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石和AlphaGo人机大战,将给围棋带来怎样的影响
和以往的赛事不同的还有一点,几乎所有的围棋媒体都不再关心奖金了——事实上,这次赛事创下了围棋史上的最高奖金纪录,如果李世石获胜,他将得到由谷歌提供的100万美元奖金,AlphaGo获胜,这笔奖金会捐赠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STEM教育以及围棋慈善机构(Go Charity)。在此之前,创围棋史上冠军奖金之最的是2014年古力和李世石的十番棋大战,最终李世石取胜,赢得税前500万人民币的奖金。
这场比赛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又如此的意义深远,在科技界战鼓擂擂的同时,围棋界陷入了沉思。人工智能选择了围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命运选择了围棋。懒熊体育希望能讲清这场比赛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为什么是围棋?
围棋发明于2500多年前的中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一种竞技游戏,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甚至是一种哲学。因为其千变万化的对弈方法,围棋对智力有着较高要求。目前,全世界的围棋爱好者超过4千万人。
尽管有着相对简单的游戏规则,但实际上围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智力游戏。更重要的是,围棋一直以来都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领域的拦路虎,被国际上认作衡量AI综合能力的重要项目。
在过去的20年间,计算机已经先后战胜过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最顶尖高手,其中1997年IBM开发的超级并行计算机深蓝(Deep Blue)击败国际象棋棋坛神话卡斯帕罗夫被视为人机大战的巅峰之作。
这一次,人工智能把枪口对准了有着2500多年历史、曾被孔子提及的中国古老棋类游戏:围棋。与国际象棋不同的是,仅靠暴力计算无法让计算机成为围棋高手,因为围棋对弈过程中的判断分支十分巨大:围棋可能的棋型总数超过宇宙中的原子数。在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先后落败后,人类一度把围棋视为最后的智力自留地。
一般认为,开发围棋的对弈软件,远比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更难。博弈的局面根据棋盘大小有所不同,国际象棋为10的123乘方,而围棋则有10的360乘方以上。一般来说,软件只要列举所有能赢的方案,就能一路选择最佳方法,从而击败职业棋手,但在围棋的方寸之地上,软件想要完成穷举实在太难,更为棘手的是,为围棋编写评价函数也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英国《卫报》为了说明这一情况有多么的令人痛苦,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围棋更多需要依靠棋手的直觉,而在被问到某一手为何这样下时,职业棋手的答案通常是感觉这样是对的。
所以电脑的围棋能力一度只停留在业余水平,要知道,在围棋领域,真正的业余选手和真正的职业选手水平差距很大,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很难和人类最顶尖的围棋选手对弈,这也应了“昭和棋圣”吴清源的那句话:业务棋手无法战胜职业棋手,这是围棋的威严。
李世石和AlphaGo人机大战,将给围棋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一,给围棋这个相对小众的项目带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第二,AlphaGo大战李世石,或将为围棋赛事商业化进展带来新的可能。(说白了就是会有更多公司或机构举办围棋比赛)。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将提升围棋水平,改变传统的围棋训练方法。
以上三条总结自懒熊网《李世石和AlphaGo人机大战,将给围棋带来怎样的影响》我认为分析得比较到位。
职业选手怎么评价李世石人机大战第四局
执白后手出战的李世石在序盘阶段就将棋局引向自己熟悉的局面。不过,40手过后,白棋在盘面上稍稍吃亏。很多在观战室观赛的职业棋手都为李世石捏了一把汗。
经过一番短兵相接,AlphaGo的黑棋在棋盘上方围出了一片空地,就在白棋似乎被逼入绝境时,李世石在第78手果断一“挖”,将白棋置于两枚黑棋之间,这手好棋瞬间把黑棋中腹空地内存在的隐患串联起来。白棋转危为安的同时,也让李世石找到了攻破黑棋包围圈的突破口。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后5手棋,AlphaGo似乎陷入混乱之中,连出毫无意义的昏招。这让局势瞬间倒向白棋一方。经验丰富的李世石自然不会放过良机,很快确立较大领先优势。
尽管此后AlphaGo并未轻易认输,但李世石每行一步都慎重思考,没有给对手留下翻盘的机会。最终,行至180手,AlphaGo投子认负。
人机大战第五局谁赢了 李世石人机大战比分是多少
李世石1比4输了
3月15日,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在韩国首尔进行第五场对弈。比赛经过5个多小时的鏖战,最终李世石再度落败,五局赛完以1比4的总比分败给了人工智能AlphaGo。
3月15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与谷歌AlphaGo的世纪人机大战进入到最后一场。而这已经是一场无关最终胜负的较量。
李世石与AlphaGo的较量已无法再现之前几场的惊叹:当人类认为AlphaGo不可能这么快就战胜人类顶尖棋手时,结局是3:0;当人类认为AlphaGo高维打低维,轻松碾压人类时,李世石扳回一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