LMS中的体现
没有管理理念渗透的LMS只能实现图书馆管理流程的自动化,难以体现出管理思路,也难以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图书馆应用的LMS大多不能体现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是以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的管理为中心而构建的应用系统。也正是因为LMS无法体现出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馆长无法通过LMS获取大量图书馆执行资讯,无法据此作出科学的发展决策,故而使得许多馆长不愿意使用LMS。因此,在LMS构建中,设计者应以读者为中心,一切活动都围绕使用者进行,实现资源、服务、管理三者的并重。资源是服务开展的基础,服务是管理的目的,管理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手段。管理理念在LMS中的体现是图书馆管理系统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从业人员需要努力的重点。
2.2开放合作化管理理念
当前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以纸质资源为核心,无法兼顾数字资源的管理,故而难以实现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的整合,资讯孤岛严重,不同应用系统的无缝对接很难实现等等,这些问题是LMS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LMS必须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实现元资料供应商、系统供应商之间的有效合作,最终创造出满足图书馆管理需求的LMS,推动其在资讯科技的发展下不断升级改造。比如说:重庆大学图书馆的ADLIB2.0系统与北京的超星公司进行合作探索,开发出图书馆知识搜寻系统***LKS***,超星公司提供元资料检索***,开发出的LKS不仅能搜寻到重庆大学的馆藏资源,还能展现出超星数字图书和读秀知识库的图书资讯,检索到期刊资料库的元资料,大大方便读者的资源检索,推动了重庆大学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整合。
2.3资料驱动管理
大部分图书馆都会通过读者交流会、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等获取图书馆的管理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服务水平。但是,这些方式收效甚微,工作量大,反映的内容页比较单一,不全面,无法客观公正反映出图书馆的管理现状。而资料驱动管理作为LMS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能利用资料发现问题,对图书馆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日志、历史资料进行挖掘处理,得出有价值的资料和资讯,促进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促进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说:其通过分析读者借阅历史资料了解读者的借阅习惯、发现得这的借阅兴趣,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给读者提供更多需要的资源。
2.4整合服务评价体系
在评价上,图书馆多采用SERVQUAL、LiBQUAL+TM等评价体系来评价图书馆的各项服务,监控图书馆各项服务的情况,生成服务状况评估表,促进管理者对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进行及时的调整,为读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真正推动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各项业务、读者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应用系统,是当前图书馆管理活动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在而Web2.0和Library2.0的影响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高,但仍存在资讯孤岛、整合管理效力低等问题。在资讯科技和图书馆的发展下,图书馆管理系统将朝着管理思路的渗透、资料驱动管理、开放合作管理、整体服务评价体系等方向发展。
篇2
浅谈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RFID技术管理系统原理和概述
***一***无线射频技术的涵义[1]
无线射频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的无线通讯技术,将无线电讯号识别作为介质读写相关目标的资料,实现无人工干扰自动识别目标。
***二***资料集的构成
读写器和标签的组合构成RFID系统,它把资讯变成资料流的方式写在读写器中并使其产生资料,如果图书贴有RFID标签,在被扫描过之后,标签内的图书资讯会被自动记录到读写器中,经过多次扫描产生的资料构成RFID资料集[2]。EPC***Engineer,Procure,Construct***即电子产品程式码,用来唯一识别某一个资讯,是每条记录标签唯一的扫描识别符号。RFID产生的资料可以用一个三元组的形式来看,即EPC、Location、Time这三种,EPC是唯一识别电子扫描程式码,Location是扫描后得出的图书所在地点,Time则表示贴有标签的图书被扫描的时间。在固定时间使用读写器对带有标签的图书进行扫描并记下扫描时刻的EPC、Location、Time,这三部分资讯组成了最原始的RFID。RFID多维资料集的构成则是根据资料压缩的思想,将RFID资料仓库压缩合并后得出资料。它的构成主要是由三部分,即资讯表***Information***/地图表***map***、驻留表***Stay***
***三***RFID技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基于RFID是智慧化图书管理系统,它对传统的条形磁条技术及条码技术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充分展示了安全、实用、标准、便于维护、有扩充套件性这五大原则,利用RFID技术的技术优势把图书馆管理系统与之相对接,全方位完成图书管理的自动化。
二、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
图书馆在应用RFID技术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频段,一般来说,高频RFID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它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米,而超高频RFID标签工作时的频率一般是在860到960MHz之间,并且还可以被分成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这两大类[3]。由于他的超高频工作效率,射频识别系统的阅读距离大于一米,一般可以达到4到6米,最大甚至可以达到10米以上。高频技术采用的电磁发射原理由于受到电磁的干扰影响,使得标签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超高频RFID技术如果想要实现ATM24小时自助借助还书会有一定的困难。
***一***RFID技术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开始尝试采用或已投入使用RFID技术,在美国、新加坡、纽西兰等国家都将RFID技术越来越成熟的运用到图书馆管理技术当中。世界上最早运用RFID技术的是新加坡图书馆,他们早在2002年就使用每位新加坡公民的身份证或驾驶证来借阅国家图书馆的图书。将RFID标签贴在每一本图书后面,借阅者只需要在自助借阅机上插入身份证或驾驶证等有效证件,把书放置于扫描版上进行扫描并列印相关的借书凭条。凭条上会显示所借书的书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等,看起来一目了然。在还书时,不是一定要去借书时的那家图书馆,可以选择就近的图书馆进行自助还书。
这样的异地图书馆在新加坡一共设立了76个,由于是自主无人还书,所以该图书馆是24小时开放的,新加坡邮政部门每天会对读者异地归还的图书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运送会他们所在的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中书籍内的电子晶片解读器不仅能够自动核对读者是否及时还书,也可发现图书是否按照顺序摆放在相应位置。仅新加坡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上的使用就节省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2000余人,比传统条形扫描码借阅时间节省了80%,RFID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长了人们的阅读量,2002年,新加坡公民的图书馆借阅量就达到了30%。RFID技术已逐步成为国籍流行趋势[4],随着它的广泛使用和日渐成熟,中国国家图书馆也引入RFID技术,随后杭州市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厦门集美大学图书馆也陆续成功汇入。
***二***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效果的分析
从国内外RFID技术的多年应用来看,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最深刻的变革就在于大容量的资料储存和无线传播的便捷,推动了与图书事业相关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极大力度的促进了国家公共文化事业,将图书的借阅、馆藏、流通推向自动化,整合、高效、简约完成一系列图书借阅、归还活动。RFID技术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RFID技术在世界大型图书馆的应用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虽然中国在RFID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的基数最小,但发展速度最快。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智慧图书馆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馆藏管理效率和图书流通速度,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将成为图书馆管理系统一站式服务的崭新模式,笔者认为RFID技术是实现资讯化的重要手段,使得图书馆管理更加科学化自主化,是图书馆行业发展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