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现在利用了吗?
目前,国际上对可燃冰的开采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尚无可行的开采方法(指工业性开采).
开采是柄“双刃剑”
尽管如此,这样丰富的能源现在还只是可望而不可及.
天然“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汪集**在一份资料上认为,首先是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而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人增加温室效应,进而使地球升温更快;同时,由于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方法,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船翻.此外,“可燃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可燃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可燃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调查表明,“可燃冰”能导致大陆斜坡上发生滑坡,这对各种海底设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在积极研究“可燃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迄今,“可燃冰”的开采方法主要有热激化法、减压法和注入剂法三种.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井底稳定,使甲烷气不泄漏、不引发温室效应.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提出了“分子控制”开采方案.“可燃冰”气藏的最终确定必须通过钻探,其难度比常规海上油气钻探要大得多,一方面是水太深,另一方面由于“可燃冰”遇减压会迅速分解,极易造成井喷.日益增多的成果表明,由自然或人为因至少所引起的温压变化,均可使水合物分解,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和气候变暖等环境灾害.
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钻采方法已迫在眉捷,尽快开展室内外“可燃冰”分解、合成方法和钻采方法的研究工作刻不容缓.
地球上可燃冰的储量有多少
可燃冰储量世界量约为2100万亿立方,可用1000年。
1、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2、现在探明的可燃冰储量,比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加起来的储量还要多几倍;
3、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可燃冰可以用来做什么?
截至6月21日14时52分,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已连续试采达42天,累计产量超过23.5万立方米,超预期完成了试采工程目标,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叶建良介绍,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并试气点火。至6月10日14时52分,总产气量达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7000立方米,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目前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自主创新,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可燃冰可以用来做什么?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会问“可燃冰到底是什么”?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大多分布于陆地冻土区或距海面900到1200米的深海沉积物中,是由石油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合形成一种固态结晶物质,多呈白色或浅灰色,外观像冰且点火即可燃烧,故又称可燃冰、气冰、固体瓦斯。来自初中化学课本介绍显示,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能量高,燃烧值大。可燃冰分子式为:CH4·xH2O。可燃冰有啥用?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综合的2倍,在全球被科学家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未来,可燃冰成功商用后,我们目前日常家里灶台、热水器都将可用可燃冰替代天然气。甚至可燃冰还可替代目前的汽油、柴油、天然气为汽车提供动力能源。但加满同样体积的油箱后,可燃冰汽车可跑得更远,燃烧后排放的污染也小得多,可减少对大气污染。据央视报道,若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能跑5万公里。
可燃冰的形状 ????????
如图 白色固体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外表上看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