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说,每个人,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本性其实是是善良的,内心只有天道至理。致良知,就是讲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符合天道至理,但人受了欲望影响,迷糊了本性,使人的内心偏离了天道,人要记住自己给自己的内心纠偏,给自己的良心洗澡,向内求,问自己良心天性是否还在。知行合一,就如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说要遵守承诺,不得说一套做一套,搞阳奉阴违。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至理,不得违背天意,个人利益必须自觉让位于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轶事典故降服王畿王畿年少时豪放率性 ,日日在酒肆博场中,每天都涉足酒楼茶馆和赌场。王守仁很早就想结识他,可是始终没有适当的机会。于是,王守仁每天命弟子勤练各种赌技及唱歌喝酒,然后暗暗派一名弟子尾随王畿到酒楼,对王畿表示愿意与他赌一局。王畿笑着说:“腐儒也会赌博吗? ”王守仁的弟子说:“我们老师门下每天都在赌。”王畿不由大感惊奇,就要求见王守仁。一见王守仁的面,立刻表示愿意成为王守仁的弟子,成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
王阳明的心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王阳明生平简介王阳明一般指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嘉靖八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
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1、心即理: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理便是宇宙中的规律。2、知行合一: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3、致良知:致良知就要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阳明心学包括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其主要内容如下:1、心即理也: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2、“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践密不可分。3、格物致知的修养论:格物致知,从而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阳明心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因此“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需要做到格物致知。“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是什么?为何能给人强大力量?一文秒懂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大师,而且是属于那种站在顶峰上的大师,可以称之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于王阳明取得的赫赫战绩,王阳明为中华文化做出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心学,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后的 历史 中,心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王阳明的心学,也成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的产品,他的心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王阳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学,他的思想其实来源于儒家的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强调心的作用。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万事万物都是依靠人的认识而存在的。王阳明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举了个例子告诉学生,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不然,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认识了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才发生价值,否则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没有被我所感知。就相当于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样,但是我没有看见她,她就不在我的心里,这个美女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我看到这个美女了,她美丽的倩影在我的心里投下了层层涟漪,她的美对我产生了价值和意义。所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并非是心产生了万物,而是心认识了万物,万物对于我才产生了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就是说,我们总是通过心来认识外界万事万物的。因此所谓的心即理,其实就是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一种价值观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认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实就是人内心深处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要是我想做一件坏事,那就立即去做吗?王阳明很显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逻辑的黑洞。其实,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良能,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当然,人是 社会 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们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一个人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且能够把这种良知推广扩展出去,才能达到天地一体的通晓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仅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儒家道德修养论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恶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静坐,比如万事要在事情上磨练和自信立志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让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欲望所污染所遮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良知。
阳明心学立足于人的内心,这是一种让人内心强大的哲学,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圣境的力量。人为什么会焦虑,这来源于人的欲望和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只有收拾好内心,安定自己的内心,你才能达到苏东坡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才能够在狼奔豕突的欲望中,在混乱复杂的 社会 中,找到一处安静、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园!
王阳明晚年曾将自己的心学概括为四句教: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因此读懂四句教就读懂了阳明心学。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误解。下面我逐句解释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阳明心学的要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这句话是对“心即理”的解释,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起点。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又叫本心)是人类 社会 一切伦理道德的来源与依据,一个人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会违背道德。
那么为什么说心之体无善无恶呢?
因为, 心之体(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违背本心的是恶。本心的层次比善恶更高,所以不能用善与恶来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为(恶),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还是非法(恶)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无善无恶)。因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断合法(善)或非法(恶)的标准。
再比如,你见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进井里去了,第一反应一定是拉一把,这就是你的本心。你绝对不会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没有善与恶,但只要遵从本心,所作所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体是至善无恶的,这也是王阳明认可的说法。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如果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做坏事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欲,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货等等。这些私欲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产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恶。
所以王阳明常常说“ 存天理去人欲 ”(这是宋明理家们所共同认可的准则),要求人们 摒弃私欲,恢复本心(天理) 。
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因此每个人都知善知恶,这种能力就被称之为良知。 就算一个人的本心被物欲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够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恶。
很多人吵架的时候会说: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亏心不亏心。这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阳明抓到一个盗贼,他让盗贼当众脱衣服。贼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盗贼,但也有羞耻之心,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恶,还是好善恶恶。良知之知,并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饿知冷之知。你知道饿了,一定会找东西吃,知道冷了,一定会找衣服穿。同理, 你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么是恶,一定不想做。
这就“知行合一”。
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然,在物欲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么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么是恶但想去做。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锈迹斑斑的铜镜一样昏暗不堪,因此 必须经过一番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复良知。
王阳明说的物,指的并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想到什么,什么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意识的对象当然在你心里而不在别处。这句话并不是指客观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么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 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实施;想到恶的事情,就去纠正。这就是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 你的物欲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复了,你的所作所为就是至善无恶的了。 王阳明把这一过程比作磨镜子,磨去镜子上的锈迹、灰尘等等,使镜子恢复明亮。
关于四句教,王阳明的两大得意门生:王畿和钱德洪曾产生了一场争论。
王畿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叛逆学生,他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并不究竟。
钱德洪是听老师话的乖学生,他认为,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确的。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第二天在天泉桥,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后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
上根人一旦彻悟本心,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没有善恶之念,但一切行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虽然见到了本心,但是由于物欲习气的影响,所作所为有善有不善,必须经过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复本心。
因此把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没毛病了,无论什么根基的人,都可以凭借这四句话而领悟圣人之道。
这件事就称之为“天泉证道”,是王阳明最后对学生们的教诲开示。因为说完这段话,王阳明便出征剿匪去了,并在半途病逝。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都离不开自性光明
"知行合一"是一中境界。知行合中,即心。心即自然,万事万物皆有中心,心识,行知。生命是奥秘的,规律是永生、永存的。规律的运动,即行。知道了规律的行为,就可识别,可行或不可行,这就是知与行的结合。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以 探索 为中心,以发现为识别,以知性为规范,做与不能做清楚,行与不可行明白。心中有数,即知行合一。
“心学”属于唯心主义学说。其核心是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去恶扬善,提升道德,促进文明。
怎么做到去恶扬善呢?王阳明给出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性行合一?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小张想学游泳,他买来游泳书籍,还请了游泳教练,刻苦学习,很快游泳理论知识就烂熟于心了。光讲理论小张可以称专家了,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小张这不叫知行合一。
小王在海边长大,没有人教他游泳,但他水性特棒。有人问他,怎么才能学会游泳,小王说不出来。小王也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小李是游泳教练,游泳水平一流,教游泳也非常棒,他把要领讲得头头是道。小李对游泳才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能做到知性行合一,现实中很多表现。比如平时我们说,某某人眼高不低,这就是不知性行合一的表现。还有,有人爱读书,读了很多书,却感觉没啥长进,这也是没做到知行合一的结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知行合一,能做到很不容易。
比如眼高手低,以为自己知行合一了,其实没有。知行合一具有自我欺骗性。
再比如游泳、开车,理论学得再好,不经练习还是不会。这说明理论和实践还有一段距离。
又比如减肥,你知道了肥胖的危害,知道了减肥的方法,做了一个月,减了10斤,效果很好。减肥这件事你知道怎么做了,也达到了减肥10斤的效果,是不是知行合一了?不是。一个月后你坚持不住,又反弹回原来的体重,这还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道容易,做到很难。因此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王守仁的学说,来自于儒学为根本,佛家为主线,道家为血肉的修心之学,可能应为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王阳明最开始喜欢佛道之学,但是又有超出一般人的心性,人家修几十年的成就他也就几十天就修到了。儒家偏重于一切向内求只有理论修习没有实际操作,唯一的格物致知也只是个虚头不知如何格物能致知,佛家,道家,不但有理论还有实修开悟之法,但是偏重于出离于世的修习,都有不足之处,尤其王阳明由儒入佛进道,觉得儒家道家佛家都没有入世成就之法。
心学的主要著作就是,王阳明语句集《传习录》当他被发配到贵阳龙场,经历生死浮沉后,发现了人事的本质是心,心外无物,心外无法,但又提出心需要在具体的事在磨,方能立得住,又提出知行合一。 当日本得到这套理论大量实践发现,将理论带入实际,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 具体当他在剿匪时,有远中近三伙土匪,近的最强,中的最弱,远的不弱不强,若是按远近当剿灭第一伙,按难易,当剿灭第二伙,但是他带兵直驱最远的一伙,为什么,应为大家都觉得不会去最远的一伙,所以出其不意,一举成功。
社会 上无论什么事都是人跟人在打交到,人又是惯性思维,与原始本性的奴隶,当你能驾驭自己的行动不受思想本能的控制,只在于根据具体的规矩去办事,则你很有可能成功。打个比方,当人遇到生死大事的时候,本能会恐惧逃避,但是当你的理智(王阳明叫知)强大到能克服恐惧,按照具体规矩去办(王阳明叫行)。这就叫(知行合一),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理智的按照事物具体的规矩去办事。在(遥远的救世主中,这就叫强势文化属性,有强势文化属性的人才能成为开创者,才容易成功。)有人说一切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这点没错,比如股票,和现在的房市。人性的趋利会买涨不买跌,然而抄底,高卖才赚钱,一般人心理没那素质,所以大部分人叫肉鸡,不是没有道理的。 社会 上,无论士农工商,成功的在少数,不是没有道理的,古言,享千金者,必是千金人物,享万金者必是万金人物。
成功的关键在于不要相信惯性思维,本性思想,要学习事物的规律,人性的弱点,应为大部分人都是受众,他们只能被操控,而按照具体规矩办事,就可以操控事物,人,外在的一切。所以修心,有多重要?
心学说的心,不是扑扑跳动的心脏,不是能思能想的大脑,不是有形存在的身体器官。
王阳明说:“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 ”又说:“ 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 ”
人皆有心,心就是无影无形却能让人思考、视听、言动的精神主体。
不仅仅如此,在心学里,心的概念还被无限制地放大,从个人放大到了整个宇宙,成为惟一的实在,或者我们可称之为宇宙精神。
心学实际上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动。程 朱构建了一个儒学的哲学体系, 引入“天理”的概念,天理成为类似宗教中“神”或“上帝”之类的最高信仰。“存天理去人欲”也成为新儒学的基本主张。所以理学强调“穷理”,就是要研究透天理。怎么研究呢?就是要“格物致知”,对各种事物,要一个个分析,搞透其中的“理”。
陆王心学,走的不是程朱一路,不是向外求天理。心学的基础来自孟子的心性说,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只是明了自己的内心,就能明了天理。孟子还有一句非常有内涵的话:“ 万物皆备于我。 ”
心学并不是起源于王阳明,而是起于南宋的哲学家陆九渊。陆九渊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又说: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到了王阳明,索性说:“ 心外无物。 ”心就成为惟一的实在。
王阳明写过一首哲理诗: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说的是心学的宗旨,心学不但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人的学问。我们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内心有着怎么样的想法。过去种种心念织成的因,造就了今日现实境遇的果。所以,王阳明说,“万化根缘总在心。”
儒家讲修道德,要先从修自身做起。礼仪是外在的东西,修道德的实质最终归结为修心。孔子提倡一个仁字,心中有仁,然后行礼才会成为自然的东西。心中倘有恶念,口中虽善,动作中钜,那也是虚假的。
儒学教导我们知礼和行礼,但也需要告知我们必须要知礼和行礼的根据。说礼是天地之大义,是人类 社会 最根本的法则,所以我们必须要遵循它。这是从外面说,从客观性上说。如果说人心从根本上都具有追求善与良知的本能,所以遵礼和行礼是人性的自我实现。这是从里面,从主观性上说。所以王守仁的“心学”是儒学学说合乎逻辑的发展。
王守仁有一个根本观点认为理的根据内在于心中,它是主观的,不需求外求于物。这个假设包含有神秘主义的成分。心与物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根本课题,现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够单纯依靠思辨和空想,必须要结合心理学的成就。当我们设定了心与物的概念,并要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就不能够单纯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我们需要考察实际的自然现象及其联系。
如何寻求本心中的理呢?由于假设理是内在于人心的,那么良知良能只能是一个心中先验的状态。所以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回复到心灵的这一先验状态中。既然这个良知的状态是每个人先天的心灵状态,为什么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良知良能呢?王守仁解释说,这个良知状态常常被人们的私心物欲所遮蔽。所以致良知就是灭除私欲和物欲,努力使心灵状态回复到先天的先验状态中,这个状态符合天理。所以致良知就概括为灭人欲存天理的过程。王守仁有四句诗根据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我是这样理解“知行合一”的,向善和致良知是人心的自然本能,人一旦实现了良知,就必然引导自己的行动,由先验的良知引导的为善的行动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不分离的过程,良知必然引导良行,良行必然发动于良知。知和行是互为表里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但是在人欲遮蔽良知状态下的行为就不能保证知行合一的。因为良知不能有效引导行动,这个行动虽然表面看符合某些道德标准,但并不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行为。所以,知行合一也一个先验的状态,必须通过修心而获得。普通人由于没有去除人欲的遮蔽,所以也不能实现知行合一。
我们今天还看待这些观念,不能抱着盲目崇信的态度,王守仁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而它的一生也必然与他的思想有关,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的理论和学说是先验为真的。心与物的关系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正确。如果我们抱定是求真理的态度,那么王守仁的学说还不是终极学说,前人给我们指示道路,我们需要沿着他们指示的方向前进,而不是局限在他们的结论里面。
而且心物的关系也决不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心概括了一部分事实,物也概括了一部事实,心与物的关系是这两部事实之间的关系,探究事物的终极真理仍旧需要从观察和研究事实开始。
王守仁,我们称之为阳明先生,关于其学说“心学”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先生是继承和发扬宋代学者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并把心看成是万物的根本。先生说的心,也称为良知,又称为天理,“心即理”是学说的核心思想,所以便成为“心学”。
其次,先生认为认知的源泉不在客观世界,而在于“吾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更是注意到人性存有善与恶两面,从而提出:人虽有良知还得需要“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充满全身,这就是心学中的“致良知”,即:去人欲,存天理;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最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并反对把知和行分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是一个功夫的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解更无先后之分。
心学(阳明学)的中心我们知道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亦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统一,从中也提出“欲”是万恶之源,“人欲”妨碍着道德的贯彻和发展,因此必须破除它。
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阳明学说的作用于何处,它给人以清醒和自觉,启发人们的思想,同时也维护了人格和尊严,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史上的一位心学大师,更是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的影响着更多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