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切法无我?
文/zhouzhou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杨老师给我介绍了《大乘百法明门论》,说是学佛的入门。就书名,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才看懂那么一点点,以后有空再解释其意思,在此就先不叙说了。
开篇第一句就是“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如世尊言”的意思是:就像世尊所说的那样,“世尊”指的是释迦牟尼佛。
至于“一切法无我”,我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别人的解说才以为是所有的法里没有“我”这一个个体,这个“我”是指的我本人。当时想,姑且还可以理解,勉强可以解释。直达毕业后有一次回去找杨老师聊天,他说到“缘起即空”,我才突然明白我理解的是狭义的,甚至是错误的。
“一切法无我”,“一切”指的是所有的意思,跟我们现在的理解一样。至于“法”,代表的事物森罗万象,可以是一件小物品,历史事件,此刻的心情,某一时间段等等,所有的一切均可以说成是“法”。“无”,便是没有的意思。
而“我”呢?
一开始我的理解这个“我”指的是我这一个人,实际上,这个“我”便是“法”的意思。那“无我”又作何理解呢?
记得有一次听一个学习佛法的老师讲了这样一句话“我和我面前的这个杯子是一体的”。当时无论如何也没法理解,怎么我跟这个杯子会是一体的?我是我,杯子是杯子。我们是两个独立的物体,为何说是一体的?百思不得其解。
杨老师说过“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果组成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花看半开时”。我想,说的都是一样的意思,万事万物是变化不断的,它不会固定不变。因缘改变,事物便改变了,而且这个变化时刻不停。
比如我现在正在打字的这台电脑,它会固定不变吗?不会。几年前,世上是没有这一台电脑的,多少年后,世上同样不会再有这一台电脑,就算它被我保存下来,它也不是我现在这一台电脑了。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部构造,它都发生了变化。
又比如,校园里的一朵花,你觉得它就是一朵花吗?不是。它只是种子、母体、水分、阳光等等因缘体现出来的果而已。当它开放出来,它又在发生着变化了,或往果实方向发展,或被摘掉,或者夭折。它不会固定不变是一朵花。
甚至,我们跟它就是一体的。我们每天吸入的氧气,来自于这一棵植物,我们排出的二氧化碳,被这一棵植物吸收,它结的果实,被我们吃掉,里面的养分,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至此,我也就明白了那位老师讲的话:我和我面前的这个杯子是一体的。
一切法无我,你所看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至于变化的方向,这就要看因缘了。所以佛家提倡精进。
现在你落魄吗?艰难吗?迷茫吗?没关系,这一切你都不用担心,它不会固定不变。只要你改变了因缘,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当然,佛家又讲: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好因才有好果。
记得去年有一次回家,父亲到车站接我,当时已是傍晚。搭着摩托车,看着路上两边慢慢移动的山水,没有一丝的污染,干净如画。我突然感觉,爷爷他回家了(爷爷在2011年仙逝)!我瞬间释怀。
其实,我与大自然也是一体的。
一切法无我
文/zhouzhou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杨老师给我介绍了《大乘百法明门论》,说是学佛的入门。就书名,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才看懂那么一点点,以后有空再解释其意思,在此就先不叙说了。
开篇第一句就是“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如世尊言”的意思是:就像世尊所说的那样,“世尊”指的是释迦牟尼佛。
至于“一切法无我”,我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别人的解说才以为是所有的法里没有“我”这一个个体,这个“我”是指的我本人。当时想,姑且还可以理解,勉强可以解释。直达毕业后有一次回去找杨老师聊天,他说到“缘起即空”,我才突然明白我理解的是狭义的,甚至是错误的。
“一切法无我”,“一切”指的是所有的意思,跟我们现在的理解一样。至于“法”,代表的事物森罗万象,可以是一件小物品,历史事件,此刻的心情,某一时间段等等,所有的一切均可以说成是“法”。“无”,便是没有的意思。
而“我”呢?
一开始我的理解这个“我”指的是我这一个人,实际上,这个“我”便是“法”的意思。那“无我”又作何理解呢?
记得有一次听一个学习佛法的老师讲了这样一句话“我和我面前的这个杯子是一体的”。当时无论如何也没法理解,怎么我跟这个杯子会是一体的?我是我,杯子是杯子。我们是两个独立的物体,为何说是一体的?百思不得其解。
杨老师说过“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果组成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花看半开时”。我想,说的都是一样的意思,万事万物是变化不断的,它不会固定不变。因缘改变,事物便改变了,而且这个变化时刻不停。
比如我现在正在打字的这台电脑,它会固定不变吗?不会。几年前,世上是没有这一台电脑的,多少年后,世上同样不会再有这一台电脑,就算它被我保存下来,它也不是我现在这一台电脑了。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部构造,它都发生了变化。
又比如,校园里的一朵花,你觉得它就是一朵花吗?不是。它只是种子、母体、水分、阳光等等因缘体现出来的果而已。当它开放出来,它又在发生着变化了,或往果实方向发展,或被摘掉,或者夭折。它不会固定不变是一朵花。
甚至,我们跟它就是一体的。我们每天吸入的氧气,来自于这一棵植物,我们排出的二氧化碳,被这一棵植物吸收,它结的果实,被我们吃掉,里面的养分,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至此,我也就明白了那位老师讲的话:我和我面前的这个杯子是一体的。
一切法无我,你所看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至于变化的方向,这就要看因缘了。所以佛家提倡精进。
现在你落魄吗?艰难吗?迷茫吗?没关系,这一切你都不用担心,它不会固定不变。只要你改变了因缘,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当然,佛家又讲: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好因才有好果。
记得去年有一次回家,父亲到车站接我,当时已是傍晚。搭着摩托车,看着路上两边慢慢移动的山水,没有一丝的污染,干净如画。我突然感觉,爷爷他回家了(爷爷在2011年仙逝)!我瞬间释怀。
其实,我与大自然也是一体的。
佛学上的‘无我’到底是啥意思?
《金刚经》中有提及四种相,即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以及无寿者相,实际上这四相都是讨论同样的事物,就是“我”。这里所提到的我,就是指那些属于我或虽不属于我,而却期望得到和不要得到的东西。除了那些我们已经拥有而不希望失去,以及拥有却想除去的,还有那些我们没有却想得到或害怕得到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是可以被称为“我”的。然而大多数的时间,我们并没有觉察到我们希望除去或得到一些什么东西,我们只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首先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以及它的需要,由于我们的身体需要某些物品,才感觉到“我”对这些物品的需要。身体使我们注意到我的存在。其次,心念的活动给我们存在的感觉。除了身体和心念以外,就没有“我”的感觉了。事实上,是我们的心使我们经验到我的存在,身体如果离开了心,便不知道那是我。那么,什么是心呢?那是不断或连续流动的念头。
人可以通过宗教的行持,达到某种程度的经验,他会了解到那个平常经验的“我”,实际上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主观或永恒的我原本是不存在的;它的存在只是因为身体的感觉、身体的需要,以及那不断流动的念头。这即是《金刚经》中所提到的“无我相”。
再说“无人相”。人的存在只是通过“我”的感觉反映到其他人及物的存在。基于自己的感觉,使我们经验到自己与他人的相对待。因此站在《金刚经》的立场:假如进入无我,自然也就无人了;如果我自己本身并不在那儿,同样的,他人也不存在了。这只是因为我们与他人及事物之间发生了种种的关系,我们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我们知道目前这个世界上一共有五十亿的人口,但是,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相识的,是非常少的。我们所能深刻经验到确实存在的他人,仅是那些在利害得失之上与我们发生关系的人。其他数十亿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人口,我们几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不论他们是否存在,至少并没有真正影响到我们什么。所以,他人只存在于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上。当我不存在时,其他的人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种的“无众生相”。包括所有那些或许没有必要与我们有关系,却仍然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众生。那些修行已到达很高境界,而且已经能够解除他们本身的问题和困境的人,自然会对所有的众生产生很大的悲愍心。他们从已经解脱自己的问题,而去负担起众生的问题,于是众生的问题就成了他们自己的问题。这仍是有我的层次。
若从《金刚经》的立场说,如果主观的“我”不存在,客观的“众生”自然也不存在。佛陀说度尽众生,而实际上并无众生可度;众生已经被度了,度众生者并没有感觉到他已度了众生。所以,无众生相也是无我相的异名。
第四种是“无寿者相”。这是从时间来看“我”的存在。它牵连到前面所提及的我相、人相和众生相。假如没有我相,则一个人寿命之长短将不重要了;但所有的众生都执著于寿命,他们希望活得长久,并避免夭折。因此他们寻求自己生命的安全感,他们期望现在和将来都有安全感,于是尝试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生命;纵然已知生命有生必有死,却仍执著不放。然而那些已经无我相的人,不管他们明天死或一万年以后才死,对于他们都是没有差别的。当一个人已经体验到无我的境界,这些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总而言之,有关无我相的“我”,归之于个人的不存在;无人相的“人”,则指那些与我们相对待或有关联的不存在;无众生相则不止牵涉到“我”及你的不存在,而是包括了宇宙所有众生的不存在;最后,第四种无寿者相说明时间的过程,从期望长寿而至不担心寿命之长短。以上四相的前三者是空间的无我,第四是时间的无我。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无我(宗教 、术语)
无我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 ;当观识无常,如是观则识非我,非我所、亦非我体。
ps:
内观四念处、凡是集法都是灭法、修四圣谛:
此乃觉的集、此乃觉的住、此乃觉的灭;
此乃受的集、此乃受的住、此乃受的灭;
此乃思的集,此乃思的住,此乃思的灭;
此是色的集,此是色的住,此是色的灭;
此是行的集,此是行的住,此是行的灭。
破心中的欲望→五蕴欲、情欲,(宇宙世界)色欲,无色欲,和我执。
简要解释
梵语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我”:把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认为“我”在色、受、想、行、识中;而这种自我感觉,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南传上座部佛教[1] 的论书《[2]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3] 》说到: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灭着,一弹指间,名色法就生灭了上亿次。
同样,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恒常不变的我,没有灵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与名法,一直都在那里不停的刹那的生灭着,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不生灭的东西,也找不到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这都是可通过修行(大念处经)亲证和亲见的。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刹那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这中间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
「四念处」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北传汉译的『念处经』及南传巴利文第二十二经均有叙述。要义为如实观察,即「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但是在后期佛教,四念处被窄化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对治法,但易执彼端,其不净乎?其苦乎?无常乎?无我乎?岂可求之,当如实观之,不可妄定),在解脱烦恼的力道和效果上,减弱很多,其中的原因很微妙,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如何经由四念处的修持而灭除烦恼,借此文略作介绍。
其实世尊在和外道修行时也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不过那只是定,细微执着于有我而修的禅定(虽然说在那一个境界时确确实实没有了我这个概念,但是其“行”依旧幽微细潜的在发动,所以,在非想非非想定中,随着不同人的念妄动生发的不定,处于非想非非想的“有命”终究会在非常非常遥远的时间后重新从定中出来,且由于在非想非非想定中不执于有我,而“行"却也依旧发动,故从定中出来时,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重新边计执为我之凡人(主要是细微的无始来积累的别业妄见,同分妄见比较少)),所以当出来后又循流生死,反反复复。世尊察觉到非想非非想并不是终极的解脱之道,故而另寻正道。在菩提树下,不断反“观”一切,而不是像最初外道那样不执着于一切而入定,而是“观”一切如如不动而入定,故而在定中不会循流幽微的“行”,故而能进一步破执“识”(色,受,想,行,识,其中粗相主要在色,受,想,包括一些行,幽微的细相主要在行和无明所生的识)。因为外道的定实际上是依旧随流着幽微的行,和识在哪里反反复复的,而世尊“观”而入定,便能在定中察觉一切,不为一切所动,故而最终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