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欢迎进行曲

时间:2024-11-03 18:46:53 编辑:阿旭

阅兵进行曲什么名字

阅兵进行曲叫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原名《八路军进行曲》。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随后几经更名,在1965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沿用至今。是年冬天,这部套曲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由作曲家本人指挥首演,并于次年夏天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这部套曲由8首单曲构成,合着一个“八”字,集中表现了八路军的英雄形象和战斗精神。《八路军进行曲》正是其中的一首。


国家或者是比较正式的会议上的开场音乐是什么

开场用是《欢迎进行曲 》 大型会议有规定的,不可以自作主张。现成的曲子--《团结友谊进行曲》。如果是领导入场要放《欢迎进行曲》和《迎宾进行曲》。发奖时放的是《颁奖进行曲》和《欢送进行曲》。 有时候也播放解放军进行曲和歌唱祖国(一般在结束时) 非正式会议可以采用《祝您快乐》、《老朋友进行曲》。扩展资料正式会议礼仪内容一、座次排定一是环绕式。就是不设立主席台,把座椅、沙发、茶几摆放在会场的四周,不明确座次的具体尊卑,而听任与会者在入场后自由就座。这一安排座次的方式,与茶话会的主题最相符,也最流行。二是散座式。散座式排位,常见于在室外举行的茶话会。它的座椅、沙发、茶几四处自由地组合,甚至可由与会者根据个人要求而随意安置。这样就容易创造出一种宽松、惬意的社交环境。三是圆桌式。圆桌式排位,指的是在会场上摆放圆桌,请与会者在周围自由就坐。圆桌式排位又分下面两种形式:一是适合人数较少的,仅在会场中央安放一张大型的椭圆形会议桌,而请全体与会者在周围就坐。二是在会场上安放数张圆桌,请与会者自由组合。四是主席式。这种排位是指在会场上,主持人、主人和主宾被有意识地安排在一起就坐。二、发言礼仪会议发言有正式发言和自由发言两种,前者一般是领导报告,后者一般是讨论发言。正式发言者,应衣冠整齐,走上主席台应步态自然,刚劲有力,体现一种成竹在胸、自信自强的风度与气质。发言时应口齿清晰,讲究逻辑,简明扼要。如果是书面发言,要时常抬头扫视一下会场,不能低头读稿。旁若无人。发言完毕,应对听众的倾听表示谢意。自由发言则较随意,应要注意,发言应讲究顺序和秩序,不能争抢发言;发言应简短,观点应明确;与他人有分歧,应以理服人,态度平和,听从主持人的指挥,不能只顾自己。如果有会议参加者对发言人提问,应礼貌作答,对不能回答的问题,应机智而礼貌地说明理由,对提问人的批评和意见应认真听取,即使提问者的批评是错误的,也不应失态。三、与会礼仪作为职场中人,在公司里,一定要养成顾全企业大局的习惯。除开公司和部门内部的会,职场人士也有机会参加其他一些公司以外的会议,因此,在参加会议之前,要做好准备。开会前,如果你临时有事不能出席,必须通知对方。参加会议前要多听取上司或同事的意见,做好参加会议所需资料的准备。开会的时候,如果让你发言,你的发言应简明扼要。在你听其他人发言时,如果有疑问,你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提出来。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话,破坏会议的气氛,开会时不要说悄悄话和打瞌睡,没有特别的情况不要中途退席,即使要退席,也要征得主持会议的人同意。要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与各方面疏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 。会议参加者应衣着整洁,仪表大方,准时入场,进出有序,依会议安排落座,开会时应认真听讲,不要私下小声说话或交头接耳,发言人发言结束时,应鼓掌致意,中途退场应轻手轻脚,不影响他人。四、主持礼仪各种会议的主持人,一般由具有一定职位的人来担任,其礼仪表现对会议能否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1.主持人应衣着整洁,大方庄重,精神饱满,切忌不修边幅,邋里邋遢。2.走上主席台应步伐稳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会议的性质而定,对快、热烈的会议步频应较慢。3.入席后,如果是站立主持,应双腿并拢,腰背挺直。持稿时,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并拢自然下垂。双手持稿时,应与胸齐高。坐姿主持时,应身体挺直,双臂前伸。两手轻按于桌沿,主持过程中,切忌出现搔头、揉眼、拦腿等不雅动作。4.主持人言谈应口齿清楚,思维敏捷,简明扼要。5.主持人应根据会议性质调节会议气氛,或庄重,或幽默,或沉稳,或活泼。6.主持人对会场上的熟人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寒暄闲谈,会议开始前,可点头、微笑致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议礼仪

阅兵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

阅兵前播放的是俄罗斯国歌,也是前苏联国歌。阅兵开始播放的第一曲是《和斯拉夫女人告别》。这首进行曲原是一首军乐曲,创作于1912年,是为“送郎上战场”的所有巴尔干妇女而作。当时巴尔干发生政治危机,巴尔干各国掀起了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争取自由的斗争。作者瓦西里·伊凡诺维奇·阿伽普庚当时是沙皇军队的一名司号手。1941年,纳粹德国悍然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激励苏联人民抗击纳粹的侵略,这首军乐再度在俄国大地上响起。在1941年的“十月革命节”阅兵上,瓦西里·伊凡诺维奇·阿伽普庚亲自担任乐队的指挥,作为苏联士兵开赴前线前的音乐。歌曲简介《斯拉夫送行曲》是由作曲家、指挥家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加普金所创作的一支俄罗斯爱国主义进行曲。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爆发的影响之下,阿加普金写出了这支曲子。进行曲包括两部分,其曲调的原始动机分别脱胎于俄日战争时期某一支歌曲的引子及其副歌。阿加普金决定将自己的乐谱草稿带到辛菲罗波尔:当时音乐界颇富盛名的作曲家兼乐谱出版人——立陶宛第51步兵团军乐队指挥雅科夫·博格拉德在该城居住、工作。博格拉德无偿地帮助记录钢琴改编曲并为进行曲谱写了乐队总谱。他们二人一道编写三重奏 ,一道给进行曲取了个名字:“斯拉夫送行曲”(译者注:Прощание славянки,直译 是“一个斯拉夫女人的告别”) 。不久之后,博格拉德在辛菲罗波尔印刷厂印制了100份乐谱。乐谱第一版封面上描绘的是:一个年轻女人送别一位军人,远处隐约可见巴尔干群山,还有一队士兵在行进。封面上写有题词:“最新进行曲,为巴尔干战事而作。献给全体斯拉夫妇女。 阿加普金作品。”

  • 上一篇:divoom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