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世界邮票

时间:2024-12-01 11:14:04 编辑:阿旭

世界第一枚邮票出现在哪个国家

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是英国的黑便士邮票。
1840年5月1日问世,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即位时的侧面像,由弗莱德列克·希思(Frederick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纸印黑色,所以通称“黑便士邮票”。这种黑便士邮票上端有“Postage”(邮票)字样,下端印“OnePenny”(1便士)字·样,全张共240枚,横排列12枚,直排列20枚,每枚下端左右两角都印有英文字母,横行从A到L(12个字母),直行从A到T(20个字母)。字母的组合按每枚邮票在全张中的位置不同而变化,如全张中第1枚邮票左右两角都是“A”,第2枚左“A”右“B”,第3枚左“A”右“C”,第240枚(即最后一枚)为左“T”右“L”。这样可以知道每枚邮票在全张中的位置,即成为查对标记。这是英国早期邮票所特有的。邮票全张的空白纸边印有“每枚售l便士,每行12枚售1先令,每整张售1英镑。请将邮票贴在信封右上方”等字样。
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没有印国家的名称,因为那时别国家还没有发行邮票;至今英国发行的邮票还是不印国名,而以王冠、国王头像作为国家名称的标志。黑便士邮票是无齿孔的,因为那时邮票打孔还没有发明,邮局出售邮票时,须用剪刀逐枚剪开,非常麻烦。1847年爱尔兰人亨利·亚策尔(HenryArcher)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并获得专利。1853年英国政府购买了他的打孔机专利权后,1854年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有齿子邮票。


第一枚邮票出现在哪一个国家

第一枚邮票出现在英国。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发明的黑便士,它也是世界第一枚邮票。1840年5月1日黑便士在英国问世,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即位时的侧面像,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纸印黑色,所以通称“黑便士邮票”。
邮票全张的空白纸边印有“每枚售1便士,每行12枚售1先令,每整张售1英镑。请将邮票贴在信封右上方”等字样。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没有印国家的名称,因为那时别国家还没有发行邮票。
至今英国发行的邮票还是不印国名,而以王冠、国王头像作为国家名称的标志。黑便士邮票是无齿孔的,因为那时邮票打孔机还没有发明,邮局出售邮票时,须用剪刀逐枚剪开。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在哪里?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在英国。说到邮票的诞生,它的历史其实最早可以追溯至十七世纪。这一时期的法国属于波旁王朝统治时期,其中在这一世纪中期的时候身为该王朝国王的路易十四将巴黎地区的邮政物权作为赏赐交给了维拉叶。而维拉叶在获得邮政物权之后开设了“小邮局”,并开始实施“邮资付讫证”。有关这“邮资付讫证”的使用,简单来说就是寄信人先将它贴在信封上,然后等信件投递至收信人所在地的邮局之后由邮局的工作人员将其撕毁,最后收信人会收到一封已经撕去邮资付讫证的信件。就使用方法来说,这“邮资付讫证”与邮票是存有相似之处的。为此,它也被视为邮票的前身,至于真正意义上的邮票则是诞生于十九世纪。在1840年的5月6日,伦敦邮政总局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即“黑便士”。设计发明出这枚邮票的人名叫罗兰·希尔。此人在1837年的时候针对当时的邮政制度发表了一篇名为《邮政制度的改革——其重要性与实用性》的文章。就当时英国国内的邮政制度来说,因为是以信件张数以及路程距离这两项标准同时计费的,所以存在收费高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收费标准,致使邮费只能由收件方进行支付。而罗兰·希尔所发表的那篇文章则主张以“二分之一盎司”作为一个标准,处于这一标准以内的所有信件统一以一便士的价格收费。与此同时,罗兰·希尔还提出将邮费的支付方式统一更改为预付模式。罗兰·希尔所发表的这篇文章成功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为此英国政府特地将罗兰·希尔任命为财政部职员。之后,财政部于1839年针对邮票图案对外展开征求,但是最后并未采用任何作品。在此情况下,罗兰·希尔开始自己动手设计。不久之后,“黑便士”邮票正式诞生。这一邮票以白色无底纹纸为底,所采用的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肖像,如果放到阳光下观看还可以看到中间印有一个皇冠。作为世界邮票诞生地的英国至今仍保留着“黑便士”邮票所持有的特殊之处。这一特殊之处便就是邮票上未标注国名。而作为“黑便士”设计者的罗兰·希尔则被誉为“邮票之父”。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于1840年5月6日在英国发行。其出自设计师罗兰·希尔之手,因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于1860年被赐予爵士称号,而国际集邮协会也尊称他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还发行了纪念罗兰·希尔的邮票、明信片、首日封等。每1便士换一枚黑色的邮票,可谓名副其实。现在,“黑便士“作为全世界最早的邮票,早已成为热门藏品。罗兰·希尔简介19世纪30年代的某一天,伦敦一个中学的校长罗兰·希尔正在街上散步,他看到一位邮递员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姑娘。姑娘接过信,匆匆瞟了一眼,马上又把信还给了邮递员,不肯收下。希尔十分纳闷。邮递员走后,他好奇地问姑娘为何不收信,姑娘羞怯地告诉他,信是她远方的未婚夫寄来的,因为邮资昂贵,她支付不起,所以不能收,不过,她已从信封上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原来,他们约好在信封上作一种只有他俩才懂得的暗记,这样,用不着看信的内容就互通音讯了。希尔深感邮政制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决心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