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什么?
1、一般时间:太阳高度角随着地方时和太阳的赤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地理纬度都是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地方时(时角)以t表示,有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sin h= sinφsinδ+cosφcosδcos t。2、正午时间: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时角是以正午12点为0度开始算,每一小时为15度。即14点和10点分别为30度和-30度。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90°),时角为0,以上的公式可以简化为:sin h=sinφsinδ+cosφcosδ。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得sin h=cos(φ-δ),因此,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北的地区而言,h=90°-(φ-δ);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南的地区而言,h=90°-(δ-φ)。因为无论是(φ-δ)还是(δ-φ),都是为了求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差,不会是负的,因此都等于它的绝对值,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
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什么?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α = 90° - | β - γ |,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当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变化规律1、整个南或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能同时达全年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不能同时达全年最大值。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达全年最大值,而非该半球的夏至日。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一次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赤道一年各两次。4、回归线以外的地区,一年各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