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武汉城市规划

时间:2024-11-18 00:03:50 编辑:阿旭

武汉地铁第五期规划

法律分析:武汉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第四期建设规划分别将于2021年和2024年完成。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公交都市”的综合部署,将启动编制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法律依据:《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第八条 本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本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以及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应当与其他公共交通规划相衔接,并预留必要空间以保证安全便捷的换乘条件及足够的疏散能力。编制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广泛听取公众和相关方面的意见。

2024武汉地铁第五轮规划

法律分析:新增轨道交通 3 号线二期调整、21 号线延伸段、11 号线四期、5 号线延伸段、6 号线延伸段、10 号线一期、9 号线一期。目前武汉正在积极谋划城市圈的市域线路,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武汉地铁与国铁、城铁、公交的融合。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第五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推动尽快形成环+放射远景轨道线网结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第三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铁路工作,对国家铁路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运输管理体制,对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帮助。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行使法律、行政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职能。

2025年新洲区规划 法律问题

法律分析:
从新洲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获悉,2021年,新洲区将开展“城市公园绿地5分钟服务圈”构建行动。
2021年,新洲区将续建蓝玉项链文体公园,建成邾城老大桥河滩公园,规划建设阳逻干汊湖公园。启动建设涨渡湖湿地公园。新建绿地、口袋公园4处,打造特色景观路2条,新增绿地面积53公顷。大力开展景观提升行动,建设乡村振兴绿色示范带桂花大道20公里,实施红色旅游线路、问津大道、城市高速进出口等绿化提升工程。
新洲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新洲区将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启动实施建设12条环湖生态绿道,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生态文明标杆。
法律依据:

《新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世界级内河航运中心核心港和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发挥临港优势,构建“全域新洲” 2016年9月21日,新洲区规划分局、新洲区总规编制工作小组等部门在市国土规划局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新洲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门户地区,武汉城市圈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武汉先进制造基地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示范的生态新城区。
产业发展:构建“一环引领、双城联动、三轴辐射、多板块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环引领”:阳逻—汪集—邾城—张渡湖—双柳—阳逻产业发展环;
“双城联动”:阳逻产业新城和邾城服务业新城;
“三轴辐射”: 沿江产业带、产业联动服务带、绕城高速产业对接协作轴;
“多板块支撑”:港口物流贸易产业板块、阳逻之心临港服务业板块、阳逻经济开发区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张渡湖会展休闲旅游产业板块、外围生态农业板块。
空间布局:总体构建“一城、两轴、三片、十镇、百村”的“全域新洲”发展战略格局。
“一城”:阳逻、邾城、双柳、汪集整体形成带状发展城市。
“两轴”: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阳逻港为核心,辐射双柳、仓埠、涨渡湖等地区,形成以临港型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产业长廊。现代城市发展轴—依托汉施公路,构建联系阳逻、汪集、邾城、道观河的城镇密集带,形成新洲区城镇化的主要区域。
“三片”:沿江临港产业片—以阳逻为核心,发展临港物流等第三产业,以及钢铁深加工、机械装备、建筑材料、纺织等制造业。中部特色产业片—以邾城为核心,建成集行政、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中心,宜居宜业活力之都。北部生态旅游产业片—以道观河为核心,建成东北部红色旅游通道,打造鄂东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十镇”:仓埠、李集、凤凰、三店、潘塘、徐古、旧街、辛冲、涨渡湖、道观河。
“百村”:集中建设104个中心村。
重点优化地区:产港城联动服务功能带、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区、阳逻之心、问津新城、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武汉绿谷、武汉市东北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凤凰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仓埠街特色镇示范试点。


武汉新洲未来五年规划

法律分析:
综合评审认为,该规划依据国家、湖北省、武汉市2018-2022年乡村振兴规划及相关政策进行了编制,编制依据充分,文本规范,《规划》发展思路正确、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合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施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评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十五条 国家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质资源库建设,支持育种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究,实施农作物和畜禽等良种培育、育种关键技术攻关,鼓励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优良品种推广,建立并实施种业国家安全审查机制,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地铁十号线规划

法律分析:依据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10号线规划在工业四路至武汉商务区设站9座,青山区友谊大道规划了工业路站和钢都花园站,最终线路站点设置需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法律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 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原则同意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

武汉地铁12号线拆迁范围

法律分析:四院一期项目全部收尾。新开徐东铁四院二期、三期及白沙新城北片项目。徐东铁四院(二期)项目计划完成征收面积约5.28万方,约345户;铁四院(三期)项目计划完成征收面积约0.38万方,约35户;白沙新城北片项目计划完成征收面积约27.8万方,约2600户。法律依据:《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硚口段工程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及修改情况的公告》 第二条 要求“就地或就近还建”意见的回复根据《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的,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并按照房屋价值结算差价。”本项目征收补偿方案中已提供就近安置房源城投立城囍居商品房供被征收人选择,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