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图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西北部和东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总面积10900.77平方千米。总人口185万人(2004年)。邮编:830000 代码:650100 区号:0991 拼音:Wulumuqi Shi
地处天山山系北天山西段与东段的结合部,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海拔680-920米,市区平均海拔800米。有乌鲁木齐河、头屯河、白杨河、柴窝堡湖等水系,乌鲁木齐河自西南向北斜贯市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94毫米,最暖的七、八月平均气温为25.7℃,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15.2℃。
在这片原始大草原上,牧民们曾经逐水草而居,过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他们把这块土地命名为「乌鲁木齐」,意思是「美丽的牧场」从公元1世纪起,汉朝政府就派遣田卒垦民,到草原上垦荒务农,开辟了「丝绸之路」新北道。岁月沧桑,这座连结中西方的「丝绸之路」上的边塞城市便逐渐形成了。今日的乌鲁木齐拥有208万人口,聚集了36个民族,人们在继承和保持着各民族的传统和特色的同时,又把自己融进时代气息之中,形成了民族特色与流行风气相映成趣的独特风貌。
乌鲁木齐市是亚欧大陆腹地。它以自然风光、民族风貌、旅游购物、风味佳肴,服务设施齐备而引以自豪。乌鲁木齐市东望博格达冰峰,南靠喀拉乌成山地,有银装素裹的冰晶雪原风光,海拔800-3500米,是云杉,冷杉原始森林的“海洋”,森林上下缘,是绿草如茵的草场:穿过城镇绿洲带,便进入沙漠的瀚海,是荒漠风光旅游的天然乐园现代化设备齐全的五星级宾馆、酒店,还有琳琅满目的民族手工艺品、名、优、特产,样样齐全。
乌鲁木齐有着特殊的地缘优势,自古便有“开天辟地之门户”之称,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现已成为我国扩大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内陆城市,是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夏季这里花木争艳,瓜果溢香,是旅游的黄金季节。隆冬时节,满城银装素裹,玉树琼花,一番北国塞外风光受清凉甘甜的天山雪水润泽的各族人民,创造过灿烂的古代西域文明。历史悠久的乌鲁木齐,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必经之路。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政府设立的西域都护府,曾置戊已校尉在这一带屯田。盛唐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丝绸之路”新北道的繁荣和发展,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乌鲁木齐东北设北庭大都护府,公元1755年,清政府在现乌鲁木齐九家湾明故城筑垒驻兵,并将此地正式定名乌鲁木齐,公元1763年改名为“迪化”。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是亚洲的地理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必经之路。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朝鲜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十三个民族和睦地生活在这里,创造出灿烂的古代西域文明;众多的民族,不同的风俗,构成了乌鲁木齐的奇特风情;颇具民族特色的赛马、摔跤、姑娘追等运动表演,做工精致的玉雕、刺绣和民族乐器,香浓醇厚的奶茶和各种风味小吃,将人们牢牢地吸引到这里。
乌鲁木齐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东南部有天然盐湖,北缘有石油、铁、锰、磷等矿藏,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新疆地图图
(1)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诗人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的景色.“(2)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3)坎儿井是指在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并引至地面用于灌溉的水利设施,大体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4)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新疆现有1000多条坎儿井,全长约 5000千米,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吐鲁番盆地. (5)福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以水田为主,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故答案为:(1)A;(2)三山夹两盆;(3)C;(4)B;(5)B.
新疆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共有13个市辖区、28个县级市、60个县、6个自治县,合计107个县级区划。共有205个街道、444个镇、436个乡、42个民族乡,1个县辖区,合计1128个乡级区划。地级市/地区/自治州: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新疆的历史沿革新疆古称“西域”,意为中国的西部疆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郭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开创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市(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从此掀开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疆
新疆行政区划一览表
新疆行政区划一览表
1. 新疆概况
新疆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中国唯一拥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56个民族的自治区。该地区地势高原、山地和沙漠居多,大漠戈壁覆盖面积超过一半。新疆境内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喀纳斯湖、库尔勒大峡谷、伊犁河谷、绿洲城镇等。
2. 新疆行政区划
新疆行政区划分为14个地区和1个省管单位,地区下设105个县市区,其中包括4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14个地区分别是:
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省管单位为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石河子市。
3. 新疆行政区划的特点
新疆行政区划的特点是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比例较高,其中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自治县数量比较多。
另外,新疆的行政区划也具有多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特点。
4. 新疆行政区划的变化
新疆行政区划的变化可以追溯到清政府时期,当时新疆是由伊犁、塔里木、天山北部三个将军管辖的地区组成。后来清政府进行了多次的行政区划调整,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新疆全境划归新疆省,1955年被改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新疆地区国际战略地位的提升,新疆行政区划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如2018年的新疆全境划分为24个市、79个县。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
5. 新疆行政区划对旅游业的影响
新疆是一个具有多民族文化和多彩风景的地区,因此旅游业在新疆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新疆行政区划的调整,旅游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例如,喀什地区地处丝绸之路上,境内有很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和景点,如喀什古城、帕米尔高原、葡萄沟等。这些景点和遗址对于喀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新疆行政区划的挑战与机遇
新疆的行政区划多民族自治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融合等问题。与此同时,新疆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与开放机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也将对新疆行政区划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7. 新疆行政区划的未来展望
新疆行政区划的未来展望是在政府的全力推动下,优化行政区划结构,促进各族群众的融合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将大力发展新疆的经济产业,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提高新疆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