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的传奇创业故事
导语:成功不是偶然,成功需要付出。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成功的文章,欢迎阅读: 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霍英东。当年,他曾经创下1年卖出100多幢楼的地产神话,并由此打造了亿万身价的霍氏集团。现在大家熟悉的分期付款、按揭供房就是霍英东发明的。霍英东在房地产业的最高峰时期,曾经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名下的60多家公司大都经营房地产生意,是香港名副其实的“土地爷”。现在香港的地产界大佬李嘉诚、李兆基、郭炳湘等等都是在他之后才慢慢做大的。那么,霍英东当年是如何进入地产界的?他的第一桶金又是怎么赚到的呢? 海上运输,赚来第一桶金 霍英东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23年5月10日,霍英东出生在香港一个水上人家。因家境贫困,霍英东6岁前都没穿过鞋子。7岁那年,两个哥哥和父亲相继去世,后来,香港又被日军占领,生活更加困难。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霍英东退学出去打工了。说是打工,其实就是做苦力,可是身材瘦小的霍英东,不是干苦力的料,每个工作都干不长就被老板辞退了。没有办法,霍英东的母亲只好东借西挪地帮他开了一家杂货铺。生活安定下来的霍英东和邻居家的女儿吕燕妮结了婚,过着安定平淡的生活。不久,母亲的一个决定改变了霍英东整个人生。 1945年战争结束,香港的经济形势好起来了,霍英东的母亲就觉得一家人不能总守着一个杂货铺,她想着能不能把店兑出去,开一个小小的船行,去搞点海上货运的生意。其实霍英东当时还有一个去洋行当文员的机会,300港元1个月,收入不错,也轻松稳定,不过,他最后还是尊重了母亲的决定。于是,他们买了几条船,在海上搞运输。结果几年下来,机会果然就来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一些欧美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封锁,导致战略物资的价格飞涨,于是,不少海外商人就铤而走险,将“违禁物资”偷偷运往中国内地,因为利润丰厚,霍英东也加入这场冒险中。他组织了运输船队,三年中每天不断地把黑铁皮、橡胶、轮胎、棉花、药品等重要物资运送到澳门,再想办法转往内地。 其实当时香港的富商像包玉刚、何鸿燊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做过这个生意,只是这个生意实在太冒险太辛苦了,只有霍英东坚持的最久。当时霍英东一天最多睡三四个小时,白天要联络、装货,晚上还得借着月光开船运东西。有几次,霍英东为了躲避英国水警的追赶,差点丢了性命。就这样,霍英东干了三年。 高风险当然就有高回报,朝鲜战争期间的三年海上运输,霍英东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几百万身家的霍英东搬进富人的聚居区跑马地蓝塘道11号的豪宅,成为香港新贵。之后,也正是靠着这第一桶金,霍英东进军房地产业并大获成功,成为香港顶级的地产商。 霍英东在晚年自己评价当年的行为时说:“如果说当时我是为了支持抗美援朝、打破封锁禁运,那是骗人的,我没有那么高的认识。但说当时我一点认识、一点想法也没有,也不是事实。要光是赚钱,还有很多方法,并不一定要走这条路。” 朝鲜战争之后,霍英东已经有了几百万资本了,不需要再风里来浪里去的搏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霍英东准备“退出江湖”,守着钱财过一生,钱生钱搞搞投资是必须的,可是投资什么项目好呢?霍英东的脑子又开始转动起来。 首创分期付款经营策略 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迎来一个移民浪潮,有数据显示,从1947年到1953年这6年间,香港人口由原来的不到50万涨到150万左右。人口暴增,住房必然严重不足。当时香港的住房条件十分恶劣,破旧的木屋、天台,甚至连走廊、楼梯间都挤满了人。看到这个情形,头脑精明的霍英东决定把自己手里的钱全部押在房地产上。 1953年6月,霍英东和妻子吕燕妮创立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465万港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是那时香港的房地产业还算不上一个行业,一般的市民都是租房子来住,而且当时香港又是英国的殖民地,港内的地产市场一向由英资财团垄断,华人要想从他们那里分得一杯羹,简直难上加难。 其实霍英东最开始进入这个行当,也是考虑通过租房子的方式挣钱。1953年底,霍英东拿出280万港元,在香港铜锣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使馆大厦,正式进军地产业。当时,他和普通地产商的做法一样,自己花钱买旧楼,然后把楼租出去赚钱。 可是租了大概有两三个月,霍英东拿着账本一算,他发现买这栋大楼的280万港币得7年半才能回收本钱。那么不租,怎么能够更快的回钱呢?他琢磨着得卖。 当时在香港,房屋买卖都是以一整幢作为单位,可是香港普通职员的年收入不到3000港元,只有少数有钱的人才能买得起房子,所以有的楼一卖十多年都没人买,比7年半回本时间还要漫长。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子,自己又能用较少的投资得到较大的回报呢? 经过一番思考,霍英东首先想出了分层出售的办法,把房子拆开来卖,这样人们买楼的总价降低,稍微富裕点儿的人都能买得起楼了。接着,为了吸引只有部分房款的人也来买房子,霍英东又发明了分期付款卖楼花的经营策略。 这种方法在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在当时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买东西居然只要付一部分钱,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再说了,居者有其屋,这可是中国人的传统理想,现在面积小点儿的房子,首付低点儿,只要花个几百上千的,就能拥有自己的房子了,这对普通市民的吸引力可太大了。人们排着长队去买房子,光是定金就让霍家收得手软。 “香港土地爷”遭“封杀” 霍英东的几项措施一下子激活了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涉足地产行业仅仅1年多时间,霍英东就兴建了100多栋房子,并且基本上都是房子还没建好就已经卖光了,创造了香港地产界的神话。1955年,他在铜锣湾兴建了香港当时最高的大厦17层高的蟾宫大厦,两三年工夫,霍英东在楼市上挣了1000多万港币,成为香港最大的华人地产商。 此时,霍英东只有32岁,已经是香港房地产界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可是,就在霍英东在香港地产界风生水起,被称为“香港土地爷”的时候,有人却开始处处刁难霍英东了。 在当时,香港是归英国政府管理的,上世纪50年代,对霍英东在朝鲜战争期间给中国内地供应物资,港英政府一直耿耿于怀,之后,霍英东又悄悄地和内地的一些政府官员有过往来,1964年是绕道澳门,前往北京参加了国庆节15周年的庆典活动。他的这些行为,港英政府看在眼里却又对他无可奈何,只好拿他最红火的地产生意开刀。 这其中最令霍英东大受打击的就是“星光行事件”。星光行是霍英东1962年开建的一栋商业大楼,位于尖沙咀海边,位置极佳,本来主要用于收租,结果港英政府为了打压霍英东,居然想出了让电话公司不给大楼通电话的恶招。接着,美国驻香港领事又将星光行列入“黑名单”,宣布所有星光行的租客都不能买卖美国货。一系列的打压措施下,霍英东被迫将星光行低价卖给了英资地产置地公司。 投资建设广州白天鹅宾馆 由于港英政府的“封杀”,霍英东渐渐淡出香港的地产市场。“星光行事件”之后,霍英东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1968年,霍英东带领400多人和一支船队,从香港出发,浩浩荡荡地开进文莱,开始承建文莱的港口工程。之后,他又转战石油、百货、旅馆、酒楼等产业。 1978年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准许吸收外资用于内地的经济建设。当时,很多海外富商还在观望,霍英东就已经行动起来。1979年,继中山温泉宾馆之后,霍英东又投资建设了广州白天鹅宾馆,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也是第一家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现代化大型酒店。 1983年2月6日,白天鹅宾馆正式开业,并且对市民全面开放。这个决定轰动了广州,大批市民赶来参观,宾馆5个公共卫生间里仅卷筒卫生纸就用掉了200多卷,崭新的地毯也被踩坏,以至于有工作人员去请示霍英东要不要停止开放,霍英东的回答是:全面开放不能变,东西坏了,照价算在我的账上。 现在看来,排着队去参观一个宾馆是不可思议的。可是在30年前,一般市民要进普通宾馆都是相当困难的,进去的时候需要持单位介绍信在门卫处登记,更不用说像白天鹅宾馆这样的五星级酒店了。据当时宾馆的工作人员回忆称,开幕的头一两天,他们每天都能捡到一箩筐鞋,那是成千上万赶来参观的人挤掉的。 因为白天鹅,人们知道了香港有个大老板霍英东,不过人们可能不知道,霍英东其实年轻时最想做的不是商人,而是运动员。 积极帮助中国申奥 霍英东从小喜欢体育,年轻时最想做的事是成为全职足球运动员。1959年,他出资创办香港东升足球队,他是国际足联的执委,还是香港连续6年的网球双打冠军,香港不少体育项目都是他出钱赞助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霍英东大为振奋,为了激励中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1984年霍英东出资1亿港元,建立了“霍英东体育基金”,给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颁发巨额奖金。 而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霍英东晚年最大的愿望之一。1993年,北京申请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霍英东就向国际奥委会执委做了大量的游说工作,甚至还答应可以捐钱在非洲建立一个体育基金会。第一次北京申奥失败,霍英东曾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败。2001年北京第二次申奥,霍英东因为年岁已高,没有亲自去莫斯科现场助阵,而由儿子霍震霆代为出席。 北京申奥成功后,霍英东又为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捐资2亿元。20多年来,霍英东单为中国体育事业的捐款就已经超过了8亿元。 2006年10月28日,霍英东先生在北京过世,享年84岁。 霍英东去世后留下高达289亿港币的遗产以及庞大的霍氏集团。霍英东一共有三位太太,十三个子女。根据霍英东生前的安排,原配夫人吕燕妮所生的震字系子女是继承霍氏产业的主力。而二太太冯坚妮和三太太林淑端所生的其他子女,霍英东则反对他们从事商业,让他们纷纷向法律、医生等专业人士方面发展。
名人霍英东的创业故事
霍英东的祖籍是广东番世界创业实验室禺,但是从他的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长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甚至贬称为“水流柴”、“家仔”。
1923年,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钊,后来改叫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气盛的他自己改名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世界的东方”。
霍英东的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也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轮上,将货卸上自己的驳船,再运到岸边码头。霍英东7岁那年,在一次风灾中,他的父亲因为翻船被淹死了。
仅仅过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两个哥哥葬身鱼腹,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母亲死命抱住一块船板,侥幸被过路的渔船救下一条命。当时霍英东因为在海边找野蚝,不在船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体实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像俗话说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
赚到第一笔大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霍英东终于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可 以卖出不错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成了个读报迷,专门注意报纸上拍卖日军剩余物资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 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由于缺少资金,他难以放手大干。有一次,他看准一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在那几年中赚到的一笔钱了,为他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香港的“土地爷”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就预料到,香港航运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金融贸易的发展,而这又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于是他抢先把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 产开发。1954年12月,霍英东拿出自己的120万港元,另向银行贷款160万港元,在香港铜锣 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 业有限公司”。开始,他也和别人一样,自己花钱买旧楼,拆了后建成新楼逐层出售。这样当然可以稳妥地赚钱, 可是由于资金少,发展就比较慢。一个偶然的事件,令霍英东得到了启发,他决定以采取房产预售的方法,利用想购房者的定金来盖新房!这一创举使霍英东的房地 产生意顿时大大兴隆起来,一举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生意的纪录。当别的建筑商也学着实行这个办法时,霍英东已经赚到了巨大的财富。他当上了香港房地产建筑 商会会长,会内有会员300名,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所以有人把霍英东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海沙大王”
霍英东还有个美称叫“海沙大王”,也来自他在经营上的创新。上世纪60年代,香港实业界人士很少进入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较 少。但霍英东从建筑业的广阔前景预见到淘沙业也必将有大发展,所以大胆地吃起了这只“螃蟹”。1961年底,他花费巨款,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 为“有荣四号”。香港经济起飞后,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对建筑材料黄沙的需求量极大,霍英东的淘沙船队因此财源滚滚,成了他的又一株“摇钱树”。
富贵不忘回馈社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获得金牌的中国体育健儿访港。霍英东给来访的金牌选手总计大约2800万港元的重奖。
从1992年的第25届奥运会之后,“霍英东体育基金”就开始拨款奖励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内地奥运选手和中国香港选手。夺得金牌的选手获得一枚重一公斤 的纯金金牌及8万美元奖金;亚军获得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万美元奖金,季军获得0。25公斤重的金牌和2万美元奖金。
记得霍先生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捐赠体育项目, 并非仅仅由于我本人喜欢体育运动,而是基于体育运动本身对于国家进步,民族兴盛的重要作用。”他扳着指头给我算了一笔账:“国家每年拨予教育的经费达四百 多亿人民币,拨予体育仅十多亿。当然,相对于11亿人口,还远未能说教育经费已经足够,但海外华人、港澳同胞之中,捐资兴学的人士毕竟比襄助体育者多得 多。因此我尤其愿意在体育方面,贡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这么多年来,霍英东向国人所捐赠的巨款中,有五分之一直接捐赠予体育项目.
快餐公司的创业计划书
一、创业目标 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快餐行业,利用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投资,建立大型快餐连锁公司。 二、市场分析 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餐业的存在和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虽然中国的快餐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洋快餐充斥着大部分市场。真正的中国快餐发展缓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大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快餐这种餐饮方式。 目前,许多西式快餐不太适合中国人对快餐的消费观念和传统饮食需求。快餐在美国的发展是以价格低廉而著称的,是大众日常消费的对象。但在中国市场上,西式快餐价格比较高,并非大众化消费。 同时,现存的中式快餐存在很多缺点,管理混乱,脏、乱、差的状况十分严重,这给建立真正中国特色的中式快餐连锁店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通过建立快餐连锁公司,进入中式快餐市场世界创业实验室(elab.icxo.com),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三、实施方案 快餐服务业的模型: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目的,推广公司的经营理念。 目标市场的定位:大众能接受的中式快餐业。 顾客群:上班族、儿童、休闲族、其他。 市场策略:产品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经营连锁化。 公司经营策略:统一名称、员工服装、内部管理、统一装饰。建立快餐产品订购中心,依靠电话定购和快速运送系统专门服务于家庭及上班族,由统一标志的运送车和服务人员负责运送。 早餐策略:针对早晨人口流动性大,上班时间紧迫的特点,将统一标志的.公司运送车和服务人员流动至各主要需求网点向顾客提供方便、营养的早餐。在学校集中区域,推出学生营养快餐,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了社会效应。 形象策略:在商业区、旅游区的快餐厅,统一标识,充分展示公司形象,给人一种清洁、卫生、实惠、温馨的氛围。 四、投资计划 首先立足于特点区域的消费群,初期发展具备一定规模效益、有了一定积累、有了稳定的顾客消费群体后,选择几个有特点的城市经营网点全面推广,加大宣传,最终辐射到全国各地。 五、投资收益 在追求利润的同志,将提高服务质量放在公司发展的首要目标,因为服务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通过优质的服务理念,使大众普遍接受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快餐业发展,促进中式快餐的发展。
快餐店创业策划书
【 #策划# 导语】策划书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是实现目标的指路灯。以下是 整理的快餐店创业策划书,欢迎阅读! 【篇一】快餐店创业策划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为了满足居民、学生等类型的顾客的饮食需要,特在昌盛路开此快餐店。我店本着“宾客至上,服务至上”的基本要求,将为顾客提供质的服务。 一、快餐店概况 1.本店发属于餐饮服务行业,名称为都市快餐店,是个人独资企业。主要提供中式早餐,如油条、小笼包等各式中式点心和小菜,午餐和晚餐多以炒菜、无烟烧烤为主。 2.都市快餐店位于商业步行街,开创期是一家中档快餐店,未来将逐渐发展成为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中式快餐连锁店。 3.都市快餐店的所有者是xxx,餐厅经理xxx,厨师xxx,三人均有6年的餐饮工作经验,以我们的智慧、才智和对事业的一颗执着的心,一定会在本行业内独领风骚。 4.本店需创业资金xxxx万元,其中xxx万元已筹集到位,剩下xxx万元向银行贷款。 二、经营目标 1.由于地理位子处于商业街,客源相对丰富,但竞争对手也不少,特别是本店刚开业,想要打开市场,必需要在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上下工夫,并且要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短期目标是在商业步行街站稳脚跟,1年收回成本。 2.本店将在3年内增设3家分店,渐渐发展成为一家经济实力雄厚并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快餐连锁集团,在岛城众多快餐品牌中闯出一片天地,并成餐饮市场的知名品牌。 三、市场分析 1.客源:都市快餐店的目的顾客有:到商业步行街购物娱乐的一般消费者,约占50;邻近学校的学生、商店工作人员、小区居民,约占50。 2.客源数量充裕,消费水平中低档。 3.竞争对手。 都市快餐店邻近共有4家主要竞争对手,其中规模较大的1家,其他3家为小型快餐店。这4家酒店经营期均在2年以上。xx快餐店中西兼营,价格较贵,客源泉稀疏。另外3家小型快餐店卫生情况较差,服务质量较差,就餐环境拥挤脏乱。本店抓住了这4家快餐店现有的弊端,推出“物美价廉”等营销策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经营计划 1.快餐店主如果面向大众,因此菜价不太高,属中低价位。 2.大力开展便民小吃,早餐要品种繁多,价格便宜,因地制宜的推出中式早餐套餐。 3.午晚餐提供经济型、营养丰富的菜肴,并提供一个优雅的就餐环境。 4.随时准备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如本年度设立目的是“送餐到家”服务。 5.经营时间:早~晚! 6.对于以上计划,我们将分工合作,各尽其职。我们将会在卫生、服务、价格、营养等方面下协夫,争取获得更多的客源。 五、人事计划 1.本店开业前期,初步计划招收多少名全日制雇员(包括多少名厨师),多少名临时雇员(含厨师)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劳务市场招聘本市户口的,有一定工作经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年龄在20-30岁之间,有意加入餐饮行业者。 应聘者特《招用职工登记表》并附入个人资料来本店面试。 2)经面试,笔试,体检合格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含试用期)。 2.为了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被招聘上岗的人员都需要接收2个月的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的,制订评估方法。 2)实施培训计划,贯彻学习《劳动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 3)考核上岗,对于不和格者给以停职学习,扣除20工资,直至合格为止。若3次考试及不和格者,扣除当月全部工资和福利。 六、销售计划 1.开业前进行一系列宣传企业工作,向消费者介绍本店“物美价廉”的销售策略,还会发放问卷调查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完善本店的产品和服务内容。 2.推出会员制,季卡、月卡,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 3.每月累计消费xxxx元者可参加每月末大抽奖,中奖者(1名)可获得价值xxx元的礼券。 4.每月累计消费xxx元者,赠送价值xx元的礼券,xxx元赠送xx元礼券,以此类推。 七、财务计划 本店内所有帐目状况必需及时入帐,支出与收入的钱款必须经由会计入帐或记录后方能使用,记帐使用复式记帐法,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以免帐务混乱,每日的收入应进行及时清点,所有点菜的菜单及收款的凭据必须保存并一式两份,以便核对及入帐。店内所有的物品属店内的固定资产,不得随意毁坏或带走,每月的总收益,除去一切费用,剩下的存入银行;要是经过每月的结算后,收入比计划高,将适度调整工资,以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如发现在工作中无故损坏酒店的财产,将从责任人的工资或奖金中扣除。 1)本店固定资产(xxxx)万元桌椅(xxxx)套 营业面积(xxxx)平方米 冷冻柜(xxxxx)台 灶件若干 2)每日流动资金为多少万元 (主要用于突发事件以及临时进货) 3)对于帐目,要做到日有日帐,月有月帐,季有季帐,年有年终总帐,这样企业的盈亏在帐面上一目了然,就避免了经营管理工作的盲目性。 注:因刚开业,所以在各种开销上要精打细算,但要保证饭菜的质量,尽量把价格放低。 【篇二】快餐店创业策划书 一、餐馆名称:xxx 命名规则说明:低调,简单,易记,有特色(这里的特色不是说直接反映风味)但不古怪,不超过四个字,不带湘字。目前预定的形式是“xxx酒家”或“xxx荘” 二、餐馆风味:以湘东地区的农家风味为主。 三、餐馆预计面积:280~350M2 四、目标城市:广州 五、选址要求 1.在周边1里内起码要有一个中型居民小区,周围一定量的流动人口,应该是白领来往或是租房目标区。 2.如果条件不能满足第1点,则位置需要交通比较方便,来往有一定量私家车和有消费能力的人员能醒目的看到餐馆的位置。 3.租金不能超过60元/M2,40元/M2为,是1楼有一个10M2左右进出铺面,主要营业面积在二楼。 4.餐馆本身需要能停车7~10辆家用轿车的能力,或是附近不超过200M有停车场。 选址总体评价,由于新手投入资金不宜过大,因此餐馆位置不能为现今已经很繁华处,但希望往来比较多的人员,并且具有消费能力,希望通过餐馆的风味特色能吸引到老客户,要求能在三个月后能做到盈利1万元/月。 六、餐馆布局要求 大厅内部要求能摆放4人小台或小圆桌12~15张,10人大台4张,16M2包厢(4*4M规格)4~5个。(但具体要看店铺的布局) 七、餐馆开张预算 1.租金:两按一租,以300M2计算,每M2预计50元,此应一次支付4.5万元;如果面积有出入,无论如何不能超过5万 2.装修设计费用:800元 3.装修费用: A.门面外部装潢能突出特色、显眼、但不夸张费用为X元。 B.内部大厅装修风格以突出农家风味为主,装修一般,但要求装修完不能有异味,费用为X元。 C.厨房面积为40M2,装修强调排污、通风,费用为X元。 D.厕所两个,男厕为1.5M2,女厕为1M2,要求通风,其他无特别需求,装修X元。自己买材料,总共预计xx万元。 4.*费用:要求有消防、环保、卫生许可和营业执照等,费用预计6万元。 5.购买用具费用 A.3台5P的空调,包厢4台小1P空调,共元(也可能使用中中央空调)。 B.十把吊扇或壁扇,共3000元。 C.两个冰箱,两个冰柜,一个消毒柜,其计1万元。 D.厨房用具,共4.5万元。 E.桌凳,共5000元。 F.其他(请见清单),共计2000元。 G.自动洗衣机1台,1000元。 6.其他不可预计费用,2000元。 八、餐馆装修风格说明 1.门面装修要求显眼,突出特色,不夸张,简练,能体现其消费水平。 2.大厅说明: A.桌凳使用原木色的大小八仙桌和长条板凳,或是使用外观上比较结实的大小圆桌,大小圆桌上覆上比较好的米黄色桌布。 B.墙面和厅中原有柱子的1M2左右以下以深色瓷砖,厅中为了装修目的自立柱子均以深色为主,天华板不进行完全装修,使用射灯,射灯以上的天华板喷为黑色,大厅灯光要求柔和,但桌面上的灯光要求明亮。(这里只我的想法,实际以最终的设计为准) 3.包厢装修与大厅一样 4.其他无特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