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鱼是越剧吗
追鱼,越剧剧目。其主要剧情为:北宋嘉佑年间,应天府(今商丘)学子张珍之父与开封府金牡丹小姐之父金丞相原本乃是同窗好友,自幼指腹为婚。张珍父母去世后,家道衰败,金丞相嫌他贫穷便冷眼相待,让他独居后苑碧波亭,并以“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婿”为由,命张珍独居后花园碧波潭畔草庐读书,伺机退婚。鲤鱼精不甘水府寂寥,见张珍纯朴,就变成牡丹小姐每晚和他相会,不料被真牡丹小姐发现被赶出金门。假牡丹与张珍在回乡路上,被金丞相见到误以为其女与张私奔。到府内真假牡丹难辨,特请包公,鲤鱼精又闹个真假包公。后鲤鱼精转为凡人,与张珍结为夫妻。剧情简介编辑北宋嘉佑年间,应天府(今商丘)学子张珍之父与开封府金牡丹小姐之父金丞相原本乃是同窗好友,自幼指腹为婚。张珍父母去世后,家道衰败,金宠嫌他贫穷便冷眼相待,让他独居后苑碧波亭,并以“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婿”为由,命张珍独居后花园碧波潭畔草庐读书,伺机退婚。张珍独居客乡,遭受冷落,万般愁肠,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碧波潭自叹心事。碧波潭里的鲤鱼精见张珍纯朴,一表人才,不甘水府寂寥,便变做牡丹小姐的模样,去书房与张珍约会,两人情投意合,形影难分,遂约定每日二更在后花园相会,不料被真牡丹小姐发现被赶出金门。鲤鱼精见张珍受到冤屈,急忙出府找到张珍,巧言释去张珍之疑,表白了自己愿随张珍回乡度日。两人在街上欣赏花灯,被金宰相看见,被金宠见到误以为其女与张珍私奔,将他们两人双双抓回府内。到府内真假牡丹相逢引起纷争,宰相府里的人无法识别,金宰相决定请包公来辨别。鲤鱼精见事不妙,急忙回到碧波潭邀请水族兄妹前来帮忙。师兄妹变作假包公,真假包公带着真假张龙、赵虎,一起来审真假牡丹。假包公暗示真包公,假牡丹情深义重,真牡丹嫌贫爱富,真包公因不愿拆散这对姻缘,便推辞不问。娴静 王文娟饰演鲤鱼娴静 王文娟饰演鲤鱼金宠又请来张天师调动天兵天将捉拿张珍和鲤鱼精。张珍、鲤鱼精逃到荒郊,天兵紧紧追来,鲤鱼精见形势紧急,就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张珍。张珍爱之更深。天兵天将凶猛追杀,鲤鱼精虽然发起洪水阻拦,但始终不能突出包围。危急时刻,观音菩萨前来相救,要度千年鲤鱼精到南海修炼成仙。鲤鱼精忠贞于自己的爱情,忍痛让观音菩萨拔掉了自己身上的三片金鳞,转为凡人,与张珍结为夫妻。从此,她与张珍同甘共苦,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越剧追鱼讲的是什么
越剧《追鱼》是一出爱情剧。落魄书生张珍(徐玉兰 饰)其父母在世之时,曾与丞相金宠指腹为婚。谁知张家家败人亡,金宠嫌张珍贫寒,借口三代不招白衣女婿,命其在碧波潭边的草堂读书,待考取功名后从长计议。感叹人情冷暖,张珍在冷月下兀自哀声叹气,对潭中鲤鱼吐露愁肠,谁知竟感动了清冷水府中的鲤鱼精,深夜化身金牡丹(王文娟 饰)与之相会。张珍喜出望外,认假为真,兴冲冲地为娘子采摘梅花,谁知在花园遇见真的牡丹小姐,冲撞误会后被当作贼人逐出丞相府。假牡丹难断情缘,随之出奔,不想中途再被抓回。真假牡丹无人能辨,引出包青天和观音菩萨审断奇案,谱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越剧简介越剧,英文名Yue Opera,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有“中国第二大剧种”之称,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十大经典有哪些?
越剧十大经典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山河恋》《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1945年,袁雪芬与范瑞娟出演《梁祝哀史》。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1952年该剧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1953年,这个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后世演绎据晋代谢安有感于梁祝故事上报朝廷,封祝英台墓为“义妇冢”的历史事实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众多权威史籍及名家的文学著作明文记载两人姓名及生平事迹来看,此“梁祝属于两个朝代”的说法并不是历史文献记载,而是民间百姓的主观臆想。因为如若梁祝二人之一出生于明朝,唐、宋、元三朝文学著作不可能对明朝发生的事情有记载,由此可见,所谓“梁祝属于两个朝代”的民间传言是错误的。
越剧代表作有哪些?
越剧代表作有:一、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二、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从东阳班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剧目,从紫云班(绍剧)移植的有《龙凤锁》、《倭袍》、《三看御妹》等剧目。三、根据宣卷、唱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编写。如《碧玉簪》、《蛟龙扇》、《烧骨记》等剧目。名称由来“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越剧红楼梦演员还有几人在世?
电影《越剧红楼梦》有三个版本。最早的1962年拍摄的。后来于1978年和2007年,又分别有两个版本。其中,1962版的电影《越剧红楼梦》是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联合出品的越剧舞台艺术片,由岑范执导,徐玉兰、王文娟主演,于1962年11月22日上映。该片讲述了林黛玉与贾宝玉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却被贾母、王熙凤以掉包之计拆散的故事。导演岑范,于2008年1月23日去世。编剧徐进,于2010年10月15日去世。主演王文娟,于2021年8月6日去世。目前尚健在的还是主演徐玉兰。剧情简介早丧丧母的林黛玉,投奔到外祖母家贾府寄居。胸怀才智的林黛玉,与不同凡俗的表哥宝玉虽系初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第二年,贾府又来了出身名门大族、具有“大家风范”的薛宝钗。因为宝玉有块从胎里带来的宝玉,宝钗也有个金锁,人们背后说,他们正好是命定的一对。宝玉与一群姐妹们朝夕相处,融洽无间,但更与思想相通的黛玉心心相印。贾政望子成龙,强逼宝玉读八股文章。蔑视功名利禄的宝玉和黛玉却偷看被禁读的《西厢记》,抒发着他们的自由思想,滋长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宝钗也希望宝玉能专心于仕途经济,这天又来对他大讲“立身扬名”之道。宝玉听得很是反感,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袭人责怪宝玉不该冷落宝钗,宝玉却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他们这番谈话,恰巧被经过怡红院的黛玉听到,不禁又惊又喜,更觉得宝玉是她的知己。……
红楼梦越剧版的演员
《红楼梦》越剧版以优美的山水园林,抒情的越剧音乐,演唱出了一系列女性悲歌: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湘云、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金钏、司棋、晴雯、鸳鸯、紫鹃、袭人、龄官、金哥、英莲、瑞珠,还有李执、妙玉。宝玉目睹这些"水做的骨肉"一个个走的走了,死的死了,他的心也空了。
《红楼梦》越剧版的演员主要有钱惠丽、余彬、何佳怡、王滨梅、苏素云、何嘉仪、赵海英、沈申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