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乐评

时间:2024-11-22 17:44:45 编辑:阿旭

什么是“乐评”?

  对于某个歌手或某种类型的音乐作出你自己的评价与观点。可以写你对它的感受与热爱,也可以从专业角度剖析。
  1.专业乐评举例:
  方大同《15》---复古老灵魂的自我觉醒
  三年没发片,方大同的这张《15》需要我们慢慢消化,正如唱片封面选择了深沉的黑白色系,已经跟上张主打温暖明亮感觉的《橙月》截然不同。“15”,不仅代表了方大同初次接触吉他的年龄,亦可看作他音乐生涯的正式起步,而之前“方大同”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其实有些暧昧不清——他似乎是“小众歌手”里的代表人物,但KTV又屡屡唱着《复刻回忆》、《三人游》、《苏丽珍》这些颇受欢迎的“口水”歌曲。不过《15》里的方大同,绝对是变得更鲜明、完整和立体了,因为现在他所能做到的不仅仅是歌手和创作人,更是一位在低调中引领潮流、传递思想的现代青年代表,他在《15》里扮演的角色,亦不再只围绕音乐打转,而是包含了摄影师、MV导演等各路角色,不同层次的方大同融合于这张《15》的方方面面,最终跟音乐本身形成了奇妙互动。

  专辑开篇就揭示了“change”的主题,《Gotta Make A Change》长达一分多钟的提前合奏充满沉静美感,骤然加剧的尾奏直接引出方大同铿锵有力的人声,配合大段rap、绵密和音、急促节奏,瞬间将听众带入了一场70年代的复古派对。《昙花》、《张永成》继续强化这种刺激,方大同的声音在大段英文说唱前都被厚重乐器声所掩盖,密集鼓点和轰鸣贝斯勾勒出了浓重的布鲁斯氛围,还杂糅进了hip-hop,让人没法不集中精力去感受他要表达的音乐,亲自负责的歌词则有些无厘头可爱,比如“你骂我姿势像个尼姑,我只想赶快打完这擂台,让我快点回家”云云,但同样是人名化作品,《张永成》跟之前轻松欢快的《苏丽珍》截然不同,预示着这张唱片里方大同全面突破自己的决心。

  令人明显感到不同的,还有《Over》、《Take Me》以及Hidden Track,虽然soul味道仍旧很足,方大同的唱腔却有了明显改变,不仅频频尝试低音,吞吐断续的唱法也几乎完全摒弃了流行性,看得出他努力从各个方面重新打磨自己;农夫担纲作词的《情胜策略》文字效果颇为惊艳,旋律及配器可能让很多人觉得跟John Mayer的《Vultures》类似,不过对于方大同而言,找不同比找雷同会更有趣吧。So,试试好好磨练你的耳朵。

  当然,改变并不意味全盘推翻从前的自己,《因为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温暖如昨的方大同,整首歌就是简单情歌小品,开场的女生访问很搞怪,词曲都比较温吞,唱片公司将其选为第一主打,自然是最大范围内照顾各层面听众的需要;收尾的《好不容易》也扮演了类似角色,但这两首作品的“芭乐”程度都不及上张《橙月》。相比之下,乡村民谣风的《无菇朋友》更为讨喜,歌词浅白如童谣,旋律简单上口,吉他和口琴搭配的编曲也是清爽动人,会是专辑里更有流行潜质的作品。

  话题之作《自以为》和《二人游》颇有分量。身为华语乐坛最受瞩目的新生代男女创作歌手代表,方大同和徐佳莹携手的《自以为》令人惊喜,由多位音乐人和方大同联手完成的这首歌很有“混搭”美感,个人特质明显的方大同和徐佳莹,恰到好处地展现出自身特色,女生加入的口白渲染出了有趣的“台味”,徐佳莹清亮的副歌演绎没有想象之中有爆发力,但对比往常跟薛凯琪的合作,她的演唱还是带来了另一种味道;从《四人游》的尴尬情景剧,到《三人游》的爱情选择题,方大同显然对这个怪题材是情有独钟,《二人游》还是不紧不慢的骚灵味道,讲述的话题却愈发暧昧不清,明明没有了其他打扰,结果却还不是两个人的大团圆结局,因为他张嘴便唱“不要再过来,不要靠近我”,绝对的闷骚之作。

  之前方大同在坚持复古灵歌路线的同时,并不吝惜点缀几分人间烟火气,于是用几张品质不俗的专辑顺利完成从小众到小天王的转身,但这张《15》俨然成了一场彻底放松的个人狂欢——除了以“15”概念凸显音乐的纯粹性之外,方大同亲手包办多首词作,大规模加入吉他演奏、化身摄影师、MV导演等转变都是值得关注的亮点。这样的方大同,尽情展示了属于他更为深沉,大气,辽阔的音乐世界,也是更为晦涩和难以进入的世界。

  从《未来》引发更多人关注,到《橙月》大红大紫,甚至登上最主流的春晚舞台,方大同的魅力不容置疑,但其实仍是被低估了,因为他身上的纯粹才华,乃至整个人对于华语乐坛和当下青年的“标杆”意义,都有更多潜能值得挖掘。《15》对于创作、歌唱、影像的多层次呈现,便是充分证明方大同不仅是“人气创作歌手”那么简单。这张《15》,刚好成为人们聆听方大同的试金石,或许也是崭新的里程碑——抱着寻找KTV金曲而来的粉丝可能要大惊失色掩面离去了,但相信有更多人学会耐心地反复聆听,继而发现真正值得刮目的方大同。这个深受东西方音乐熏陶出身香港却唱国语的男生,外表是很多人迷恋的傻傻萌样,内里却是一个如饥似渴汲取音乐养分的老灵魂,如今更接近本质的他剥去了层层包装,选择回归真正的自己。

  2.感受乐评举例:
  专辑:《15》
  歌手:方大同
  方大同的歌真的不是“第一眼美女”,但很耐听,而对他的印象大好,是因为某一次看到农夫说:“方大同是我们最尊敬的本地音乐人。他所有的时间和身家都放在音乐上。有天我问他有没有储钱。他指着身旁的乐器,说那些就是他的钱。我觉得这才是乐坛中人应该尽的本分。”
  时隔近两年,方大同推出了全新专辑《15》。是概念专辑吗?原来,15岁是方大同开始学吉他的年龄,而《15》是他与吉他重拾旧缘的专辑。 本报记者 苏蕾
  丰富个性执著纯粹
  前一晚和好友聊天,一个著名DJ、一个新锐音乐人。说到方大同,大家都是赞许,虽然他的歌曲可能不会红到人人爱、人人唱,但他很执著、很纯粹,是音乐人,而非艺人。
  《15》推出一个星期,网友有力撑的,也有批评传唱度不如《橙月》的。想说的是,在乐坛浮躁大环境里,方大同20个月才出一张专辑,一次拿出12首作品,而非为了维持人气先出张EP,本身就是值得竖拇指的一件事。平心而论,当初见他跟在薛凯琪身后的模样,并不怎么看好——他出现得也许不太是时候,但是他坚持到了人们希望听到点不同声音的那一刻,用自己的音乐,为乐坛带来一股清新空气。
  总体风格“复古”
  说回《15》,有人说风格少了点整体感,但是,这是以吉他为主轴的专辑,多种乐器的伴奏、多种风格加以融合,和着鼓点,在雨天阴郁低压的气氛,心情也阳光起来。
  整张专辑听下来,或许有一两首歌出戏,但总体风格或可以“复古”来概括,这一次,方大同似乎走得更远,在上世纪60年代的音乐风情中,不再只是一个温情害羞的大男生,而是有棱角、有个性的低调文艺男青年。
  歌词是可爱还是雷人?
  方大同模仿约翰·梅尔?这是很多网友对《15》的印象,还有人一首首地进行对比论证。尽管学习、模仿一定是有的。但仅就华语歌坛来说,方大同的《15》仍是个人标识鲜明的,充满棱角、与众不同,只是相对之前两张,可能是好听依旧、略显平淡吧。
  但是,这张专辑的歌词,似乎真的不够出彩。是因为自己的文字更能表达音乐,还是预算问题不得已为之呢?有时,真的还蛮期待方大同多一点和林夕、黄伟文等香港一线词人合作一下。
  “假如乌龟不受兔子气,所以不在意,最后一起到达全新的终点……”这样的歌词是可爱,还是雷人?整张专辑中,笔者比较偏爱的是农夫为他写的《情胜策略》,方大同独有的忧伤中带了点幽默,很清新、很有爱。
  网友评论
  “整体风格好混乱,《因为你》和《好不容易》感觉和全碟好不搭。歌词也真的好烂好烂、好雷人……”
  “方生是淡泊宁静的,是平和真实的,想听出他的soul,你需要静静地听,细细的品。”
  “大同的歌我从来没有听过一次的就疯狂地爱上的,也从来没有因为听过很多遍就嫌烦的。”
  长耳朵
  《Gotta Make A Change》:
  开场的弦乐有点电影配乐的感觉,沉重之后,却是轻快、复古的节奏。
  整首歌颇有点约翰·梅尔《Continuum》第一首《Waiting On The World to Change》的味道, 而英文歌部分又有MJ的风范,如果不是标题的反复重复略微削弱了歌曲的气势,就近完美了。
  《无菇朋友》:
  你唱了些神马?虽然吉他很动人、口琴很怀旧、旋律很清新、唱得很无辜……好吧,原来如此温暖而接近童真的民谣唱得竟是嗑药这样一个极度灰暗的题材,方同学很有才、很深刻。
  《二人游》:
  从《四人游》、《三人游》到《二人游》,方大同下张专辑会“一人游”吗?
  不少网友说这首开篇像《Wonderful Tonight》,貌似是的。整歌感觉还是很灵魂的,资深“处男”对那些前来诱惑的美眉的忠告……诱惑女真会被赶跑吗?怎么听着有点像现代柳下惠呢,有趣。


如何写乐评?

好的乐评不外乎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立场鲜明,二是文字准确. 所谓立场鲜明,就是你写出来的东西要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这碟这歌究竟如何:好还是不好、有没有问题、有那些问题、如何解决。其实,说白了,乐评就是一篇议论文,小学老师早教过,写议论文有一个三段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大部分的所谓乐评常常提不出问题(更遑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只是把歌曲罗列一遍,带着读者游花园,绕来绕去绕不出个所以然来。拜托,这不是乐评,这是听后感、流水帐。那种通篇装作自己很客观的模棱两可的文字同样令人讨厌。要知道,任何观点和态度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何况音乐上的听觉体验又是绝对私人的。正如我以前说的,无论是干艺术的还是被艺术干的,首先要主观上认同即将或正在与其发生关系的玩意儿,主观上不认同(喜欢是正面认同,不喜欢是负面认同),那就一点意义没有,更谈不上客观分析。既然如此,在艺术面前,就没有客观一说。不过是能否自圆其说而已。(详见『超越王菲,把这个消息告诉何韵诗——评卢巧音《天演论》』一文)当然,如果你什么态度都不表达、什么观点都没有,那大概就算绝对客观了吧,不过这样的乐评也就毫无意义了。 再说文字准确。这对于写乐评来说是最难的。音乐毕竟不像电影,有实实在在的影像可供捕捉,就算事先没有看过作品,同样能根据生活中的场景还原出相关的情节。音乐不行,如果事先没有接触,很难凭空想象。这时候,就看乐评作者的文字功力了。我个人比较讨厌那种动辄Prog××啦、Ambient××啦、Multi××啦、××Rock啦的作品,或者翻出大堆乱七八糟的老乐队作比较(以袁大师为首的香港人最爱这么干了),这不是在写乐评,这是在装B。除了圈内人,大多数读者不可能有那么多积累,你如果存心想要告诉更广泛的读者这音乐啥样,应该是通过形容、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从文字上把形态描述清楚、让受众恍然大悟,这原比你絮絮叨叨地罗列专业名词有效得多。就算是要用一些老乐队来做对比说明,也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不需要费劲去回忆的那种,最好再加上一些修辞,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到你的意思。实际上,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潜移默化的文字往往比直接了当的貌似很专业的白描更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评论对象本身。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音乐描述的需要仅仅是某种感觉、情绪,而不是它的具体特征。比如颜峻写碎瓜,他写的是“最好的日子永远是秋天的日子。在大学校园的傍晚,和一个小说中的女孩一起走过小径,把注定要破碎的青春之梦再延续片刻,和落叶、水洼、栅栏的影子,和一段无中生有的疼痛回忆一起,承受最后的爱情……而我是你的爱人,是你的虚无。”(摘自《铁血摇滚》)这短短几行字,看似跟碎瓜没有任何关系,但用来作为碎瓜文章的开头,却让人轻易捕捉到碎瓜的特性。(这篇文章不是乐评,当我借刀杀人好了)再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评Cat Power,说“三年没发片的Cat Power,显得更从容大度,所带来的新作《The Greatest》,丝毫让人听不出停顿过后的迫不及待,如同吃饱了的猫儿,在阳光里不慌不忙地伸展着四肢,偶尔,还向走近它的人,抛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眼神。”(详见《Hit轻音乐》2006年3月号『午后的猫,静夜的电——评Cat Power《The Greatest》』,烟灰散烬作品)一个借代比你搬出N个莫名其妙的专业名词强多了! 能做到以上两点,写乐评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但若想把乐评写好,还得有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听觉经验的积累。任何一张唱片都是座标上的点,横坐标代表歌手,纵座标代表歌坛,只知道歌手不知道歌坛(如广大粉丝)或只知道歌坛不知道歌手(如某些自以为是的专业人士)都不可能找准唱片的正确方位。评英文唱片一定要听经典,听一百张所谓独立唱片都不如听一张Bob Dylan或Neil Young的经典唱片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