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导弹拦截率70%,三枚拦截率多少
一枚导弹拦截率70%,三枚拦截率是97.3%。当一发拦截率为70%时,拦截失败的几率就是30%,因此不考虑其他因素之下,3发导弹都“没拦截到敌军导弹”的几率为“0.3*0.3*0.3=0.027”,而3发导弹拦截率为“1-0.027=0.973(97.3%)”。台名嘴称天弓一发拦截率70%,打三发可210%拦截大陆导弹:近日,台湾一档政论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到“天弓的拦截率有多高”时,台名嘴“土房哥”表示:通常天弓的拦截率一发是70%。为了以防万一,三发一起拦截,拦截率就是210%,一定拦得到!“天弓”是台湾陆军的主力防空导弹,台媒对其大肆宣扬,将其称之为“台版萨德”。
萨德真可以拦截朝鲜核导弹吗
萨德(THAAD),是美国‘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缩写词。它主要是为了对来袭的远程弹道导弹(3500公里以上)的末段和中程弹道导弹(3500公里以内)的中段进行拦截。最近韩国为了配合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建立,执意要在其国内的星州群部署‘萨德’。其目的是要侦察和对付从朝鲜、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射的导弹。但与此同时,在各国的舆论界、尤其是韩国强烈质疑,‘萨德’能否拦截从朝鲜发射的、如‘飞毛腿’那样的短程弹道导弹,以保卫首尔等城市。对此问题,现在可说是众说纷纭、而且说不到点子上。若‘萨德’不能对朝鲜的导弹进行拦截,那么韩国要‘萨德’何用!为此本人,一个昔日的雷达工作者,就此问题,进行一些剖析。
‘萨德’的反导功能,主要取决于其雷达AN/TPY-2能否对来袭的弹头进行有效的跟踪。AN/TPY-2是一部工作在X波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有一个平面状的相控阵天线,在这天线的阵面上安装着成千上万个辐射单元。当这些辐射单元工作时,在阵面的法线(视轴)方向上形成了十分窄的波束(见图),雷达正是用这个波束,对来袭的弹头(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为保证雷达的威力最大,通常我们应把阵面的视轴朝向目标来袭的方向。为此雷达在安装的时候,必须要调整好天线的视轴与水平面的夹角(阵面倾角)。为了能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搜索到目标,把AN/TPY-2雷达的阵面倾角与AN/FPS-115远程预警雷达【铺路爪(Pave Paw)雷达】# 的阵面倾角取相同的数值,即20度。而相控阵雷达在仰角上的观察空域,就是相对于天线视轴的上下而言的。例如,若阵面倾角为20度,仰角的电扫描范围为±20度。那么天线波束指向的最低仰角为:20度-20度=0度;最高仰角为:20度+20度=40度。相控阵雷达在方位上的观察空域,则是相对于天线视轴的左右而言的。一般相控阵雷达在方位角上的观察空域为±60度,超过这一范围就无法捕捉到目标了。
根据上述情况,若朝鲜对韩国发射射程为500公里左右、与上述来袭方向大致相同的‘飞毛腿’导弹。现设定拦截高度为100公里、在距雷达约150公里的最佳位置上进行拦截。通过简单的正弦运算,即可求得天线波束的仰角应为42度才能探测到目标。这一数值,超过了最高仰角40度。这意味着雷达已探测不到来袭的弹头,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拦截了。当然若把天线的阵面倾角提高到大于20度,还是可以实现拦截的。但这并不现实,因为这要影响到‘萨德’的主要任务;这可是美国的战略利益所在。何况阵面倾角就是固定的,要变化它是相当困难的(可参见2016-07-20环球时报‘韩媒首次走进关岛萨德基地’一文)。
由此可见,由于来袭导弹有着不同的射程,雷达对探测仰角的要求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萨德’难以拦截朝鲜导弹的主要原因。现在韩国国防部也已承认‘萨德’在拦截‘飞毛腿’导弹存在着困难。但避而不谈其真正原因(参见2016-07-15环球时报‘韩军尴尬解释萨德不防卫首都’一文)。为此我们要正告韩国当局,该是清醒的时候了。要知道‘萨德’不仅不能解决韩国的安全,反而会使韩国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一颗导弹拦截的核导弹的几率是70%三颗同时拦截几率是多少
【问题解答】您好!亲!一支不命中是0.3,两支都不命中是0.3*0.3=0.09,三支都不命中是0.3*0.3*0.3=0.027也就是说,两支导弹只要有一支命中即可击毁,概率是1-0.09=0.91,也就是91%。三支导弹也是只要有一支命中即可击毁,概率是1-0.027=0.973,也就是97.3%。这实际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摘要】
一颗导弹拦截的核导弹的几率是70%三颗同时拦截几率是多少【提问】
【问题解答】您好!亲!一支不命中是0.3,两支都不命中是0.3*0.3=0.09,三支都不命中是0.3*0.3*0.3=0.027也就是说,两支导弹只要有一支命中即可击毁,概率是1-0.09=0.91,也就是91%。三支导弹也是只要有一支命中即可击毁,概率是1-0.027=0.973,也就是97.3%。这实际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回答】
怎么能达到百分百那【提问】
就是命中两颗【回答】
什么拦截导弹最好
动能直接碰撞拦截。战争永远是检验武器性能的最有效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采用破片杀伤的“爱国者”系统在反导拦截作战中,因表现不佳而被诟病(据美国总审计署披露,其拦截成功率只有9%)。此后,美军根据该系统暴露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最终研制出“爱国者-3”系统,并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小试牛刀,取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爱国者-3”系统的初战告捷,使动能直接碰撞杀伤机理成为反导领域的“新宠”。动能武器究竟算不算新概念武器?新概念武器是指在工作原理、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与传统武器有显著不同,可大幅提高作战效能和效费比,或形成新军事能力的高技术武器群体。从广义上讲,动能武器可以是利用弹丸、碎片或其他兵器的动能来达到毁伤目的的武器,其不但不是新型武器,而且是自古以来就广泛存在的一类武器。我国古代的冷兵器(如:刀、枪、剑、戟等)也属于动能武器的范畴。随着火药的发明,利用炸药驱动的枪、炮弹丸或手榴弹的碎片,成为毁伤效果更为巨大的另一类动能武器。自美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来,其所发展的一系列非核太空武器中,动能武器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新概念武器。这里的动能武器之所以能“脱陈换新”,是因为它能自主制导和修正拦截弹道,具有自动寻的能力,利用其与目标直接碰撞的巨大动能杀伤目标,是一种高效的精确制导武器。随着美军“爱国者-3”反导武器系统成功开创“以导反导”先例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均大力推动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动能直接碰撞的精度到底要多高?一般来讲,高性能防空导弹采用微波导引头,由于跟踪目标时容易产生角度误差,且气动力控制存在时延效应,使得导弹在拦截目标时的制导脱靶距离大体处在9-15米左右。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目标本体的大小,因而无法用“弹碰弹”的方式直接碰撞拦截,只能用杀伤破片或连续杆形成较大的杀伤空域,才能对目标进行命中并杀伤。对动能拦截器来讲,高精度的目标探测、快速灵活的直接力制导与控制技术,是对目标实施直接碰撞动能毁伤的核心关键。它采用了红外焦平面凝视成像导引头,实现了导引头无失控距离。同时,采用安装在质心周围的快速响应轨控发动机,利用直接侧向力实施控制,使得其“脱靶量”以目标要害部位的中心为原点,不超过10-15厘米(如美国萨德系统的脱靶量约为10厘米),其碰撞命中点不越出目标本体,不再需要战斗部与引信系统,实现了直接碰撞,使以精度换能量的思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被动能拦截器“直接碰撞”一下有多狠?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人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这样一个原理:以7千米/秒的速度飞行的物体,其动能相当于这个物体重量8倍的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如果该物体与高速飞行的导弹迎头撞击,其动能就相当于这个物体重量32倍的TNT炸药的能量。事实上,美国研制的专门用于拦截远程或洲际弹道导弹的地基中段防御系统,其装备的“动能杀手”——大气层外杀伤器(EKV)在交会前的飞行速度大概就是7千米/秒,重量约50千克,这么算下来,碰撞产生的动能相当于1600千克TNT炸药爆炸的能量。因此,被动能拦截器“直接碰撞”一下,相当于将1600千克TNT炸药爆炸的能量全部集中于目标弹头上,这要比常规高爆破片击中弹头的能量高1000-10000万倍。按照力学理论,在发生碰撞的瞬间,接触点边撞入边迅速汽化,形成极高温度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瞬间的爆炸威力足以彻底摧毁任何弹头结构,从而能消除核、生物和化学弹头造成的污染。国外理论计算实验与上述的计算分析均证明,直接碰撞杀伤方式是彻底摧毁大规模杀伤的核、生物、化学弹头和常规子母弹头的最有效手段。动能拦截武器:是指利用非爆炸高速运动飞行器的巨大动能,以直接碰撞方式摧毁目标的新概念武器,可用于拦截空中目标、导弹及其他军用航天器。与定向能武器相比,动能拦截武器的主要优势有:毁伤能力强,目标难以采取加固对抗措施;作战使用受气象条件限制较小;火箭推进的动能武器机动灵活,部署方式多样;技术比较成熟。缺点是飞行速度远低于光速,作战距离有限。
拦截导弹的类型
动能直接碰撞拦截。战争永远是检验武器性能的最有效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采用破片杀伤的“爱国者”系统在反导拦截作战中,因表现不佳而被诟病(据美国总审计署披露,其拦截成功率只有9%)。此后,美军根据该系统暴露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最终研制出“爱国者-3”系统,并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小试牛刀,取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爱国者-3”系统的初战告捷,使动能直接碰撞杀伤机理成为反导领域的“新宠”。动能武器究竟算不算新概念武器?新概念武器是指在工作原理、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与传统武器有显著不同,可大幅提高作战效能和效费比,或形成新军事能力的高技术武器群体。从广义上讲,动能武器可以是利用弹丸、碎片或其他兵器的动能来达到毁伤目的的武器,其不但不是新型武器,而且是自古以来就广泛存在的一类武器。我国古代的冷兵器(如:刀、枪、剑、戟等)也属于动能武器的范畴。随着火药的发明,利用炸药驱动的枪、炮弹丸或手榴弹的碎片,成为毁伤效果更为巨大的另一类动能武器。自美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来,其所发展的一系列非核太空武器中,动能武器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新概念武器。这里的动能武器之所以能“脱陈换新”,是因为它能自主制导和修正拦截弹道,具有自动寻的能力,利用其与目标直接碰撞的巨大动能杀伤目标,是一种高效的精确制导武器。随着美军“爱国者-3”反导武器系统成功开创“以导反导”先例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均大力推动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动能直接碰撞的精度到底要多高?一般来讲,高性能防空导弹采用微波导引头,由于跟踪目标时容易产生角度误差,且气动力控制存在时延效应,使得导弹在拦截目标时的制导脱靶距离大体处在9-15米左右。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目标本体的大小,因而无法用“弹碰弹”的方式直接碰撞拦截,只能用杀伤破片或连续杆形成较大的杀伤空域,才能对目标进行命中并杀伤。对动能拦截器来讲,高精度的目标探测、快速灵活的直接力制导与控制技术,是对目标实施直接碰撞动能毁伤的核心关键。它采用了红外焦平面凝视成像导引头,实现了导引头无失控距离。同时,采用安装在质心周围的快速响应轨控发动机,利用直接侧向力实施控制,使得其“脱靶量”以目标要害部位的中心为原点,不超过10-15厘米(如美国萨德系统的脱靶量约为10厘米),其碰撞命中点不越出目标本体,不再需要战斗部与引信系统,实现了直接碰撞,使以精度换能量的思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被动能拦截器“直接碰撞”一下有多狠?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人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这样一个原理:以7千米/秒的速度飞行的物体,其动能相当于这个物体重量8倍的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如果该物体与高速飞行的导弹迎头撞击,其动能就相当于这个物体重量32倍的TNT炸药的能量。事实上,美国研制的专门用于拦截远程或洲际弹道导弹的地基中段防御系统,其装备的“动能杀手”——大气层外杀伤器(EKV)在交会前的飞行速度大概就是7千米/秒,重量约50千克,这么算下来,碰撞产生的动能相当于1600千克TNT炸药爆炸的能量。因此,被动能拦截器“直接碰撞”一下,相当于将1600千克TNT炸药爆炸的能量全部集中于目标弹头上,这要比常规高爆破片击中弹头的能量高1000-10000万倍。按照力学理论,在发生碰撞的瞬间,接触点边撞入边迅速汽化,形成极高温度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瞬间的爆炸威力足以彻底摧毁任何弹头结构,从而能消除核、生物和化学弹头造成的污染。国外理论计算实验与上述的计算分析均证明,直接碰撞杀伤方式是彻底摧毁大规模杀伤的核、生物、化学弹头和常规子母弹头的最有效手段。动能拦截武器:是指利用非爆炸高速运动飞行器的巨大动能,以直接碰撞方式摧毁目标的新概念武器,可用于拦截空中目标、导弹及其他军用航天器。与定向能武器相比,动能拦截武器的主要优势有:毁伤能力强,目标难以采取加固对抗措施;作战使用受气象条件限制较小;火箭推进的动能武器机动灵活,部署方式多样;技术比较成熟。缺点是飞行速度远低于光速,作战距离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