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狼山观海

时间:2024-11-09 04:34:31 编辑:阿旭

有关江苏南通的诗句

1. 关于南通的诗句
关于南通的诗句 1. 求 关于南通的诗词歌赋..或者散文
狼山在南通县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门独特的学问。《红楼梦》中贾政要贾宝玉和一群清客为新建的大观园中各种景致起名题匾,闹得紧张万分,其实,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干过这种营生。再贫陋的所在,只要想一个秀雅的名称出来,也会顿生风光。名号便是一切,实质可以忽略不计,这便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毛病之一。记得鲁迅说过,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实在没有景致了,也可想出“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的名目,于是,一个荒村、一所破庙、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胜。这个县,立即变得古风蕴藉、文气沛然、不必再有长进。鲁迅激愤地说,这种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不在亡国病菌之下。

我愿意把事情说得平和一点。起点名字本也无妨,便于人们寻访和辨认,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也就被抽干了生命。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

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

起这个名的由头,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狼,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曾有白狼出没。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知道,就在很早以前,人们已受不住这个名字。宋代淳化年间,当地官僚终于把它改成“琅山”。幸亏后来又被改了回来,如果仍叫琅山,那多没劲。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划一个小小的句点。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已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

狼山才一百多米高,实在是山中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氵蒙〕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个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2

游玩狼山不消很多时间,我倒是在山脚下盘桓长久。那里有一些文人的遗迹,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使万里长江在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

狼山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那天,随着稀疏的几个游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一座冷僻的坟墓,墓碑上赫然刻着五字:“唐骆宾王墓”。历史名人的墓见过不少,但一见他的墓,我不由大吃一惊。

略知唐代文事的人都能理解我的吃惊。骆宾王的归宿,历来是一个玄秘的谜。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据说早在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讨武〔上明下空〕檄》,雄文劲采,痛快淋漓。连武则天读了,也惊叹不已。徐敬业终于失败,骆宾王便不知去向。有人说他已经被杀,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都没有确实凭证。他像一颗瞬息即逝的彗星,引得人们长久地关注着他的去路。怎么,猜测了一千多年,他竟躲在这里?

对于骆宾王的归宿,我倾向于做和尚一说。当然拿不出考证材料,全是被早年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感染的。

这个故事说,在骆宾王事败失踪后的许多年,一天,一位叫宋之问的诗人到杭州灵隐寺游览。夜间,他就借宿在灵隐寺里。宋之问看着月色下寂静的寺院,寺前黑黝黝的奇峰,产生了写诗的冲动。他沉思再三,吟出了这样两句:“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下面呢?他一时滞塞,怎么也接不上去了,只是苦苦在殿阙间徘徊,不断地重复着这两句,不知不觉间步进了一个禅堂。

。。。。。。
2. 哪里有赞美南通的诗歌
作者:季金虎

旧埠绕绿水

新城拥五山

江阔融入海

日红踏浪来

诗中的“旧埠”和“新城”说的是空间上的地理概念,而我以为跨越的是从旧到新的时间。南通有五千多年历史,有青墩遗址为证,最近还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南通建城于公元 958年,有千年历史,近代因为有张謇而一度辉煌。不管是古人,还是近人,都依濠河筑城建屋。进入当代,城区向四周拓展,南郊的五山也隶属现代化的新区。因而正如季先生诗云的,旧埠扩建成新城,“绕绿水”成了既往的历史,而“拥五山”成了当今的现实。“一山一水”的五山和濠河又正是南通两个最为出名的自然人文景点。两句诗通过两个动词:一个“绕”字、一个“拥”字,经历了时空,扼要、精辟地述说了南通的沧桑巨变。句短字少,然而颇具气势和底蕴。

涛涛江水在这里汇流入海,“江阔融入海”,是南通江海交会的独特地理位置的写照。长江流淌到南通,其江面最宽,建设中的苏通大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江海会通,也铸造了南通人特有的融合的精神气质。最后一句“日红踏浪来”,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的时代写照。王安石诗:“日出江花红似火”,描绘了江面日出、朝霞满天的盛景奇观。南通在江苏最东,每天,太阳的光芒江海儿女都是最早领略。日出而作、勤勉发奋的南通人民伴随红日初升,腾江越海,舞动在浪花飞溅的时代征程。

诗表心,诗言志,诗寄情。季先生的这四句诗,是对南通时代旋律由衷的赞颂,是对家乡日新月异变化满腔热情的抒怀,既有现实主义的深情描摩,又有浪漫主义的激越畅想。四句堪称短诗,但意蕴深长,实乃一首言简意骇内涵丰满的家乡赞美诗!
3. 哪里有赞美南通的诗歌
作者:季金虎旧埠绕绿水新城拥五山江阔融入海日红踏浪来诗中的“旧埠”和“新城”说的是空间上的地理概念,而我以为跨越的是从旧到新的时间。

南通有五千多年历史,有青墩遗址为证,最近还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南通建城于公元 958年,有千年历史,近代因为有张謇而一度辉煌。

不管是古人,还是近人,都依濠河筑城建屋。进入当代,城区向四周拓展,南郊的五山也隶属现代化的新区。

因而正如季先生诗云的,旧埠扩建成新城,“绕绿水”成了既往的历史,而“拥五山”成了当今的现实。“一山一水”的五山和濠河又正是南通两个最为出名的自然人文景点。

两句诗通过两个动词:一个“绕”字、一个“拥”字,经历了时空,扼要、精辟地述说了南通的沧桑巨变。句短字少,然而颇具气势和底蕴。

涛涛江水在这里汇流入海,“江阔融入海”,是南通江海交会的独特地理位置的写照。长江流淌到南通,其江面最宽,建设中的苏通大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江海会通,也铸造了南通人特有的融合的精神气质。最后一句“日红踏浪来”,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的时代写照。

王安石诗:“日出江花红似火”,描绘了江面日出、朝霞满天的盛景奇观。南通在江苏最东,每天,太阳的光芒江海儿女都是最早领略。

日出而作、勤勉发奋的南通人民伴随红日初升,腾江越海,舞动在浪花飞溅的时代征程。 诗表心,诗言志,诗寄情。

季先生的这四句诗,是对南通时代旋律由衷的赞颂,是对家乡日新月异变化满腔热情的抒怀,既有现实主义的深情描摩,又有浪漫主义的激越畅想。四句堪称短诗,但意蕴深长,实乃一首言简意骇内涵丰满的家乡赞美诗。
4. 描写南通美景的古诗
《狼山观海》宋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泛海怀通州》宋 文天祥

江波无奈暮云阴,一片朝宗只此心。

今日海头觅船去,始知百炼是精金。

《家园杂忆》清 胡长龄

我家小筑城之北,细水春流直绕墙。

行过石桥西畔去,丛篁深覆读书堂。

《水绘园枕烟亭看桂》明 冒襄

几载倾颓池上名,小山早桂晚才开。

稀疏绝似人憔悴,攀折从教月剪裁。

荆棘满庭香自冷,刍荛斥地我还来。

萧条极目风流散,千古兴亡酒一杯。

《题南通曹公祠》近代 梁启超

捍灾乡则记,杀敌古之强。

允矣追双烈,宁惟福一方。

当年悲失淖,今日表康庄。

莫话辽东役,临风只涕恨。

供参考。
5. 描写南通狼山的现代诗
狼山吟

王美春

生长于大海入口处,

伫立在长江北岸,

论年岁,

比不上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论身高,

远不及喜马拉雅山;

论名气,

难与名满天下的庐山比肩,

而你是任何山都无法替代的,

永远占据我的心田!

山中无狼,

却取名为“狼山”,

山顶的支云塔远非高大,

却称作“支云”,仿佛高耸云天。

呵,这就是南通人的幽默,

与众不同的气魄、语言!

目睹沧海桑田,

亲历人间冷暖,

你引领江城从幼稚走向成熟,

由荒芜变为巨轮争流、百花斗艳。

呵,狼山!

你是南通之母,

似乎更应叫你“娘山”;

你身处鱼米之乡,

似乎更应叫你“粮山”。

骆宾王、白雅雨墓在你怀中,

法乳堂十八高僧壁画活灵活现,

支云塔与南通电视塔遥相呼应,

苏通长江大桥横空出世,

南通的现代化与你血脉相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

南通精神代代相传。

在苏中率先崛起、全面腾飞,

你与780万人民一起呐喊。

南通就是你呵,你就是南通,

名副其实的“良山”!

其实,无论怎样称呼你,

有一点永远不变,

——你是南通人的骄傲,

我心中神圣而永恒的山,

无论何时何地

都有你与我同行、相伴……


描写江苏南通的诗句

1. 关于描写南通秋天的诗句

2. 关于南通的诗句
关于描写南通秋天的诗句 1.关于江南秋天的诗句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

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4.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2.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3.描写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写秋天的诗歌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4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5送 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6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7秋词(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8 秋词(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9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10 望秦川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5.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关于南通的诗句 1. 求 关于南通的诗词歌赋..或者散文
狼山在南通县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门独特的学问。《红楼梦》中贾政要贾宝玉和一群清客为新建的大观园中各种景致起名题匾,闹得紧张万分,其实,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干过这种营生。再贫陋的所在,只要想一个秀雅的名称出来,也会顿生风光。名号便是一切,实质可以忽略不计,这便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毛病之一。记得鲁迅说过,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实在没有景致了,也可想出“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的名目,于是,一个荒村、一所破庙、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胜。这个县,立即变得古风蕴藉、文气沛然、不必再有长进。鲁迅激愤地说,这种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不在亡国病菌之下。

我愿意把事情说得平和一点。起点名字本也无妨,便于人们寻访和辨认,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也就被抽干了生命。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

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

起这个名的由头,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狼,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曾有白狼出没。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知道,就在很早以前,人们已受不住这个名字。宋代淳化年间,当地官僚终于把它改成“琅山”。幸亏后来又被改了回来,如果仍叫琅山,那多没劲。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划一个小小的句点。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已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

狼山才一百多米高,实在是山中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氵蒙〕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个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2

游玩狼山不消很多时间,我倒是在山脚下盘桓长久。那里有一些文人的遗迹,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使万里长江在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

狼山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那天,随着稀疏的几个游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一座冷僻的坟墓,墓碑上赫然刻着五字:“唐骆宾王墓”。历史名人的墓见过不少,但一见他的墓,我不由大吃一惊。

略知唐代文事的人都能理解我的吃惊。骆宾王的归宿,历来是一个玄秘的谜。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据说早在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讨武〔上明下空〕檄》,雄文劲采,痛快淋漓。连武则天读了,也惊叹不已。徐敬业终于失败,骆宾王便不知去向。有人说他已经被杀,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都没有确实凭证。他像一颗瞬息即逝的彗星,引得人们长久地关注着他的去路。怎么,猜测了一千多年,他竟躲在这里?

对于骆宾王的归宿,我倾向于做和尚一说。当然拿不出考证材料,全是被早年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感染的。

这个故事说,在骆宾王事败失踪后的许多年,一天,一位叫宋之问的诗人到杭州灵隐寺游览。夜间,他就借宿在灵隐寺里。宋之问看着月色下寂静的寺院,寺前黑黝黝的奇峰,产生了写诗的冲动。他沉思再三,吟出了这样两句:“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下面呢?他一时滞塞,怎么也接不上去了,只是苦苦在殿阙间徘徊,不断地重复着这两句,不知不觉间步进了一个禅堂。

。。。。。。
2. 哪里有赞美南通的诗歌
作者:季金虎

旧埠绕绿水

新城拥五山

江阔融入海

日红踏浪来

诗中的“旧埠”和“新城”说的是空间上的地理概念,而我以为跨越的是从旧到新的时间。南通有五千多年历史,有青墩遗址为证,最近还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南通建城于公元 958年,有千年历史,近代因为有张謇而一度辉煌。不管是古人,还是近人,都依濠河筑城建屋。进入当代,城区向四周拓展,南郊的五山也隶属现代化的新区。因而正如季先生诗云的,旧埠扩建成新城,“绕绿水”成了既往的历史,而“拥五山”成了当今的现实。“一山一水”的五山和濠河又正是南通两个最为出名的自然人文景点。两句诗通过两个动词:一个“绕”字、一个“拥”字,经历了时空,扼要、精辟地述说了南通的沧桑巨变。句短字少,然而颇具气势和底蕴。

涛涛江水在这里汇流入海,“江阔融入海”,是南通江海交会的独特地理位置的写照。长江流淌到南通,其江面最宽,建设中的苏通大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江海会通,也铸造了南通人特有的融合的精神气质。最后一句“日红踏浪来”,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的时代写照。王安石诗:“日出江花红似火”,描绘了江面日出、朝霞满天的盛景奇观。南通在江苏最东,每天,太阳的光芒江海儿女都是最早领略。日出而作、勤勉发奋的南通人民伴随红日初升,腾江越海,舞动在浪花飞溅的时代征程。

诗表心,诗言志,诗寄情。季先生的这四句诗,是对南通时代旋律由衷的赞颂,是对家乡日新月异变化满腔热情的抒怀,既有现实主义的深情描摩,又有浪漫主义的激越畅想。四句堪称短诗,但意蕴深长,实乃一首言简意骇内涵丰满的家乡赞美诗!
3. 哪里有赞美南通的诗歌
作者:季金虎旧埠绕绿水新城拥五山江阔融入海日红踏浪来诗中的“旧埠”和“新城”说的是空间上的地理概念,而我以为跨越的是从旧到新的时间。

南通有五千多年历史,有青墩遗址为证,最近还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南通建城于公元 958年,有千年历史,近代因为有张謇而一度辉煌。

不管是古人,还是近人,都依濠河筑城建屋。进入当代,城区向四周拓展,南郊的五山也隶属现代化的新区。

因而正如季先生诗云的,旧埠扩建成新城,“绕绿水”成了既往的历史,而“拥五山”成了当今的现实。“一山一水”的五山和濠河又正是南通两个最为出名的自然人文景点。

两句诗通过两个动词:一个“绕”字、一个“拥”字,经历了时空,扼要、精辟地述说了南通的沧桑巨变。句短字少,然而颇具气势和底蕴。

涛涛江水在这里汇流入海,“江阔融入海”,是南通江海交会的独特地理位置的写照。长江流淌到南通,其江面最宽,建设中的苏通大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江海会通,也铸造了南通人特有的融合的精神气质。最后一句“日红踏浪来”,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的时代写照。

王安石诗:“日出江花红似火”,描绘了江面日出、朝霞满天的盛景奇观。南通在江苏最东,每天,太阳的光芒江海儿女都是最早领略。

日出而作、勤勉发奋的南通人民伴随红日初升,腾江越海,舞动在浪花飞溅的时代征程。 诗表心,诗言志,诗寄情。

季先生的这四句诗,是对南通时代旋律由衷的赞颂,是对家乡日新月异变化满腔热情的抒怀,既有现实主义的深情描摩,又有浪漫主义的激越畅想。四句堪称短诗,但意蕴深长,实乃一首言简意骇内涵丰满的家乡赞美诗。
4. 描写南通美景的古诗
《狼山观海》宋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泛海怀通州》宋 文天祥

江波无奈暮云阴,一片朝宗只此心。

今日海头觅船去,始知百炼是精金。

《家园杂忆》清 胡长龄

我家小筑城之北,细水春流直绕墙。

行过石桥西畔去,丛篁深覆读书堂。

《水绘园枕烟亭看桂》明 冒襄

几载倾颓池上名,小山早桂晚才开。

稀疏绝似人憔悴,攀折从教月剪裁。

荆棘满庭香自冷,刍荛斥地我还来。

萧条极目风流散,千古兴亡酒一杯。

《题南通曹公祠》近代 梁启超

捍灾乡则记,杀敌古之强。

允矣追双烈,宁惟福一方。

当年悲失淖,今日表康庄。

莫话辽东役,临风只涕恨。

供参考。
5. 描写南通狼山的现代诗
狼山吟

王美春

生长于大海入口处,

伫立在长江北岸,

论年岁,

比不上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论身高,

远不及喜马拉雅山;

论名气,

难与名满天下的庐山比肩,

而你是任何山都无法替代的,

永远占据我的心田!

山中无狼,

却取名为“狼山”,

山顶的支云塔远非高大,

却称作“支云”,仿佛高耸云天。

呵,这就是南通人的幽默,

与众不同的气魄、语言!

目睹沧海桑田,

亲历人间冷暖,

你引领江城从幼稚走向成熟,

由荒芜变为巨轮争流、百花斗艳。

呵,狼山!

你是南通之母,

似乎更应叫你“娘山”;

你身处鱼米之乡,

似乎更应叫你“粮山”。

骆宾王、白雅雨墓在你怀中,

法乳堂十八高僧壁画活灵活现,

支云塔与南通电视塔遥相呼应,

苏通长江大桥横空出世,

南通的现代化与你血脉相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

南通精神代代相传。

在苏中率先崛起、全面腾飞,

你与780万人民一起呐喊。

南通就是你呵,你就是南通,

名副其实的“良山”!

其实,无论怎样称呼你,

有一点永远不变,

——你是南通人的骄傲,

我心中神圣而永恒的山,

无论何时何地

都有你与我同行、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