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是元宵节的别称吗?
上元节是元宵节的别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的节期习俗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元宵节
为什么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元宵节被称为上元节,和道教有关,它原来是为了庆祝天官生日而设立的一个节日。除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还有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这几个节日也和道教有着很深的渊源。眼尖的朋友们已经发现了,“上、中、下”后面都带一个“元”字,这三个节日一定有着某种关联。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三个节日都是为道教神仙庆生而设立的。为啥都带“元”字呢?这和道教的“三元说”有关。下面我们一起结合资料,来了解一下这个节日叫“上元节”的由来吧!一、三元说——“元”的概念想要知道为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首先我们搞清楚“元”是啥意思。这肯定不是人民币的单位,也不是某个朝代的称呼。“三元”也不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道教的“三元是指”天、地、水。《云笈七签》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明 归有光《汝州新造三官庙记》:“按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说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称焉。”由资料可以知道,道教把掌管天、地、水的神仙分被称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又以三元配三官,因此他们又被分别称为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传闻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二、上元节——天官的生日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因此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属于上元天官的节日。说白了,上元节就是为上元天官生日设立的节日。(不仅是道教,佛教和其他宗教,也有以其重要人物的生或死而设立的节日,比如说观音诞、圣诞节、复活节。)三、上元节与元宵节的异同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日期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如果我们去搜索上元节的话,会弹出这样的搜索结果。在现在,上元节和元宵节是同一个节日,但在古代不是如此,只是因为它俩在同一天,后来才在历史中慢慢被合并了。相传,元宵节是汉文帝为了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而设立的。每到这一天的夜晚,皇帝一定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这和道教的上元节可以说没啥关系。元宵节的燃花灯这个习俗就是吸收了上元节。还有其他的节日也难逃被合并的命运,比如日子比较近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有的地方还过寒食节,但像我老家这边就只过清明节,而清明节很多的习俗中包含了寒食节的。个人感想:在道教的三元节中,上元节和中元节都是大家熟悉的节日。不知道为啥,下元节我就在手机的万年历中见过,周围的人似乎并不过这个节日。可能是因为上元节和其他节日合并了,又处于正月,因此是人们喜欢的节日。而中元节,又称鬼节,和祭祀先祖有关,因此也不能怠慢。而下元节没有那么多由头,因此比较低调了。综上所述,上元节之所以被称为上元节,是因为这原是道教祭祀上元天官生日而设立的节日,后来与元宵节合并了,“上元节”就成了元宵节的一个别称。
元宵节有哪些别称
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元宵的别称和雅称是什么?
元宵的别称和雅称是: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元宵由糯米制成(在某些地区是由红薯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汤圆跟元宵的区别汤圆一般将糯米面和好,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团圆,馅料通常是芝麻、花生加糖制作;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也有滚了一圈糯米粉后蘸水,再继续在糯米面中滚),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可以用机器滚大规模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