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热处理手册的介绍
《钢材热处理手册》是由作者朱学仪编著,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钢材热处理手册是编著者多年从事钢材热处理工作期间材料积累和科研成果的结晶,并参考相关资料编写的。本书理论与工厂实际相结合,书中具有大量工艺图表,资料性很强;同时列有不少在生产、检验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作者编著者的实际经验给予解决,对于钢铁、机械、建筑、石油化工等行业科研、设计、生产人员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录
第1篇 金属的热处理第1章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1.1 金属材料的性能1.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1.2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1.1.3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1.2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1.2.1 晶体与非晶体1.2.2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1.2.3 合金的相结构1.3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与铁碳相图1.3.1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1.3.2 铁碳合金的基本相1.3.3 铁碳合金相图第2章 钢的热处理原理2.1 概述2.1.1 热处理的作用2.1.2 钢的临界温度2.2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2.1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2.2.2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2.2.3 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2.2.4 奥氏体的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2.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2.3.1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曲线2.3.2 珠光体转变2.3.3 马氏体转变2.3.4 贝氏体转变2.3.5 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4 钢的回火转变2.4.1 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2.4.2 淬火钢回火时力学性能的变化2.4.3 回火脆性第3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3.1 钢的退火与正火3.1.1 钢的退火3.1.2 钢的正火3.1.3 退火和正火的选用3.2 钢的淬火3.2.1 淬火及其目的3.2.2 淬火工艺3.2.3 淬火方法3.2.4 钢的淬透性3.2.5 淬火缺陷及其防止3.3 钢的回火3.3.1 回火温度3.3.2 回火保温时间3.3.3 回火后的冷却3.4 钢的表面热处理3.4.1 表面淬火3.4.2 化学热处理3.5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新技术3.5.1 可控气氛热处理3.5.2 真空热处理3.5.3 形变热处理3.5.4 表面技术第4章 有色金属及合金的热处理4.1 固溶处理4.1.1 基本概念4.1.2 合金固溶处理后的性能变化4.2 合金的时效4.2.1 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4.2.2 时效过程中的性能变化4.2.3 时效方式第2篇 金属材料第5章 钢的合金化基础5.1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5.1.1 合金元素及其在钢中的分布5.1.2 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5.1.3 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5.1.4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5.2 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5.2.1 合金元素对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过程的影响5.2.2 合金元素对钢的过冷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5.2.3 合金元素对淬火钢的回火的影响5.3 合金元素与钢的强韧化5.3.1 合金元素对钢的强度的影响5.3.2 提高钢韧性的途径5.4 钢的分类及编号5.4.1 碳钢的分类5.4.2 碳钢的编号5.4.3 合金钢的分类5.4.4 合金钢的编号第6章 结构钢6.1 工程结构钢6.1.1 工程结构钢的性能要求6.1.2 工程结构钢的化学成分特点6.1.3 碳素结构钢6.1.4 低合金结构钢6.1.5 提高低合金结构钢性能的途径6.2 渗碳钢6.2.1 渗碳钢的性能要求6.2.2 渗碳钢的化学成分特点6.2.3 典型渗碳钢及其应用6.2.4 渗碳钢的热处理特点6.3 调质钢6.3.1 调质钢的性能要求6.3.2 调质钢的化学成分特点6.3.3 典型调质钢及其应用6.3.4 调质钢的热处理特点6.4 弹簧钢6.4.1 弹簧钢的性能要求6.4.2 弹簧钢的化学成分特点6.4.3 典型弹簧钢及应用6.4.4 弹簧钢的热处理特点6.5 滚动轴承钢6.5.1 滚动轴承钢的性能要求6.5.2 滚动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特点6.5.3 典型滚动轴承钢及应用6.5.4 滚动轴承钢的热处理特点第7章 工具钢7.1 刃具钢7.1.1 刃具钢的基本性能7.1.2 碳素刃具钢7.1.3 低合金刃具钢7.1.4 葛速钢7.2 模具钢7.2.1 冷作模具钢7.2.2 热作模具钢7.3 量具钢7.3.1 量具用钢应具有的基本性能7.3.2 量具钢的选择7.3.3 量具钢的热处理第8章 不锈钢与耐热钢8.1 不锈钢8.1.1 金属腐蚀的概念8.1.2 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点8.1.3 常用不锈钢8.2 耐热钢8.2.1 耐热钢的一般概念8.2.2 常用的耐热钢第9章 铸铁9.1 铸铁的分类及石墨化9.1.1 铸铁的分类9.1.2 Fe-Fe3C和Fe-C双重相图9.1.3 铸铁的石墨化9.2 灰铸铁9.2.1 灰铸铁的成分、牌号及组织9.2.2 灰铸铁的性能9.2.3 灰铸铁的热处理9.3 T锻铸铁9.3.1 可锻铸铁的成分、牌号及用途9.3.2 可锻铸铁的石墨化退火9.4 球墨铸铁9.4.1 球墨铸铁的成分、牌号及用途9.4.2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9.5 蠕墨铸铁9.6 合金铸铁9.6.1 耐磨铸铁9.6.2 耐热铸铁9.6.3 耐蚀铸铁第10章 有色金属及合金10.1 铝及铝合金10.1.1 纯铝10.1.2 铝合金分类及热处理10.1.3 变形铝合金10.1.4 铸造铝合金10.2 镁及镁合金10.2.1 纯镁的性质10.2.2 镁的合金化及热处理10.2.3 常用镁合金10.3 钛及钛合金10.3.1 纯钛10.3.2 钛的合金化及钛合金的分类10.3.3 常用钛合金10.3.4 钛合金的热处理10.4 铜及铜合金10.4.1 纯铜10.4.2 黄铜10.4.3 青铜10.4.4 白铜第3篇 其它材料简介第11章 非金属材料11.1 高分子材料11.1.1 高分子材料基础知识11.1.2 塑料11.1.3 橡胶11.1.4 纤维11.1.5 胶黏剂11.1.6 涂料11.2 陶瓷材料11.2.1 陶瓷的概念与分类11.2.2 陶瓷材料的特点11.2.3 传统陶瓷11.2.4 特种陶瓷11.3 复合材料11.3.1 复合材料的概念11.3.2 复合材料的特点11.3.3 常用复合材料的分类11.3.4 常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简介第12章 新型材料简介12.1 形状记忆合金12.1.1 形状记忆效应的机理12.1.2 形状记忆合金12.1.3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12.2 非晶态合金12.2.1 非晶态金属的结构特点12.2.2 非晶态金属性能特点及应用12.3 超导材料12.3.1 超导现象及超导材料的基本性质12.3.2 超导材料的分类及性能12.3.3 超导材料的应用12.4 贮氢合金12.4.1 金属氢化物贮氢技术原理12.4.2 金属氢化物贮氢材料应具备的条件12.4.3 贮氢合金分类及开发现状12.4.4 储氢合金的应用12.5 纳米材料12.5.1 纳米粒子的特性12.5.2 纳米材料分类12.5.3 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