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就是食物不耐受吗?怎么判定
少人了解“食物不耐受”,而知道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二者之间区别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甚至会有人认为二者是一样的。
实际上,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虽然他们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其实有着特别明显的不同。
错误的认知会导致错误的行动,所以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二者的区别,帮助大家深入认识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
1、抗体不同: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之间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它们两者会使人体产生截然不同的抗体。食物过敏时,人体会产生免疫球蛋白 IgE 介导;而在食物不耐受的情况下为免疫球蛋白 IgG介导。
简单来说,就是当身体对某种食物过敏时,体内会分泌抗体小E来排斥、抵抗该食物;而当人体对某种食物不耐受时,体内分泌的是抗体小G。二者分泌的抗体不同,他们发挥的作用自然也就不一样。
2、过敏原不同:食物过敏原一般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像鸡蛋、牛奶、黄豆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也不排除海鲜类等。但食物不耐受却无法一概而论。
比如,很多人喝了牛奶会腹泻或者呕吐,这多半是由于人体内缺少一种分解乳糖的乳糖酶,这便是乳糖不耐受。截至目前,已经发现的过敏原有水杨酸、乳糖等。然而即便是一种食物,其成分也是相当复杂,因此当人体对某种食物出现过敏症状的时候,很难确定其本源。
3、发作时间不同:食物过敏发生较为迅速,一般在吃下食物后很短时间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对海鲜过敏的人,刚吃下海鲜几分钟,就会出现嘴唇麻木、肿胀等情况。食物不耐受通常在摄入后相对较长时间内才会产生症状。
但由于人们吃过东西后需要工作、学习等,等症状发生时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所以第一次发生时,人们很难通过时间去判断。
4、症状不同:虽然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导致皮疹、腹泻以及其他消化道疾病。然而,当人体对某种食物产生不耐受时,体内分泌IgG抗体与食物结合,其中等分子免疫结合物会引发肾小球滤过压上升、继发性血压上升、胆固醇沉积,长期以往会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和肝硬化等。
现在大家知道了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抗体不同、过敏原不同、发作时间不同以及症状不同。希望大家重视起来,若发现过敏情况尽快入院检查,配合医生对症下药,注意饮食,一定要对中度、高度敏感的食物警惕起来。
体检得知我对牛奶高度不耐受,喝酸奶可以吗
对牛奶不耐受的人群进食纯牛奶后会引起腹痛腹泻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造成各种不便。某些对牛奶不耐受的人群有可能也对酸奶不耐受,毕竟酸奶是由牛奶发酵而成,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并不高,因此建议您可以适量的进食酸奶,观察一下您自身的胃肠道反应,如果您自身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那么建议您逐渐增加进食酸奶的量,但是不要一次性进食太多。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是两回事,应该如何分清二者呢?
儿童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是两种不同的反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分清二者:反应时间和严重程度:食物过敏通常会在食用过敏原后很快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呕吐等。而食物不耐受的反应可能较缓慢,且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过敏症状,例如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免疫反应和非免疫反应: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质过度反应,产生免疫反应。而食物不耐受通常是由于消化系统无法有效处理某些食物成分,如乳糖不耐受、酶缺乏等。食物触发:食物过敏通常与特定食物过敏原有关,如花生、鸡蛋、牛奶等。而食物不耐受可能与某些食物成分相关,如乳糖、麸质、人工添加剂等。诊断方法:确认食物过敏通常需要通过皮肤刺激试验、血液测试或口服食物挑战等专业检查方法进行确诊。而食物不耐受一般可以通过观察症状与食物摄入的关系进行初步判断,有需要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排除性饮食试验。如果在居家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初步区分儿童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症状持续时间:观察儿童的症状持续时间。食物过敏的症状通常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并持续较长时间。而食物不耐受的症状可能会更加延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食物摄入量:注意观察儿童摄入的食物量。食物过敏通常对极小量的过敏原就会引起明显的反应,甚至是微量。而食物不耐受一般需要摄入较大量的特定食物才会引发症状。症状特点:注意观察儿童的症状特点。食物过敏常伴随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过敏反应。而食物不耐受一般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胃部不适等非过敏反应。请注意,这些方法只是初步区分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如果儿童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或持续的消化不良问题,请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你可以尽量避免触发儿童可能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或者尝试进行逐渐排除食物的方法,以确定可能引起症状的食物。同时,与家庭医生进行远程咨询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