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时代的文化特色是怎样的?
中华民族的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出现的。从石器时代开始,远古先民们便开始谱写玉文化最初的篇章,玉器代表了史前文化的最高境界。中国玉器时代的玉器文化特色表现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工艺精湛和价值极高这四个鲜明特点。而这些重要特征也证实了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同样有着悠久灿烂的玉文化,并以考古新发现证实并动摇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摇篮的观点。中国玉器时代使古代文明摇篮多元论观点逐渐确立。我国史前玉器的繁荣不在于先人琢磨技艺的高低,而在于玉崇拜意识和玉文化观念的兴起,这为其后玉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统一于石文化的大体系中,体现了石文化中“石之美者,玉也”的文化底蕴,有着比较独特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性。
玉在现代社会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与玉器在中国古代发挥的作用相比有何变化,产生这
古人认为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万物主宰说: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神明以及人间帝王,能够增进神与人之间的交流,传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祸福的主宰。2.天地精华说:这种观点认为玉由天地万物的精华形成,具有神奇的力量。3.玉有五德说:文中分类已详细注解不再表述。4.辟邪除崇说:这种说法认为玉有超自然的力量。人们随身佩玉,可以增加抵邪气侵袭的能力,因为玉能辟邪除崇,保障佩玉人的安全和吉祥。5.延年益寿说:认为玉具有能使人长寿的功能,人们通过佩玉,食玉等可以永驻青春。华夏祖先选择美石磨制玉器,最早见于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在中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比金、银、铜、铁器不知要早多少年。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从碾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更加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工匠陆子冈所制作的玉佩,开创了图文并茂、构图新颖、做工精湛的玉佩饰物之先河,至今仍被推崇备至,俗称“子冈佩”。它为玉的文化添增了更加绚丽的色彩。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东方人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中国出土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玉器。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玦等。但中国玉器的起源,应当比这更早。玉器脱胎于石器的母体,远远超越了石器。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垂饰,或象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以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制石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上比制造石器复杂。玉器不仅要求光洁度比石器高,有的还要镌刻各种花纹图案,这是出于人们审美的需要,是非实用的艺术装饰。这在石器上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