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写作思路:把大学生可以为环境建设所作的贡献写出来。一、敲响警钟,加强环保意识。完善自己,继而带动周边的人:1、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环保素养;2、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培养,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环保活动;3、推动社会媒体加强对环保的宣传不透彻。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首先在思想觉悟上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才能更好的“环保”。更重要的是,将环保的理念与知识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建美好明亮的世界。二、落实点滴,从小事开始。环保不是作秀。大学生的环保活动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情做起,首先就要节约资源。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办公室里电灯、电脑、空调不关,水龙头关不紧,纸张浪费使用等现象,对此我们常常是熟视无睹,假如我们能在这些所谓的小事上多用心,聚沙成塔就是对环保的巨大贡献。其次,在生活中,更是要注意节能保环,如垃圾分类处理,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选择棉质和亚麻衣服,照顾好身边的一草一木等。从点滴小事做起,中国才会越来越美。三、志愿服务,有你有我。积极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环境保护节日,参加义务植树、环保宣传、环保下乡实践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环保理念,从实践中履行青年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承诺。
大学生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第一,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增强自己的环保素养。
大学生不乏先进的知识理论,但是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仍是有待提高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改掉以往落后的观念思想。
第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让环保成为生活习惯。
大学生可以做到生活习惯有: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拔下插头;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少骑电动车、打的士;尽量不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物品,节水节电等等。
第三,宣传环保,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大学生自己做到环保还远远不够,大学生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动员全社会的人们,才能有力地解决环保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向社会传达环保理念。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关心和支持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来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例如宣传国家出台的“限塑”政策、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等。
第四,大学生还应有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环保问题。
如今,世界性的饥荒、水荒问题、石油危机、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等已不再是遥远的话题,人类正面临着这些空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应该加入维护世界和谐,保护这颗人类居住的唯一的星球的活动来。
大学生应该如何率先养成生态文明品格?
1 、健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1)在主渠道中融入和渗透生态文明理念。注重课堂的渗透,将生态文明融入德育的主渠道,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将生态文明观内容纳入思想政治课教材设置,开设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概论等相关选修修课。(2)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行为的具体作法与一些技巧。(3)汲取中华民族生态文明思想精华。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2、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特别是绿色消费观的树立。(2)支持相关社团组织活动。扩展资料: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还停留在认识领域,还不完善,不成熟,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据调查,非生物、环境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加强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让生态文明引领大学生活同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不懈,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建设生态文明,青年学生应如何作为?
1、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和社会公众积极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建设要求。2、大学生广泛开展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锻炼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地融合和体现在实践中。3、发挥自身优势,在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主要内涵、建设方式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网络作为公共空间:人们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与权利,但言论要遵循社会文明的规则,做到网络言论要文明道德、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恪守法律法规底线和价值观念等,切不可让谩骂、恶语相向、发泄私愤当道霸权,建设网络生态文明,让网络世界充满善意、暖意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