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祖先是谁呢?
黄帝的祖先是少典。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曾提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而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曾进一步解释说:“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黄帝出生时,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段,所以,只知道他的母亲叫附宝,来自有蟜氏部落,常年与黄帝父亲所在的少典氏部落联姻,而少典氏和有蟜氏也是后来炎黄二族的早期始祖。我们都知道,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因为身体灵巧,能够从事最原始食物采集工作,所以往往在聚落中占据主导地位,生育的孩子也以母系血缘为纽带,黄帝出生时,也就不存在所谓他的上一代是谁了。黄帝来自中国西北地区。关于黄帝出生地,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么说的: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口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但是关于黄帝所在部落究竟源自哪里,却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东部说(兖州)、南部说(湖南)、北部说、西北说(陕甘),甚至还有外来说(认为黄帝部落来自古埃及或古巴比伦)。不过,根据文献的研究和姬姓这个姓氏流传的轨迹,黄帝部落来自西北陕西、甘肃一带的可能性最大,历史上最早叫“寿丘”的是甘肃天水,而《国语》曾记载:黄帝与炎帝同出于少典氏部落,黄帝在姬水附近长大,因此以姬为姓;炎帝在姜水附近长大,因此以姜为姓,姬水、姜水都是渭水的支流。黄帝、炎帝、蚩尤是怎么回事?在原始社会,人类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所以,黄帝部落需要不断地寻找水源和食物充足的地域,在这一过程中,黄帝部落不断地东迁。其中,炎帝的一支最早抵达中原一带,率先进入农耕文明,但在与另一支生活在中原一带的蚩尤部落(善于制作兵器)发生了冲突后,被对方击败,被迫向西北一带迁徙。在迁徙过程中,炎帝带领的族人遇到了黄帝带领族人东迁,由于炎帝式微,而黄帝“修德振兵”,深得民心,所以威胁到了炎帝的地位,炎帝向黄帝发起了攻击,双方战于阪泉,炎帝战败,黄帝成为新的领主。而炎帝部落多数人臣服于黄帝,少数人则南迁再次遭遇蚩尤,炎帝向黄帝求援,于是发生了著名的炎黄与蚩尤的大战,最终炎黄联盟获胜。《帝王世纪》曾记载:黄帝“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靠着彪悍的战斗力,黄帝部落成为华夏的主导。
黄帝故里在哪里?
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1号。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的遗产地。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子产就曾带领百姓登新郑具茨山拜祭黄帝。 汉代在此始建轩辕庙,历史有毁有修。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庙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庙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2006年6月,由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6月7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圣地之一,当代一些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上巳节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根据新郑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将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打造为国家5A级景区。
康熙的儿子有哪些?
长子:直郡王(爱新觉罗.胤褆)
次子:废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三子:成隐郡王(爱新觉罗.胤祉)
四子: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五子:恒亲王(爱新觉罗.胤祺)
六子:早夭(爱新觉罗.胤祚)
七子:晋亲王(爱新觉罗.胤祐)
八子:晋廉亲王(爱新觉罗.胤禄)
九子:早夭(爱新觉罗.胤塘)
十子:敦郡王(爱新觉罗.胤俄)
十一子:早夭(爱新觉罗.胤子)
十二子:履郡王(爱新觉罗.胤韬)
十三子:恰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
十四子:逊秦郡王(爱新觉罗.胤禵)
十五子:晋逾郡王(爱新觉罗.胤偶)
十六子:庄克亲王(爱新觉罗.胤吕)
十七子:果翼亲王(爱新觉罗.胤里)
十八子:早夭
十九子:早夭
二十子:简静贝勒(爱新觉罗.胤伟)
二十一子:申静郡王(爱新觉罗.胤喜)
二十二子:龚勤贝勒(爱新觉罗.胤祜)
二十三子:成郡王(爱新觉罗.胤祺)
二十四子:克贤郡王(爱新觉罗.胤秘)
事实上,康熙作为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在其一生中曾经有过35个儿子。而在排名表当中,只有24个皇子。这是由于有11个儿子早早去世了,因此并不在排名表中体现。而康熙的儿子排名表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皇子的次序,以及其名字,甚至还有他们的原名,以及最后的结局如何。康熙的儿子中最为有名的便是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了。
一、康熙膝下有几个著名的皇子
在康熙膝下,除了早亡的十一个皇子之外,还剩下二十四个个皇子。而在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参与九子夺嫡的九个皇子了。这九个皇子分别分成了四派,代表了四个势力。最后以雍正为代表的雍正派成功了,而雍正也因此登上了皇位。这九个皇子当中,皇长子是自成一派的,其被皇上封为直郡王。而他也是在九子中优势最小,竞争力最弱的一个。
因为皇长子是庶出,因此不被雍正所喜,雍正也不喜欢这位皇长子的品性,甚至在后期皇长子由直郡王直接被降为了贝子,这是十分屈辱的。而皇八子,也就是胤禩,后来被封为廉亲王,其与雍正的争夺战是十分惨烈的。在九子夺嫡中,两方的实力也是最大的,可以说是势均力敌。甚至皇八子的势力要高于雍正,其这边的支持者比雍正要多很多。
雍正作为皇四子,原名叫做胤禛,其在康熙37年的时候被康熙帝封为贝勒,而在48年时又被晋升为雍亲王。虽然爵位不低,但事实上雍正并不受皇帝和皇后的喜爱,而其之所以能够翻盘的原因,群众们也议论纷纷。最为合理的一个说法就是雍正在后期直接控制了康熙,并将其害死。其在问出康熙遗诏置于何处之后,将遗诏中继位的人的名字改成了自己。可见雍正心机深,并且十分毒辣。
二、雍正将皇八子害死
虽然在史料中,皇八子是由于在囚禁过程中生病病死的。但其实雍正曾经给乾隆留下一份遗诏,在遗诏中,乾隆的父亲雍正向其表示了忏悔。雍正写道,由于自己过分担心皇八子势力卷土重来,因此便寻由将皇八子杀死了,而对外宣称其是自然病死的。这一点成为雍正的心结,其虽然十分悔恨,但已经无法回到过去。
康熙是谁的儿子?
康熙的父亲是顺治皇帝即爱新觉罗·福临,康熙帝是顺治帝第三子,其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帝即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顺治七年,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很快十四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逝于禁宫内,时年二十四岁,遗诏传位于第三子玄烨,即康熙帝,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的孝陵,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龙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1644年正月改元顺治。九月,清廷自盛京迁都北京。九月十九日(10月19日),顺治皇帝抵达北京。十月初一(1644年10月30日)顺治帝即皇帝位于武英殿,告祭太庙社稷,成为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七年十二月戊子日(1650年12月31日)在关外出猎的摄政王多尔衮逝世。顺治八年正月庚申日(1651年2月1日),顺治帝开始亲政,年十四岁。同年八月大婚。顺治十八年正月丁巳(1661年2月5日),顺治帝在养心殿逝世,年二十四岁。著有《资政要览》。顺治帝有八子、六女,但并未立储。逝世后,遗诏第三子玄烨继承皇位,即康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