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台词
三国杀台词如下:1、无情者伤人,有情者自伤。——张春华2、纵使困顿难行,亦当砥砺奋进。——SP姜维3、知天易,逆天难!——诸葛亮4、谦谦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儒生脱尘,不为好逸恶劳。——陆逊5、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荀彧6、独上危楼听风雨,举杯邀影念旧情。——曹丕7、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金甲映日,驱邪祛秽。腾龙行云,首尾不见。潜龙行渊,涉灵愈伤。千里一怒,红莲灿世。血染鳞甲,龙坠九天。——神赵云8、不装疯卖傻,岂能安然无恙?——刘禅9、笔为刀,墨诛心。——陈琳10、一生纵横,怎可对他人称臣!——公孙渊
三国杀中荀彧的台词是什么
三国杀荀彧台词如下:一、【驱虎】1、借你之手,与他一博吧。2、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二、【节命】1、我永不背弃!2、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三、【阵亡】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游戏人物技能介绍:【驱虎】——出牌阶段,荀彧可以与一名体力比荀彧多的角色拼点,若你赢,则该角色对其攻击范围内荀彧指定的另一名角色造成1点伤害。若荀彧没赢,则其对荀彧造成1点伤害。每阶段限一次。【节命】——每当荀彧受到1点伤害后,可令一名角色将手牌补至等同于其体力上限的张数(最多补至五张)。若荀彧发动“节命”时,指定的目标角色手牌数多于或等于其体力上限,则不补牌。当荀彧一次受到1点以上的伤害时,可依次令不同的目标角色补牌。
三国杀的荀攸技能是什么 三国杀的荀攸技能有哪些
1、奇策:来源应为荀攸生平“十二奇策”。所谓“策”,对应锦囊,所谓“奇”,则对应锦囊种类。
2、军争十二非延时锦囊,荀攸可以奇策其中除无懈可击以外的十一种,正是奇智巧谋,令人防不胜防。
3、攻击有南蛮万剑决斗,控场有过拆顺手桃园,找KEY牌有五谷、无中,逗比有火攻,堪称攻防一体,控辅合一。
4、而通常手里有桃酒无懈等高质量卡牌时,荀攸会犹豫是否发动奇策,是以有“酒桃害荀攸”一说。
5、二技能智愚,防御技,卖血强度不如遗计、节命,防御威慑不如反馈,控场力度更是没有,不如放逐。
6、但关键时刻来酒来桃也不错,并且荀攸一血换得智愚摸一牌+对方智愚弃一牌,一来一去则是2卡差的收益。
7、但由于智愚按照受伤次数计算而非受伤点数,使得其极怕酒杀等多点伤害。十二奇策,毫无疑问,荀攸是一个可玩性非常高的武将,但同时,也是上手难度较高的武将之一。
三国杀里面荀彧的技能有何来历吗
驱虎:这个技能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曹操迎天子定都许昌之后,计问群臣,因为吕布刚刚夺取了刘备的徐州,刘备屯兵小沛,之后吕布辕门射戟解除了刘备与袁术之间的战争,吕刘二家结好,因此曹操为此担忧二家结盟不利于曹操夺取徐州的计划。之后荀彧提出了“二虎竞食”之计,可参考《三国演义》。操既定大事,乃设宴后堂,聚众谋士共议曰:“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近吕布以兵败投之,备使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乃心腹之患也。公等有何妙计可图之?”许褚曰:“愿借精兵五万,斩刘备、吕布之头,献于丞相。”荀彧曰:“将军勇则勇矣,不知用谋。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操从其言,即时奏请诏命,遣使赍往徐州,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并附密书一封。虽然徐州已被吕布夺走并实际占据,但曹操仍以汉献帝的名义表刘备为徐州太守,以徐州为饵使吕布和刘备两家再次反目,使吕布和刘备两只老虎互斗来达到瓦解吕刘同盟的目的,事实上刘备的实力比起吕布要弱很多,因此曹操之后又派遣部队增援刘备,与刘备结盟一起攻打吕布,白门楼斩杀吕布,夺取兵家重镇徐州,并将刘备带回徐州进行软禁,之后刘备逃出便是后话了。历史上荀彧并未提出过“驱虎吞狼”之计,这个计谋的典故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次日,玄德送使命回京,就拜表谢恩,并回书与曹操,只言容缓图之。使命回见曹操,言玄德不杀吕布之事。操问荀彧曰:“此计不成,奈何?”彧曰:“又有一计,名曰驱虎吞狼之计。”操曰:“其计如何?”彧曰:“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操大喜,先发人往袁术处;次假天子诏,发人往徐州。讲述的是吕布被曹操从兖州赶走之后,投靠了徐州的刘备,曹操心忧而问计荀彧,荀彧将刘备、吕布和袁术比作虎狼,利用刘备忠心朝廷的心理以汉献帝的名义命刘备出兵讨伐袁术,同时聊到妄自尊大的袁术必然会与刘备交战,也料到客居刘备处的吕布必然不会放过这个夺取徐州的好机会,另袁刘吕三家互相征伐,以便曹操为下一步夺取徐州和削弱敌对势力的计划获取渔翁之利。计谋之经典可谓是真正符合兵家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节命:至于节命可以参考荀彧发动技能时所说的那句话“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荀彧其实和刘备的目的是很相近的,刘备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恢复汉室王朝的权威和统一,可惜当时的刘备在荀彧眼中只是个不入流的小诸侯,能打动“王佐之才”荀彧的真心的只有当世人杰雄才大略也具备军事实力的曹孟德,因此荀彧跟随曹操,推心置腹的辅佐曹操,希望曹操可以成为一个“霍光”之类的人,能够统一中国,实现汉朝的再度复兴。如果说刘备走的是直线救国路线,那么荀彧走的便是曲线救国路线。可惜曹操终究还是让荀彧失望了,曹操之后计议册封魏王之时,遭到了麾下文臣之首荀彧的反对,之后曹操和荀彧这两个曾经的好朋友因为政治理念的分歧而就此别过,之后没多久荀彧便郁郁寡欢的病死,临死都守着对汉朝的忠诚和希望。荀彧之死也是曹操在世没有篡取汉朝帝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秦路人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64491/answer/65642438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