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它的含义是指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以仁义礼智信,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仁即宽裕温柔,礼即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礼即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智即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信即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仁义礼智信是五常,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如下:1、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2、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3、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4、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5、信:信者,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信与知对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从他人言而信,进而守礼以近仁。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倡导的五大传统美德、是人性中不可磨灭的光芒。两千多千来,其对推动道德自律、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中国历史的可持续性发展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仁义礼智信是五常,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仁义礼智信分别是什么意思?
【意思】1、仁:以人为本,平易近人,是对德行的要求。2、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指人生的责任和奉献,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3、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明礼”即讲文明,“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4、智:即智慧,明辨是非善恶、不仅知人,而且要自知。5、信:诚信为本,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在做人、持家、兴业、治世等方面均有所要求。扩展资料【发展史】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性善说”,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