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拔鹅羽绒鹅如何饲养和管理?
1、对拔毛的鹅要加强营养供给,要增加精料的给量和饲料中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含量。如果天气暖和晴朗,活拔毛的鹅可以在拔毛的当天进行放牧。为了防止活拔毛的鹅感染、感冒,3天内不要让鹅涉水或淋雨。圈舍内要清洁、干燥、安静、保暖,最好是铺上柔软干净的垫草。2、拔毛后,第4天鹅腹部就会开始露白,第10天腹部长绒,第20天背部长绒,第25天腹部绒毛长齐,第30天背部绒毛长齐,通常情况下,经过35~40天鹅的羽绒就会长齐。所以活拔羽绒周期为40天左右,当然,在实际中还要视羽绒的生长情况而确定下次拔绒的具体时间。大多数鹅拔毛后能正常活动。有个别活拔毛后会发蔫,不吃食,体温升高,是因为拔毛受到的刺激较大,过2~3天就会恢复。通常不会引起死亡。
怎样活拔羽绒?
正确地采用拔羽技术,能获得较高的羽绒产量和质量,使拔羽后的鸭体质尽快恢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操作。拔羽人坐在凳子上,将鸭胸腹部朝上,其头向操作者,双腿夹住鸭体,然后开始拔羽。拔羽顺序先胸腹部、经颈转向两胁,然后到背、肩部等。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羽绒拔,可先拔片羽,后拔绒羽,也可混合拔。拔羽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轻快利索。所捏羽绒宁少勿多,拔片羽时一次拔二三根为宜,不可垂直往下拔,不可东拉西扯,以防撕裂皮肤;拔绒羽时,手指要紧贴皮肤,捏住绒朵拔,以免拔断而成为飞丝,降低绒羽的质量。拔羽方向顺拔和逆拔均可,但以顺拔为主,因为鸭的羽片大多数是倾斜生长的,顺拔不会损伤毛囊组织,有利于羽绒再生。所拔部位的羽绒要尽可能拔干净,要防止拔断而使羽干留在皮肤内,否则会影响新羽绒的再生,减少羽绒产量。第一次拔羽绒时由于毛孔较紧,拔羽时较费劲,所花时间长一些,以后再拔就比较容易了。翅膀上的翎羽消耗营养多,经济价值也不高,一般不拔。遇到刚长出的血管毛,要避开不拔。绒羽和片羽分开拔便于包装、加工和出售,但拔起来既困难,又费时间;混合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拔羽容易,但在一些地方混合羽售价低,因此,如果混合羽绒收购价格低,而绒羽价格高,以分开拔为宜,如果混合羽价格适宜,则以混合拔为好。拔羽过程中如不小心拔破皮肤,待拔完后涂擦红药水或碘酊。如拔破的伤口较大,为防止感染,涂药后喂2~3天的抗菌药物。拔下的羽绒装入塑料袋中,不要强压或搓揉,以保持其自然状态和弹性。
活鹅拔羽绒技术
活拔羽绒技术是指在基本不影响鹅的产肉、产蛋性能的前提下,拔取活体羽绒的生产技术。成年鹅每只每年可拔羽绒5~6次,约0.8~1.0千克。
(1)应用范围雏鹅、青年鹅由于羽毛尚未长齐,不能活拔羽绒。仔鹅肥育到80~90日龄,已可上市,一般也不活拔羽绒。处于产蛋季节的种鹅以及正在换羽的鹅,不宜活拔羽绒。(2)操作技术拔前准备:拔羽前一天停止喂食,只供给饮水。拔羽前10分钟,给初次进行拔羽的鹅灌10毫升白酒,使毛囊扩张,皮肤松弛。拔羽选择天气晴朗、温度适中的日子,要避风向阳,地面干净便于打扫。准备好红药水、70%酒精、0.2%高锰酸钾溶液和药棉。
拔羽方法:操作者坐在小凳子上,双腿夹住鹅的身体,一只手握住鹅的头颈,另一只手拔取。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羽绒,用力要均匀,迅猛快速。取羽要少,捏位要低,方向要顺,每把只能拔2~3根。
拔羽顺序:拔羽部位应集中在胸部、腹部、体侧和尾根。先从胸部开始拔,由胸到腹,从左到右;再拔体侧、腿侧和尾根的羽绒。每一部分先拔片羽,后拔绒羽。主、副翼羽和尾羽可不拔。
拔羽后的饲养管理:拔羽后3天之内不要在强烈阳光下放养,应在干燥清洁、铺有柔软干净垫草的舍内饲养,7天之内不要放水或淋雨。7天之内每天喂100~150克混合精料:玉米33%、麦麸30%、稻糠13%、豆粕15%、鱼粉5%、羽毛粉3%,另加适量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