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华沙保卫战

时间:2024-10-06 12:50:16 编辑:阿旭

华沙战役起因是什么

华沙战役起因是什么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了,波兰,这个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民族,在大战的废墟中迎来了新生,终于摆脱了罗曼诺夫、哈布斯堡和霍亨索伦等王朝百余年的奴役,又一次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其首脑毕苏斯基元帅,一心梦想以武力恢复波兰1772年强盛时期曾经拥有的疆域,向东扩张到基辅和第聂伯河,毕苏斯基认为当时苏俄正遭受国内反革命暴乱的困扰。无力他顾,西方出于对苏俄的仇视一定会大力支持其侵苏行动,于是爆发了俄波战争,而华沙战役是这次战争中的大决战。在历史上,两国一直存在矛盾,俄国未建立之前,波兰作为当时的强国,在1609-1615年多次进攻俄国,在俄罗斯正式建立后,俄国逐渐开始占据上风,1648-1654年,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开始了反对波兰的斗争。俄罗斯乘机予以支持并经过1654-1657年的战争获得了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随后,俄国3次瓜分波兰,到了一战前夕,波兰实际变成俄国的属国。华沙之战就其实际过程而言,并不是一次很大的战役,但对欧洲文明来说,它可能比本书所描述的任何战役都更为重要。在经历了4年可怕的战争浩劫之后,许多中欧国家的工人阶级由于受到莫斯科的影响,正酝酿着一场革命,在过去的1683年,波兰人曾为拯救欧洲出过力,而现在。1920年8月,波兰人再次拯救了欧洲。这次波兰的获救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的确,他本人的历史,概括来说,就是波兰人在遭受罗曼诺夫、哈布斯堡和霍亨索伦等王朝100余年统治后争取复兴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爆发时,毕苏斯基赶上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他迅速率领一小股游击队越过了俄国边界,不久他就组建了一支波兰民族军队,最初他通过步兵俱乐部秘密地进行活动,被授予准将军衔后,他开始公开活动。在奥地利人的指挥下率领他的部队进行战斗,在战争的最后18个月中,由于拒绝同德国人合作(因为他相信德国对波兰始终另有所图)。他被监禁在马格德堡,1918年11月,他回到华沙,成了唯一受军民共同尊敬的显赫人物,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摄政委员会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他。不久,他解散了摄政委员会,组建了一个以他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府,并向全世界宣告了波兰的独立,毕苏斯基本来就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在这段时期里,他生命的主要动力就是波兰的解放,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可以使自己变得冷酷无情,粗鲁暴躁,行踪诡秘,他做好了冒可怕危险的充分准备,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战争上。他是战士,是一位勇敢非凡的人,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守旧的指挥官,他的目标是将波兰的边界推回到1772年时的地方,即向东推进到基辅和第聂伯河,他非常清楚,一旦俄国内战结束,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只能打败布尔什维克红军。因此,他在1919年4月率领部队发动了一次规模很大而且非常成功的攻势,他已占领了维尔纳,他率领5万军队一路奋战通过了加利西亚,并抵达兹布鲁奇河,他攻占了明斯克,所有这些战绩都是由一支刚刚组建的军队取得的,因此更值得人们称赞。 虽然发生了一些激烈战斗,但总的来说布尔什维克人并没有进行顽强的抵抗,这就使毕苏斯基错误地相信,他的敌人不久将被赶跑,在1919年岁末和1920年年初的几个月内,波兰和苏俄进行了和平谈判,但谈判成功的希望很渺茫,因为波兰人的目标是恢复1772年的边界,而布尔什维克人的想法则完全不同。1920年4月,外交活动突然中断,原因是毕苏斯基在西南方向重新发动了攻势,使其部队到达了基辅,但是,此时他的战线已长达1000公里,由于普里佩特沼泽的阻隔,波军之间的横向联络已经中断,波军远离基地,缺少各种补给品,其中也包括马匹。 俄国人准备全线反攻,因为此时苏联红军已经击败了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军队(白俄军可能造成威胁的只剩下克里米亚的弗兰格尔了),他们能够集中更多的部队到西部和西南部战场作战。俄国军队的总司令是加米涅夫将军,他的意图是在被普里佩特河一分为二的南北两条战线上同时发动进攻,河北侧的俄西方面军由图哈切夫斯基将军指挥,这些部队包括第3、第4、第15和第16集团军以及加伊·汗的第3骑兵军。普里佩特河南侧的俄西南方面军由叶戈罗夫将军指挥,这部分俄军包括第12和第14集团军以及由布琼尼将军指挥的一支加强的骑兵部队。在波兰方面,与图哈切夫斯基将军对峙的是波兰第1和第4集团军(其余部队正在维尔纳组建),普里佩特河以南的三支波兰军队是波兰第2、第3和第6集团军。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为,俄军约18万人,波军约12万人,相比之下,毕苏斯基的部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在河北岸更是如此),波军没有骑兵,武器装备也差。

华沙保卫战

华沙保卫战华沙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和纳粹德国之间的最后一战,发生于1939年9月。结果华沙沦陷,波兰覆亡。在数次由德国挑起的事件后(如格莱维茨事件,希姆莱行动的一部份),其中德国的宣传,以此为借口,要求德军部队实施自我防卫,第一次正式的战争行动发生在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0分,德国空军空袭波兰城镇维隆,摧毁该市75%的建筑物,近1,2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这次入侵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5分钟后,德国旧式战舰"什列斯威格-荷尔斯泰因号"对在波罗的海但泽自由市西盘半岛的波兰军事运输车厂开火。在早上8时,仍然没有正式宣战,德军攻击波兰城镇莫克拉附近。边境战役已经展开。当天晚些时候,德军袭击波兰的西部、南部和北部边界,而德国飞机开始空袭波兰的城市。德军向东的主要攻击轴线适当地通过波兰西部边界。支援攻击来自北面的东普鲁士,及在南面由德国的同盟斯洛伐克单位("拜尔诺拉克"方面军)实施一次德国与斯洛伐克联合进攻。所有这3方面的攻击将在波兰首都华沙会师。波兰被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瓜分。立陶宛于1939年10月28日由苏联手中接收维尔诺及其周围地区。在1939年9月8日和13日,德国由阿尔弗雷德·冯·沃拉德-博克尔贝格指挥的"波森省"(波兹南)军区,和由冯·瓦尔特·海茨指挥的"西普鲁士"军区相继成立,以分别占领大波兰和波美拉尼亚。根据1935年5月21日至1938年6月1日的法律,德国军队、德意志国防军与民间的"民事行政人员"共享行政权力。希特勒分别任命阿瑟·格雷泽和但泽的纳粹党州领袖阿尔拔·福斯特分别成为波森军区和西普鲁士军区的民事行政人员。1939年10月3日,"罗兹"和"克拉考"(克拉科夫)军区成立及分别由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和威廉·利斯特将军指挥,希特勒分别任命汉斯·法郎克和阿图尔·赛斯-英夸特为民间领袖。法郎克同时被任命为所有占领区的"最高行政首长。9月28日,另1条秘密的德苏协议被签订对8月的安排作出了修改:整个立陶宛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但波兰的分界线作出对德国有利的修改,至布格河一线。10月8日纳粹德国正式吞并了波兰西部地区,由格雷泽和福斯特为帝国代理官,而中南部的管理就由法郎克的全国政府负责。

二战德国的进攻路线

向苏联进攻的路线:希特勒总共发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分三路向苏联进攻,“北方”集团军群,辖第16、第18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群,共29个师,由莱布元帅指挥,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以东向列宁格勒总方向实施进攻,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占领苏港口,使苏联舰队失去基地。“中央”集团军群,辖第四、第九集团军和坦克第2、第3集群,由波兰的华沙向布列斯特、明特克方向突击,围歼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尔后直指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辖第六、第17、第11集团军,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坦克第1集群和匈牙利一个快速军,自波兰的赫尔姆向基辅方向进攻,攻占基辅以南地区的第聂伯河渡口,消灭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的苏军然后向顿巴斯发动进攻。主要战役1.波兰战役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波兰战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意志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2.闪击法国法兰西战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对英法盟军所实施的进攻战役。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荷军投降。在空军支援下强渡默兹河,并开始从迪南和色当地区向索姆河口方向扩大战果。14日占领色当、迪南并突破法第9、第2集团军防御,向英吉利海峡推进,英内阁下令实施“发电机”计划,组织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28日,比利时投降。法军的抵抗毫无组织。德军坦克兵团迅速向法国腹地推进。领导新政府的贝当元帅请求德国武装力量统帅部停战。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签订了《贡比涅停战协定》,同意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并宣布退出战争和解除法国舰队武装。法国和意大利两国政府签署停战协定,按照协定德、意军队占领法国大部,其粮饷由法国政府负担。法国全面停火。3.敦刻尔克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 Battle of Dunkirk;法语 Bataille de Dunkerque)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中,英国在十分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33.5万人,可谓是是举世震惊的奇迹。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此次撤离,意味着西欧落入法西斯势力之手。4.不列颠空战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当时属于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Eagle Squadrons)与英国并肩作战。同属轴心国的意大利,则派出“空军军团”(Corpo Aereo Italiano)与德国空军一起战斗。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后来,人们把这一场战争称作为血洒长空—不列颠空战。

二战德国的进攻路线是什么?

向苏联进攻的路线:希特勒总共发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分三路向苏联进攻,“北方”集团军群,辖第16、第18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群,共29个师,由莱布元帅指挥,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以东向列宁格勒总方向实施进攻,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占领苏港口,使苏联舰队失去基地。“中央”集团军群,辖第四、第九集团军和坦克第2、第3集群,由波兰的华沙向布列斯特、明特克方向突击,围歼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尔后直指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辖第六、第17、第11集团军,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坦克第1集群和匈牙利一个快速军,自波兰的赫尔姆向基辅方向进攻,攻占基辅以南地区的第聂伯河渡口,消灭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的苏军然后向顿巴斯发动进攻。主要战役1.波兰战役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波兰战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意志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2.闪击法国法兰西战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对英法盟军所实施的进攻战役。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荷军投降。在空军支援下强渡默兹河,并开始从迪南和色当地区向索姆河口方向扩大战果。14日占领色当、迪南并突破法第9、第2集团军防御,向英吉利海峡推进,英内阁下令实施“发电机”计划,组织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28日,比利时投降。法军的抵抗毫无组织。德军坦克兵团迅速向法国腹地推进。领导新政府的贝当元帅请求德国武装力量统帅部停战。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签订了《贡比涅停战协定》,同意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并宣布退出战争和解除法国舰队武装。法国和意大利两国政府签署停战协定,按照协定德、意军队占领法国大部,其粮饷由法国政府负担。法国全面停火。3.敦刻尔克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 Battle of Dunkirk;法语 Bataille de Dunkerque)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中,英国在十分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33.5万人,可谓是是举世震惊的奇迹。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此次撤离,意味着西欧落入法西斯势力之手。4.不列颠空战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当时属于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Eagle Squadrons)与英国并肩作战。同属轴心国的意大利,则派出“空军军团”(Corpo Aereo Italiano)与德国空军一起战斗。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后来,人们把这一场战争称作为血洒长空—不列颠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