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公公拿着拐杖拐碰见媳妇两奶甩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舞)也不能。[编辑本段]【歇后语】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妙(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 灯盏无油------------费心(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霉(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子——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 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礼义廉——无耻 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损失 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 阎王爷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见于粤语的歇后语: 牛皮灯笼——点极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 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 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隔夜油炸鬼——无火气 番薯跌落风炉——该烩 湿水榄核——两头唧 水瓜打狗——唔见咁截 无掩鸡笼——自出自入 白鳝上沙滩——唔死一身散,即死定了 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 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结他无线(湿水棉花)——无得弹,即无可挑剔 非洲和尚——乞人憎(黑人僧),即令人讨厌 卖鱼佬冲凉/卖鱼佬洗身——无生(腥)气 船头尺——度水 亚兰嫁亚瑞——累斗累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 乌龟碰石头——硬碰硬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暗锁加明锁——层层设防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矮子坐高凳——上下两难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八十岁演员扮孩子——返老还童 八月桂花开——到处飘香 不栽果树吃桃子——坐享其成 白菜叶子炒大葱——亲上加亲 半空中吊口袋——装疯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小葱拌豆腐——一清饿(俄)白[编辑本段]【歇后语—艰难类】 一分钱的酱---难烩(会) 一元钱买担菜---两篮(难) 一餐吃个大胖子---谈何容易 一面官司---不好打 一块硬骨头---不好啃 一碗水泼在地上---难收拾 一脚踩在桥眼里---上下两难 人心隔肚树隔皮---难相识 大海里捞针---不知从何下手 才学理发就碰上个大胡子---难理(提) 下雨天背棉絮---越背越重 下雨天担稻草---越担越重 马高蹬短---上下两难 小孩子上楼梯---步步都是坎子 小孩子喝烧酒---够呛 小鸡吃黄豆---够呛 无米之炊---难做 王胖子跳井---下不去 水中捞月---无处寻 火烧岭上捡田螺---难得寻 乌龟摔在靛壳里---壳蓝(可难) 火钳子修表---没处下手 火烧辣椒---呛死人 乌龟爬泥潭---越爬越深 乌龟爬在门坎上---进退都要跌一跤 乌龟垫床脚---硬撑 水煮石头---难熬 生铁铸土地爷---硬神(撑) 鸟入笼中---有翅难飞 丝线打结巴---难解 羊头插在篱笆上---伸首(手)容易缩首(手)难 老母猪钻篱笆---进退两难 老鼠钻牛角---步步紧 老鼠碰见猫---难逃 西山出太阳---难得 百岁养儿子---难得 地狱里活命---难见天日 竹山里试犁---寸步难行 冷锅煮雪---难溶 沙滩上行船---进退两难 两手提篮---左篮(难)右也篮(难) 苏州的蛤蟆---南蟾(难缠) 针尖上落芝麻---难顶 泥塘里滚碓臼---越滚越深 武大郎上墙头---上得去,下不来 肩膀上生疮---不敢担 岩缝里的笋---挟得紧紧的 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烂泥路上拉车---越陷越深 挂着腊肉吃斋---难熬 赵匡胤爬城墙---四门无路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香棍搭桥---难过 拳头舂辣椒---辣手 高梁秆子担水---挑不起来 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 赶鸭子上架---难呀 脑袋长瘤子---后面负担重 婆婆太多---媳妇难当 麻雀抬轿---担当不起 菜勺挖耳朵---下不去 黄鼠狼带牛铃---叮当(担当)不起 脚板上钉钉---寸步难行 筛子眼里夹的米---上不去也下不来 絮被上捉虱子---翻不尽。 芝麻开花---节节高 蚕豆开花---黑心 土地庙里的菩萨---没有见过大香火 井底下的青蛙---只看见簸箕大的一块天 从门逢里看大街---眼光太窄了 坐井看天---见识太少 眉毛上吊钥匙---开眼 蚂蚁爬槐夸大国---小见识 背着八面找九面---没见过十(世)面 眼睛看在鼻尖上---一寸光 老鼠子眼睛---一寸光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看见自己的一堆屎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螺蛳壳里赶场---地方太狭小了[编辑本段]【歇后语—焦急类】 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 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 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 牛踩瓦泥---团团转 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 火烧湿竹子---直爆 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 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没有庙会了---别挤(急) 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 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 炒虾等不得红---真性急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 狗等骨头---急得很 兔子上树---赶急了 说着风,便扯篷---太性急了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 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 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 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 阎王搓麻绳---结(急)鬼 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 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 硫磺脑袋---沾火就着 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 筒车打水---团团转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编辑本段]【歇后语—骄傲自大类】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 土地菩萨打哈欠---神气 飞机尾巴---翘得高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手电筒---专照别人,不照自己 头顶上长眼睛---旁若无人 头顶生目,脚下生手---眼高手低 龙王爷打哈哈---看你这般神气 关上门做皇帝---自尊自大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 寿星老爷卖妈妈---倚老卖老 泥牛掉在河里---架子不倒 空棺材出殡---木(目)中无人 驼子翻筋头---两头翘 参天大树---高不可攀 城门楼上挂狗头---架子大 脑门心长眼睛---望天 猫尾巴--越摸越翘 裁逢师傅的尺---只量别人 喜鹊尾巴---老翘着 瞎子坐上席---目中无人 鲢巴头鱼---脑壳大[编辑本段]【歇后语—揭露类】 马尾丝拴饺子---提就露 水边放岩炮---无处藏身 半天云里跑牲口---要露马脚 皮匠栽跟头---露了楦头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 竹笼抬猪------露蹄了 秃了头上的虱子------藏不住 纸里裹火------藏不住 纸老虎------就穿 纸糊灯笼------就穿 狗戴箩筐------藏头露尾 狐狸尾巴---藏不住 烂颈蓑衣---披不得 柳藏鹦鹉---语方向 荆柯刺秦王---图穷匕现 被窝里的事体------瞒不住 破饽饽------露馅了 破帽------露头了 雪里埋人---久后分明 雪隐鹭鸶---飞始见 野猪的獠岂---包不住 提着影戏人上场---好歹别说这层纸 筛子做门---难遮众人目[编辑本段]【歇后语—进步类】 大姑娘送郎------老走在前面 土枪换大炮------闹粗了 王胖子的裤带------前松后紧 水到屋边帆到瓦------水涨船高 芝麻开花------节节高 吕洞宾打摆子------颤仙(占先) 泥鳅上水------争先恐后 卒子过河------有进无退 卒子走路------有进无退 青出于蓝而胜蓝------后来居上 草鞋无样------边打边像 倒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鞋(邪)归正 脚踏楼梯------步步升高 落水麻绳------先松后紧 暑天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 短杜的秤------上升得快 矮子上楼梯——步步升高 墙上栽花——高种(中) 鞋帮做帽沿——高升 鲤鱼跳龙门------高升 磨子上睡觉------想转了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编辑本段]【歇后语—决心类】 三十年守寡---老等着 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心不甘---死心塌地 木匠的斧头---方头扁嘴铁心肠 见了棺材不落泪---硬心肠人 过江烧船---断了后路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吃了秤砣---铁了心肠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肚脐上面巴膏药---贴(铁)了心 项习攻秦---破釜沉舟 蚂蚁啃骨头---慢慢来 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 胸前挂擂椒槌---杵了心 铁棒磨成针---全靠功夫深 麻油苏豆腐---下了大本钱 绸子揩屁股---不惜代价 韩信打赵国---背水一战 隔墙撂肝肠---死心塌地 舅老爷请春客---奉陪到底[编辑本段]【歇后语—空虚类】 一双皮手套---十指尖尖肚里空 一颗心悬在半天里---上不了天,落不了地 三条腿的长凳---不稳 大肚子不养孩子---尽背虚名 飞机打飞机---空对空 飞机上吊螃蟹---没处落脚 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云端里跑马---脚底空 水上浮萍---没生根处 牛皮鼓---声大腹空 半天云里挂帐子---落不得脚 半空里翻跟头---不着实地 正月的萝卜---空了心 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 架上的丝瓜---越老越空 朽木搭楼房---不稳 沙滩上起楼房---不稳 床上起塔---底子空虚 豆腐垫脚---做浮事 纸元宝---内里空 纸糊的人物---全身皆空 九两线织匹布---想的稀奇 韭菜打汤---满锅漂 修手表的借火钳---夹(架)子大了无用 高梁秆做眼镜---空架子 站在竹筒上---空虚 塘里的浮萍---生根不落地 墙头上栽葱---扎不了根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睡鞋---底软[编辑本段]【歇后语—苦闷类】 小豆子拌干饭---闷起来了 半夜翻箱子---想不开 打掉了牙往肚里吞---有苦说不出 老太太吃粘糕---闷口了 老婆婆的脚趾头---窝囊一辈子 饭甑里蒸黄连---苦闷 岩缝里的笋子---憋出来的 金针落海---无出头之日 黑灯笼里点蜡烛---有火发不出 和影子交朋友---十分孤单[编辑本段]【歇后语—浪费类】 八十岁婆婆拜堂---空费一对蜡烛 墙嘴上抹石灰---白刷(说)白画(话) 挑着棉花过刺林---走一步挂一点 城隍老爷戴孝---白袍(跑) 拿着豆腐去垫台脚---不顶事 瞎子点灯-----白费蜡.[编辑本段]【歇后语—理睬类】 十月间的桑叶---谁人采(睬)你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大水冲了观音菩萨---流(留)神 六月间的火炉---谁想你 扫把打钟---响(想)也不响(想) 戏台上喊阿爸---应的人多 自行车下坡---不踩(睬) 纺丝桌面---布里(不理) 隔日的船票---订(盯)上了 八哥吃柿子,雷公打豆腐---捡软的欺 叫化子失了棍子---狗欺 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拿 鳅鱼的本领---专往软处钻[编辑本段]【歇后语—奇巧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配旧的 土地喊城隍---神呼(乎)其神 六月里吃萝卜---图新鲜 六月烤火笼---在奇不在暖 开园菜---新鲜 见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 巧他爹打巧他哥---巧上加巧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的出神 过滤了的空气---新鲜 和尚不吃豆腐---怪斋(哉) 城隍菩萨的马---不见骑(奇) 做贼的遇见截路的---赶巧了 葫芦藤上结南瓜---没见过的事 黑老鸦白脖子---新鲜样 隔着长江扯媚眼---谁理睬你 鲤鱼吞秤柁---铁了心 戏台上喝彩---自吹自擂闲类】 三月鸭蛋---净咸(闲) 三条泥鳅夹两条给猫吃---图耳边清静 大头鱼剁了脑壳---咸身子 大河里洗煤炭---闲得没事干 六月间的庙堂---鸦雀无声 孔夫子的徒弟---贤(闲)人 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喝盐开水聊天---净讲咸(闲)话 盐店里的老板---咸(闲)人 盐坛子里装个鳖---咸圆(闲员)[编辑本段]【歇后语—热闹类】 田鸡婆过垅---好热闹 戏台下开铺---图热闹 戏台上看火---热火加热火 金钢钻包饺子---热闹得钻心 烧开了的水---沸腾起来了 半路上留客---口上热闹 隔岸观火---看热闹 粥铺里买卖---热闹一早晨 喝米汤猜拳---图热闹 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编辑本段]【歇后语—热情大方类】 六月里穿毛衣---热心 六月天吹南风---热对热 田里的甘蔗---一副甜心肠 包被子面洗脸---大方 灶上的蒸笼---热气可高呢 洋人打屁---客气 喝多了滚开水---热心[编辑本段]【歇后语—人称类】 三十年开花,四十年结果---老果果(哥哥) 小车子不抹油---干耳(儿)子 ……………… 给你超载了
绸缪的意思
1.紧密缠缚
《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毛 传:“绸缪,犹缠绵也。”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绸缪犹缠绵束薪之貌,言薪在田野之中,必缠绵束之,乃得成为家用。”《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孔颖达 疏:“ 郑 以为鸱鴞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鸣乎!夷氛敛而鸷藏,绸缪当先于未雨。”
2.引申为纠缠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
3.连绵不断
《文选·张衡》:“倚招摇、摄提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缪遹皇。” 李善 注:“绸缪,连緜也。” 宋 刘过 《六州歌头》词:“怅望金陵宅,丹阳郡,山不断绸缪。”
4.情意殷切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二:“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文选·吴质》:“奉所惠贶,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 吕延济 注:“绸缪,谓殷勤之意也。” 元 张昱 《醉题》诗:“情在绸缪歌《白苎》,心同慷慨赠青萍。”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即席奉赠》诗:“灵均餐落英,讌席聊绸缪。”
5.形容缠绵不解的男女恋情
唐 元稹 《莺莺传》:“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汪南溟文》:“ 汪 暮年眷 金陵 妓 徐翩翩 名 惊鸿 者,绸缪殊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既而衾枕之爱,极尽绸缪。”
6.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清 钱谦益 《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李士高授承德郎制》:“非强兵无以备豫,非广蓄无以养兵,此根本绸缪之至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 清 林则徐 《饬府查办防护围基章程札》:“现在水虽消退,而夏令正长,大雨时行,必须早为绸缪之计。”参见“绸缪未雨”。
7.繁密貌
《文选·左思》:“容色杂糅,绸缪缛绣。” 李善 注:“绸缪,花采密貌。” 宋 鲍輗 《襄阳行》:“今日何日春气柔,东城骑马花绸缪。”
8.深奥
《庄子·则阳》:“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 陆德明 释文:“绸缪,犹缠绵也。又云:深奥也。”
9.古代妇女衣带上的带结
《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辎軿,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玉佩,内饰则结绸缪。” 颜师古 注:“组纽之属,所以自结固也。”
未雨绸缪
【出处】语见《诗经·豳风·鸱鴞》:“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用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二回》):“况我家虽有预备,积储几仓,亦当未雨绸缪,要防自己饥馑。”
【解说】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鴞》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释义】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
【未雨绸缪】原指鸱鴞在未雨前,已修补窝巢。后喻事先预备,防患未然,常用此语。
例如: 1: 鼹鼠是完全生活在地下的地鼠,它们擅长在地底挖洞,挖的不只一条,而是四通八达、立体网状的坑道。要挖出这样的坑道当然很辛苦,但一旦完成,就可以守株待兔地等食物上门。同样在地底钻土而行的蚯蚓、甲虫等等,常会不知不觉闯进鼹鼠的坑道中,被来回巡逻的鼹鼠捕获。鼹鼠在自制的网状坑道里绕行一周(有时要花上几个钟头),就可以抓到很多掉进陷阱的猎物。如果俘获的昆虫太多,吃不完的就先将它们咬死,放在储藏室里。有人就曾在鼹鼠的储藏室里发现数以千计的昆虫尸体。 先多花些时间,做好完善的硬件设施,未雨绸缪,这样才有安逸清闲的日子可过。
2: 一只山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到了,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来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要这般用心地磨牙。山猪答道:你想想看,一旦危险来临,就没时间磨牙了。
现在磨利,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
原意: 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是绝对需要的。
说明: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未雨绸缪 解 释 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准备. 出 处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示例: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
近义词 备无患、防患未然 反义词 临渴掘井
英 文 Have not the cloak to make when it begins to rain.
典 故 1.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鸮》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2. “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