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深入落实藏粮于地。一是稳定粮食耕地面积,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坚守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可逾越。政府在工业化用地,城市化用地的问题上要起到调控的作用,严格保护农业耕地,防止出现各类建设用地侵占行为。二是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力度,夯实粮田高产稳产基础。三是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通过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保护提升耕地地力,实现藏粮于地。 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推动藏粮于技。一是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灌溉,提倡农业种植机械化,促进农业规划、集中化经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以此带动粮农生产积极性。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含量。在粮食生产上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利用科技水平,科学种植,以科技带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三、健全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健全粮食生产的保护措施。如: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完善农业生产扶植体系,依靠政策激励与价格引导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二是完善粮食安全金融保障体系。对涉及粮食生产、流通、运输等环节的配套金融服务要不断深化,提高对粮食生产环节的金融支持。三是加强农业政策保险体系建设,在信贷支持和保险两个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根据本地粮食消费及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粮食储备数量及储备品种。 四、利用国际市场,最大程度地降低粮食安全的风险。我国粮食供给内生性极强、外向型不足,国际粮食市场满足我国粮食供给的空间有限,必须坚持实行粮食立足国内、自给自足、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方针,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
十七连丰是连续十七年丰收吗
玉米的丰收粮食生产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夏粮、早稻双双增产,秋粮增产趋势明显,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有良好的基础。生猪产能已全面恢复,14亿中国人的饭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是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 副部长刘焕鑫的原话应该是总体上的水平增长吧。金灿灿的稻谷相关人士指出,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仍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生产保持“17连丰”,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完全能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什么措施?1、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仓储物流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巨大。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重要途径,推进建设现代化农业是确保提高粮食单产的唯一可行性战略;2、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耕地资源、水资源、科技水平、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粮食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关键。我们必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以确保水土资源支持粮食生产;3、培养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在中国各地农业区,55岁以上的农民已成为农业主力军。要使农业后继有人,关键是要通过规模经营解决效益问题,使农业有钱赚、有效益,这样才能催生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紧出台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政策措施,从农业补贴、市场环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综上问题所述,了解如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用的,粮食是人生存的基础,我建议要尽自己的职责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第三条?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国家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管理体制,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第五条?粮食安全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省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域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等。国家实行粮食安全考核问责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