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烈火5

时间:2024-10-03 04:47:31 编辑:阿旭

印度声称烈火-5导弹可以打到我国全境

印度声称烈火-5导弹可以打到我国全境。根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进行了烈火-5导弹的第七次试射,印度再次宣布自己的洲际导弹试射成功。本来对这一消息根本没看上眼,不屑一顾,不想去说什么。但看到印度国防部和媒体的大肆渲染,特别是还扯上了中国,声称烈火-5导弹可以打到中国全境,对威慑中国具有特别的战略意义。从印度官方披露的数据看,烈火-5导弹 长17米,半径2米,弹头重1.5吨。这与中俄美同类弹道导弹的尺寸、弹头重差不多。但差距最大的是,一是整个导弹却重达50吨,比中俄美同类导弹重10-15吨,二是射程上仅5000,根本达不到洲际导弹的国际标准8000以上,而中俄美三国同类弹均在1万公里以上,是烈火-5射程的两倍以上。仅仅这两个关键指标,不仅说明印度烈火-5导弹难以飞快飞远,而且说明了它的技术水平全方位落后。因为洲际导弹的弹体重、射程短,一是表明导弹壳体及内部材料没有真正过关,没有实现制造材料的小型化、轻质化,这样就容易超重。二是导弹火箭发动机研制没有真正过关,比如发动机外部尺寸偏大,结构落后、功效不高,重心失衡,串联不佳,还可能超重。三是导弹的固体燃料质量也没有过关,比如燃料体积大、杂质多、功率差、存储空间不合理。从印度阅兵式展示的烈火-5图片看,半拖挂民用平板车拉的这枚裸弹,太丑了。印度说烈火-5与中国车载的东风-31A导弹差不多,简直差得太远,看看东风-31A的车弹一体化水平,载重车与导弹融为一体,弹体车身如此亮丽,印度的烈火-5,只能说东施效颦,一只丑八怪了。与中俄美、与英法的同类弹道导弹相比,就是与朝鲜发射的同类洲际导弹相比,在全弹重、射程、外形、车弹一体方面,也着实相差许多,大概5-10年的水平。直白地说,中国拥有的侦察监视卫星,发现印度中远程导弹的活动和发射前准备,可以每天多次的过顶侦察和必要的变轨飞行,加上西部部署的大型X波段远程相控阵雷达,数千公里的实时探测。在防空反导方面,以先进的红旗19、红旗17、红旗9为代表的、在高中低不同空域的拦截力量体系,这是中国对付超级大国的标配,对付印度这种劣等导弹,显然是绰绰有余。

印度“烈火”5导弹与先前的“烈火”3

印度“烈火”5导弹与先前的“烈火”3印度“烈火”5导弹与先前的“烈火”3系统构成接近,但是在导弹和发射系统方面有了较大改进。“烈火”5沿用了“烈火”3的铅笔头型布局设计,采用三级固体火箭推进。该型导弹弹体重约50吨,长17.5米,弹径约2米。由于是在“烈火”3基础上增加第三级发展起来的,因此总长度从15.5米延长到了17.5米。在2012年的试验中,“烈火”5导弹总飞行时长1 130秒,其中第一级发动机工作时间90秒,这比一般的同级别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要长。总的来看,“烈火”5通过集成设计缩短了弹体总长,使得其外观看起来与两级的“烈火”3差别不大,很容易混淆。“烈火”5导弹采用锥角较小的圆锥形弹头设计,弹头锥部分长度达到了5.5米。一般认为,从“烈火”3发展到“烈火”5后,弹头锥部分有约1.5~2米长部分舱段为火箭第三级,这才使其外观变化不大。而尽可能保持外观不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正在发展的标准发射筒或未来改进潜射方式有关。从弹头外形来看,再入壳体可能采用了新型碳基复合材料,尤其是头锥端头帽部分,标准的圆锥形弹头设计使其可以在再入过程中严格控制精度,也使得再入烧蚀情况更加严峻。“烈火”5导弹从2015年的发射试验开始就使用了车载发射筒发射,这种发射采用了冷弹射技术,即在发射筒底部设计有火药蓄压器,发射时点燃火药产生高压气体将导弹弹射出筒,然后在20~50米高度点火起飞。印度宣称,在发射50吨“烈火”5导弹的时候,发射筒内部需要承受300~400吨的压力,因此发射筒使用了马氏钢等特殊材料。 从印度公布的有限发射筒照片来看,发射筒直径约2.4米,长度约20米。与以前“裸弹”运载发射的“烈火”3相比,“烈火”5使用专门的密封发射筒,使导弹可以适应印度所处南亚次大陆从温湿的滨海环境到严寒干燥的高原气候。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官员称:“由于该导弹在封装入发射筒之前已配备核弹头,这将大大减少实施报复性打击的响应时间或反应时间……输入经过授权的电子密码就能解锁并进行发射准备。”印度透露“烈火”5导弹发射车为7轴拖车,30米长,总载重140吨,由3轴的沃尔沃卡车车头牵引。从外观看,该拖车实际与平板车类似,只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4轴,后半部分为3轴,每轴左右各两轮,但所有轴均为简单的负重轴,无驱动和自主转向能力。为保持发射起竖后的平衡,发射车设计有平衡千斤顶,中部4台,尾部2台。发射起竖系统位于拖车中后部,起竖托架采用两对液压起竖支撑臂,这在同类起竖系统中不太多见。发射车牵引采用了3轴动力车,长约10米,第一轴为主动力轴,承载驾驶室和电站,后两轴平板上载起竖液压控制装置。总体看,该发射车技术较为初级,与一般的工业用转载车技术相当,与现在通常采用的整体底盘发射车不在一个技术水平。特别是拖车的行走部分只具备承重功能,不具备独立或部分驱动和转向功能,加之整体非转向部分达到20米长,转弯半径估计20米以上,大大限制了“烈火”5的公路机动能力,加之整车重量较大,没有平衡系统,因此也基本不具备越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