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的基本知识
一、姿势与礼节:
姿势:练习跆拳道,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训练水平的发展程度。跆拳道常用的姿势有:实战势、品势准备势、自然体势、骑马势、竖半月立式、前屈立势、后屈立势、高前屈立式等14种姿势。
礼节:跆拳道的礼节又称礼仪。是跆拳道深层内涵的精神表现,学员在练习时要做到“以礼始,以礼终”,相互尊重,切磋世技艺;平时要自爱、自尊,特别对前辈要尊重,为人谦逊,关心爱护他人。
二、 热身准备:
进行激烈运动时,人体的肌肉、关节、骨骼、韧带等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润滑度,这样才能预防损伤,发挥其效率。
三、基本步法:
在跆拳道运动中,是否能够合理运用腿法准确和强有力的击打对方,主要是通过机动、灵活、稳固的步法作为纽带来实现的,因此跆拳道步法训练非常重要。
四、基本脚法:
跆拳道是一项以脚法为主的独特武道,约75%的动作都是由脚法完成。如果想在实战搏击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那就必须重视脚法的基础训练。
跆拳道运动小知识
跆拳道运动小知识 跆拳道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下面是我收集的跆拳道运动小知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跆拳道运动的基础知识跆拳道宗旨 :以礼始,以礼终; 跆拳道精神: 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临战不退; “跆”“拳”“道”三个字的含义: 1“跆”:意味着像台风一样猛烈的、强劲的脚上技术; 2“拳”:是指运用手进行击打的技巧; 3“道”:是指人生的正确道路、跆拳道技术的方法原理,是礼仪,是道德修养; 跆拳道发源地 :朝鲜半岛; 跆拳道历史: 距今1300多年; 跆拳道创始人 :崔泓熙。 跆拳道分为几级几段 :十级九段; 跆拳道运动的特点: 1、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 2、动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击破为测试功力的手段; 3、强调呼吸,发声扬威; 4、以刚制刚,方法简练; 5、礼始礼终,内外兼修。 少儿跆拳道运动注意事项: 1、饭前1小时或饭后40分钟再进行训练,最好8分饱。训练前1小时内吃少量食物,补充体力; 2、穿宽松的衣服,最好穿道服和赤脚; 3、身体不适的时候尽量不要参加训练; 4、课间休息和训练后要适当补充水分,需注意: (1)饮水的质量。宜喝白开水,或绿豆汤,或1%的淡盐水等; (2)忌服过冷的水。否则会强烈刺激胃肠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3)饮水的量。宜分次饮用,一次不应超过200毫升,前后时间宜隔15分钟,速度不宜过猛; 5、练习前预备活动要充分。预备活动的时间在20~30分钟,内容包括跑步、关节操、游戏、拉韧带等,将各韧带、关节充分活动开,提高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效地克服内脏器官的死理惰性,使肌体各器官处于兴奋及运动状态。切不可没有做预备活动就进行剧烈的运动,从而造成关节、肌肉、韧带的拉伤,影响正常的训练。 6、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可急功近利。学习跆拳道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系统性。正确、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训练方案才可以较好地掌握跆拳道技术,切不要贪多、图快,否则欲速则不达。如未学习防守技术就进行实战练习,不但不能进步,反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影响学习进度。 7、要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跆拳道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就是实战,如果在没有穿护具的情况下进行实战很容易受伤。因此在实战练习时穿戴护具是较好的自我保护措施。护具包括护胸、护腿、护裆、护头等。 8、训练完毕后要进行全面的放松。训练完毕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还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需要有一个由高到正常的调剂过程。全里地进行放松整理,能有效地消除疲劳,消除代谢产生的乳酸,缓解肌肉疼痛。 少儿跆拳道运动的四个收获,有益孩子身心健康 : 1、健体:跆拳道的健体作用不言而喻。其动作中的各种踢腿、手臂的上格、下截、拉伸等动作,可使幼儿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强,肌腱、韧带、肌肉的弹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强幼儿的体力和柔韧性。 2、启智:跆拳道可给大脑许多良好刺激。练习过程不单是骨骼肌肉的'收伸,而是空间感知、经验、类型识别等右脑功能的综合发挥,因此非常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等右脑功能,提高了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3、育心:跆拳道需要通过做变换方向的动作来明确方位,从而发展了幼儿的空间知觉;此外,孩子们还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这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勇敢精神,学会了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 4、知礼:跆拳道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通过师幼间的互敬、活动时的敬礼典礼、少儿之间的相互礼让等,让少儿理解了“礼”的含义,知道怎样做才是“礼”的表现。 ;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