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古诗十九首赏析

时间:2024-11-18 02:08:46 编辑:阿旭

古诗十九首全文

1、《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释义: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2、《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释义:河边青青的草地,园里茂盛的柳树。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 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3、《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释义: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着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着。 洛阳城里是多么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着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4、《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释义: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么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5、《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释义: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6、《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释义: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7、《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释义:明亮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夜空,东边墙角下不时地传来蟋蟀的吟唱。 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已指向了孟冬,天上众多的星星是这样闪烁璀璨。 晶莹的露珠啊已沾满了地上的野草,时节流转转瞬间又是夏去秋来。 树枝间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飞往何方? 昔日与我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已经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 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念曾经的交情,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把我抛弃! 南箕星、北斗星都不能用来盛物斟酒,牵牛星也不能用来负轭拉车!再好的友情也不能像磐石那样坚固,仔细想来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 8、《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释义: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 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两相厮守的时宜。 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相思苦,岁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么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 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着秋草般凋谢。 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着相思苦苦的等着你。 9、《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释义: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10、《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释义:(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11、《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释义:转回车子驾驶向远方,遥远的路途跋涉难以到达。 一路上四野广大而无边际,春风吹生了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陌生无故物,像草之荣生,人又何尝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百草和人生的短长虽各有不同,但由盛而衰皆相同,既然如此处生立业就必须及时把握。 人不如金石般的坚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长寿也有尽期,岂能长久下去。 生命很快而急遽的衰老死亡,应立刻进取保得声名与荣禄。 12、《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释义: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 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 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 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 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宛洛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艳丽其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 穿着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着筝商之曲。 《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声竟似骤雨疾风,听起来分外悲惋动人。 由于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思,手在摆弄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 反复沉吟,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调所感动。 心里遥想着要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深情。 13、《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释义:驱车出了上东门,回头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 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著杨枝,万叶翻动的萧萧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沉睡於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 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 岁去年来,更相替代,千年万年,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 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药求神仙,又常常被药毒死,还不如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图眼前快活吧! 14、《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释义:死去的人岁月长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 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悉他们,可经过一次次接触,就会印象加深而更加亲切。 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怆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 他们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边的松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 白杨为劲风所吹,发出萧萧的呜声,犹如悲鸣自我的哀痛,萧萧的哀鸣声里,肃杀的秋意愁煞了人们的心里。 人生如寄,岁月消逝得如此迅速,长期旅客的游子,怎不触目惊心,只有及早返回故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圆之乐。 想要归返故里,寻找过去的亲情,就是这个原因了。 15、《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释义: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 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 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16、《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长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展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释义:寒冷的岁末,百虫非死即藏,那蝼蛄澈夜呜叫而悲声不断。 冷风皆已吹得凛厉刺人,遥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无寒衣。 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经商求仕远离家乡。 独宿而长夜漫漫,梦想见到亲爱的容颜。 梦中的夫君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梦中见到他依稀还是初来迎娶的样子。 但愿此后长远过着欢乐的日子,生生世世携手共渡此生。 好梦不长,良人归来既没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闺中同自己亲亲一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 只恨自己没有鸷鸟一样的双翼,因此不能凌风飞去,飞到良人的身边。 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著颈子远望寄意,聊以自遗。 只有依门而倚立,低徊而无所见,内心的感伤,不禁的垂泪而流满双颊了。 17、《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释义: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 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望天上罗列的星星。 十五月圆,二十月缺。 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很久了。 把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 18、《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释义: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并且郑重其事地说,这是我夫君特意从远方托他捎来的。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著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彩,夫君特意选择彩织鸳鸯之绮送我。 将它裁作棉被面,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 丝绵使我联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我夫妻之情永结同心。 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惟有胶之与漆,粘合固结,再难分离。 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19、《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释义:明月如此皎洁,照亮了我的床帏;我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还是不如早日回家;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扩展资料: 《古诗十九首》的后世影响: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宫室等,曾一度霸据文学的题材领域。 让位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 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概括起来,《古诗十九首》在以下四个方面奠定了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一、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 二、它是汉代诗歌由汉族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并出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四、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它崭新的诗歌形式及圆熟的艺术技巧,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中国汉族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由于情致与才藻的关系是中古后诗史中的一个主要矛盾,而《古诗十九首》完美地处理了这一矛盾。 因此,后世凡是遇到 *** 诗风抬头,进步诗人总是将《古诗十九首》与诗、骚、汉乐府一起作为自己的旗帜,《古诗十九首》在诗史上的主要作用是积极的。 然而因为《十九首》的作者与劳动人民毕竟有一定距离,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不够宽广,它的诗境又主要表现为蕴藉含蓄一路。 因此当后世出现在思想史上直指现实,激切锋利;或在风格上发扬踔厉,纵横驰骋的作品与流派时,一些保守的诗人与评论家又都拉起《古诗十九首》这面大旗,作为它们反对诗坛上这些新生事物的武器。 《古诗十九首》的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另外作者愤于现实,又往往以颓废放荡来作对抗,这也落了后世某些逃避现实的诗人之口实,在这些方面,它又表现出消极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赏析

  1、整体赏析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思想内容

  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学者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良非虚言。

  3、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他们有感而发,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其一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一种怎样的情感?

额...着个题有点难答...我尽量吧!不会可以追问哦!!
《古诗十九首》是昭明太子萧统收录在《昭明文选》中的一组五言诗,学界一般认为成于东汉末年。

这些诗作者不详,因此笼统称呼为“古诗十九首”。这些诗没有题目,编纂者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

《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历来诗评家对其推崇备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冠冕”,南朝梁钟嵘《诗品》称其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其为“千古五言之祖”,明陆时雍《古诗镜》称其为“风余”、“诗母”。

从形式方面看,《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成熟定型的代表作品。自此,五言诗取代四言诗,占据诗歌正统地位,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从内容方面讲,《古诗十九首》描写的内容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切中人们痛点,与大家情绪能够产生共鸣,深受大家喜爱并得以广泛流传。

《古诗十九首》涉及的内容没有国家民族等高高在上的宏大主题,表达的都是普通人实实在在的情感。如思念、及时行乐、奋斗以期成功等。

其中以思念为主题的篇目最多,有十首:《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去者日以疏》、《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篇目有四首:《青青陵上柏》、《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

以奋斗为主题的篇目有四首:《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回车驾言迈》。

从本篇开始我为大家解读赏析《古诗十九首》的诗篇。先看第一类主题:思念。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chóng)行行:走了又走,行了又行。胡马:北方的马。依:依恋。越鸟:南方的鸟。缓:宽,衣带缓是形容人日渐消瘦。反:通“返”,返回。通弃捐:抛开。加餐饭:当时安慰人的常用语。

《古诗十九首》的一大特点就是尚未完全脱离民歌的风格,语言质朴用典极少直白易解,情感真挚非常感人。

这是一首表达相思情感的诗,主人公是一位思妇,她热切地思念着远游在外的“君”。

这首诗开篇最有力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开头两句就把人带入到沉痛厚重的思念情感当中。

“行行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了又走,一条漫长没有尽头的路在游子的脚下伸向远方。“与君生别离”五个字字字万钧捶打在思妇心头,令其痛不欲生。

由此开头,整首诗都沉浸在沉痛的哀伤之中。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北地的马依恋北风,南越的鸟在南向的树枝上筑巢。

这一对类比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胡马如此,人何以堪?越鸟如此,人何以堪?

思妇如此牵挂着远方的爱人,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思念之情。

最后,所有的思念和爱恋全部汇成一句话“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啥都不说了,你好好吃饭保重身体吧!

感情真挚浓厚的时候反倒不知道如何表达,简单的安慰实则包含着无穷的情意。
都这么多了,采纳一下呗n(*≧▽≦*)n


9.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优美,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后来,他就在庵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王安石一生都摆脱不掉疾病的纠缠,去能成为伟大的政治诗人,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至少40余首。所患有眼疾、腰疾、昏眩、齿病等。因此,《定林》开篇便言:“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漱甘,即用泉水漱口。甘,指泉水。这句语出《世说》孙楚“枕石漱流”之典。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襟,烦躁的心情。襟,指胸怀、心怀。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病齿)生凉,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这两句,抒写感受。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因脱水边屦”),在岩石上铺上被褥(“就敷岩上衾”),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为人称道。诗人欲留流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到定林寺游玩休憩,并写过不少诗作,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这首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