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的背后是哪个国家在操作
“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运动。这项运动先后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多名领导人先后下台,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爆发之突然、来势之迅猛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一个突尼斯商贩之死掀起的“阿拉伯之春”已有两年,这场席卷中东的风暴让数个国家政权更迭,甚至一场内战仍在叙利亚持续。恰逢此时,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推出新书《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目的是“逐一分析有关事件,揭示外部势力在背后起的决定性作用,并对事与愿违的革命后果进行评估”。这部长达500多页的书由该中心主任埃里克·德内瑟牵头,23名合著者来自8个国家,其中包括比利时参议院前议长、阿尔及利亚前政府官员、突尼斯前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法国国际反恐研究中心主席等权威人士。德内瑟曾任法国总理办公室国防及安全事务总秘书处情报分析员,他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发生“革命”的中东国家,人们厌倦了独裁者,但现在也意识到“革命”被外部势力操纵和利用。更让德内瑟感到悲观的是,这些国家的局势将进一步恶化。
阿拉伯之春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给中国政治发展构成一定压力外,它给中国带来了三方面的消极影响。1、它会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增幅为11.2%,能源消费量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0,3%,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中进口294.5百万吨,占中国石油消费量的68.7%,而从中东北非地区进口128.5百万吨,占中国进口石油量43.6%。可见,中东北非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中东北非地区长期陷入动荡和混乱,就会影响中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从而导致国内能源紧张,打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2、增加了中国目前处理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难度。中国既是阿拉伯各国政府的好朋友,也是阿拉伯人民的好朋友。在阿拉伯国家反对外来侵略、发展本国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曾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那时,由于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奋斗目标一致,因此中国发展与它们的关系相对比较容易。“阿拉伯之春”发生后,部分民众与执政当局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这使得中国处理与有关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两难境地。3、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内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代表。在政治上,中国坚持原则,仗义执言,在国际舞台上主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在经济上,中国坚持互利共赢,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这些使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赢得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赞许和支持。然而,“阿拉伯之春”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在阿拉伯国家遭受了很大的影响。扩展资料:阿拉伯之春出现的原因国家的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政府贪污腐败、国民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贫困;领导人长期执政,不思改革,政治经济分配不透明等等。2008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困难,推动了革命运动的爆发。另外,人口结构中大量受过一定教育、熟谙网络且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成为了这次运动中的主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导火索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2010年1月2月17日,26岁年轻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经济不景气而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无奈做起小贩,期间遭受当地警察的粗暴对待,抗议自焚,不治身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对中国依法治国的意义
是西方媒体所称的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自2010年12月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民主运动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并乐观地把“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预见为这个运动的前景,认为这个“阿拉伯之春”属于“谙熟互联网、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
导致这些动荡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的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
贫富差距
政府贪污腐败、国民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贫困;领导人长期执政,不思改革,政治经济分配不透明等等。
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困难,推动了革命运动的爆发。另外,人口结构中大量受过一定教育、熟谙网络且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成为了这次运动中的主要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中东地区近期发生过几次战争?分别是什么?
这个近期是多近呢?二战结束后中东地区发生过10次战争。其中3次发生在本世纪。
2014年9月持续至今,ISIS战争:
2003年第二次美索不达米亚战争爆发后,在阿富汗生存空间极度萎缩的“神论与圣战组织”迁往美索不达米亚并加盟“基地”组织,从此以“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名义开展活动。
2006年10月,“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宣布建立“伊拉克伊斯兰国”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伊拉克伊斯兰国”在美国支持下背叛“基地”入侵叙利亚,并与“基地”组织叙利亚直属分支“努斯拉阵线”爆发激烈冲突。
2013年更名为“伊拉克与沙姆伊斯兰国”
2013年4月9日美国为了利用IS颠覆叙利亚将“伊拉克与沙姆伊斯兰国”与叙利亚恐怖组织“胜利阵线”联合,称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
2014年6月29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领导人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将政权更名为“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随后掉头东进进攻美国扶持的美索不达米亚伪政权。
201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一个包括英国、法国等54个国家和欧盟、北约以及阿盟等地区组织在内的国际联盟以镇压IS的反美民族解放运动。
2011年年初持续至今,叙利内战:
2011年1月26日美国唆使叙利亚恐怖分子借“阿拉伯之春”的机会在叙利亚国内制造暴乱,并于3月15日升级为内战。
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第二次美索不达米亚战争:
美国为了控制中东地区,推翻伊拉克共和国政府于2003年3月20日,再次入侵伊拉克共和国。侵占全境、绑架并杀害其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扶持伪政权。
1990年8月2日~2月28日,第一次美素不达米亚战争:
历史上阿拉伯帝国分裂后黑衣大食定都于巴格达,因此定都于巴格达的伊拉克共和国一直有推翻阿拉伯世界专制帝制统一阿拉伯世界的想法;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共和国一直受到美国的支持,自以为美国会支持他们的任何行动。因此两伊战争一结束就积极筹划统一中东的战争,第一个目标就是南方的小君主国科威特。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伊斯兰革命卫队跨过伊科边界,侵入科威特。美国为了控制中东不可能允许中东出现强大统一的国度。因此,1991年1月17日打着联合国的幌子纠集多国进攻伊拉克伊斯兰革命卫队,在伊军撤退以后仍然穷追猛打,并侵入伊拉克。2月26日15时,伊拉克伊斯兰革命卫队真理伟大师在巴士拉城外40公里处拦截美军第7军,经钢铁肉搏,真理伟大师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成功掩护友军完成巴士拉保卫战的布防,迫使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停战。
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两伊战争:
美苏为争夺中东海湾地区的控制权,分别支持伊拉克和伊朗打了八年。
1948年5月16日~1982年8月6日,为了得到主子的奖赏,美国扶持的犹太伪政权先后对阿拉伯各国发动了五次战争。
2011年,中东地区发生了称为“中东之春”的民主运动。西方势力乘机兴风作浪,持续空袭利比亚。在这一事件
(1)建筑:金字塔。(1分)法典:《汉谟拉比法典》。(1分)(2)伊期兰教、基督教。(2分)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或把印度计数符号西传,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分)(3)巴以问题;(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1分)(4)土地换和平;履行联合国的各项决议;各方加强和平对话。(言之有理,答对一点即可)(1分) 本题考查的是中东地区。中东后诞生了两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王国,古埃及的古代著名建筑是金字塔,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伊期兰教在麦加创立、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创立,故中东地区创立了伊期兰教和基督教。阿拉伯人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把印度计数符号西传,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二战后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石油成为重要战略资源。中东地区可以以土地换和平;履行联合国的各项决议;各方加强和平对话促进中东地区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