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白鹅亮翅第七式:斜形第八式:搂膝第九式: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云手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第十七式:金刚捣碓第十八式:收势拓展资料:陈氏十八式太极拳技巧: 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 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 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
陈氏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一、旋转头颈两脚自然立开,约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拇指在后,其余四指在前。以颈项为轴,头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向左旋转为一圈,共转八圈,再反方向旋转八圈。二、活动腕关节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两手食指环扣交叉与胸前。以腕关节为轴旋转,动作尽量轻柔,幅度要大,次数不限,以舒适为度。三、活动肘关节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两手臂自然垂于体侧,以身体带动手臂,先逆缠进而变顺缠走外前上弧形合于腹前。上动不停双手变逆缠走里下弧循腰两侧外开至两胯侧。反复练习。四、活动肩关节两脚自然立开,约与肩同宽;两手成勾手,勾尖置于肩前。以肩关节为轴,两肘向前、向后、向下旋转为一圈,共转八圈。反方向再转八圈,反复练习。五、扩胸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双手平抬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两脚不动,两肘外展扩胸,后振两次。随两臂回弹,两肩成侧平举扩胸,掌心朝上,后振两次。反复练习。六、振臂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左手上举于头部左侧,臂伸直,掌心朝前,右臂垂于右侧,两肩同时后振两次。在交换两手上下位置,后振两次,反复练习。七、抡肩拍打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松肩、松臂、松胯、屈膝,脚不动,随着身体左转。带动两臂甩开拍打身体,右臂拍打左前胸、腹、肋、肩,左手背及前臂拍打右背,眼随身体左后方看。再向右转,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如此自下而上、至上而下随意拍打,次数不限,以轻松舒适为度。八、架臂转腰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双手轻握拳,平抬于胸平,全面相对,脚不动,向左转腰90度2次。随即向右转腰90度2次。反复练习。九、活动髋关节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两手户口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按于肾俞穴上。腰不动,以髋关节为轴,按左—后—右—前的.方向旋转8圈。再反方向旋转8圈。反复练习。十、活动膝关节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两手按在膝上,以膝关节为轴,同时向里,向外各旋转8圈。两脚并拢,手势不变,以膝关节为轴,向左向右各旋转8圈。反复练习。十一、活动踝关节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拇指在后,其余四指在前,重心在右脚,左脚点地,右脚不动,以左脚尖为支点,以左脚踝为轴旋转。再以右脚点地,旋转右踝关节。反复练习。十二、弹抖放松立正。左脚提起,右脚支撑体重,松胯提膝;两臂放松收缩,身体略右转。放松弹蹬左脚,同时向右前下甩两臂,全身各个关节都有一种放松舒展的感觉。提换右脚弹抖放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