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D
本实验没有必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焦耳,只要测出以后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的多少倍就足够了,A错;每次实验时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后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的整数倍,否则,功的数值难以测定,B错;小车运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力,只有使木板倾斜到一定程度,才能减小误差,C错;实验时,应该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然后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D正确.
探究动能定理用了什么物理实验方法
探究动能定理用了(控制变量法)物理实验方法
对动能定理运用实验进行探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探究合力的功与物体动能增加量间的关系。另一种是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探究合力的功与物体末速度的关系。
两种方式中都需要测出合力的功,为了测量方便,可使对物体做功的合力是便于测量的恒力,或者保持被做功物体质量不变,使合力的功倍增变化。两种方式中,都需要测量被做功物体的速度,速度的测量可运用“纸带法”、速度传感器、光电门等。
如图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图.
解题思路:①在这个过程中重力的功为:W=mgh,故需要用刻度尺测量下落高度.并计算重物在这一段运动的初速度和末速度.求出动能的变化量△E K,并比较W与△E K的关系.
②重力的功理论上等于动能的变化量△E K,即:mg△h=△E K,所以△E K与△h应成正比,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1)在这个过程中重力的功为:W=mgh,故需要用刻度尺测量下落高度.故填:下落高度
(2)重力的功理论上等于动能的变化量△EK,即:mg△h=△EK,所以△EK与△h应成正比,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C
故答案为:下落高度;C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关键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准需要比较的什么,需要测量什么,就能更容易的选择出实验器材和数据处理方法.
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
A: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由于受到
摩擦阻力
导致小车速度在变化.所以适当倾斜以平衡摩擦力.小车所能获得动能完全来于橡皮筋做的功.故选项A正确;
B:实验中每根橡皮筋做功均是一样的,所以所用橡皮筋必须相同,且伸长的长度也相同.故选项B正确;
C:每次实验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要一致,则一根做功记为W,两根则为2W,故选项C正确;
D:是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故选项D错误;
E:只要使用
打点计时器
的实验,都是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选项E错误;
F、G:由于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而运动,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使小车能获得的最大速度有关,故选项F正确,选项G错误;
故选ABCF.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1)为了使绳子拉力充当合力,即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应先平衡摩擦力,摩擦力平衡掉的检测标准即: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D正确;故选:CD;(2)①因为要计算总动能,所以要测量小车和砝码以及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②接通电源后要释放小车;(3)由各组数据可见规律△E=12M(V22-V12)可得△E3=0.600J观察F-W数据规律可得数值上W3=F2=0.610 J故答案为:(1)CD;(2)小车、砝码; 静止释放小车;(3)0.600; 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