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大长今》的进来
分类: 娱乐休闲 >> 电视
问题描述:
大长今前几集我没有看到,所以一直也没弄明白一个问题:算命的给长今的父亲算命说他一生中会遇到三个女人,好像给了他三个字,请问分别是什么字,都怎么解释?为什么会是废后、长今妈(记不住叫什么名字了)和长今呢?
解析:
“三个女人把握你的命运。”
“三个女人?”
“第一个女人,你想杀她,但她却死不了。”
“我……我会杀女人?”
“第二个女人,你救了她,她却因你而死。”
天寿听到这里,顿时哑口无言。
“第三个女人,她杀死你,却救了更多的人。”
听说自己会被人杀死,天寿异常惊讶。
“这真是我的命运吗?那我该怎样做,才能摆脱这样的命运呢?”
“……”
“道长!请您告诉我该怎么做。”
“躲避才是最好的办法。”
“怎样才能避开那些女人呢?”
“你不是已经见过了吗?”
“我已经见过并将她杀害的女人,那不就是废后尹氏吗?”
天寿毛骨悚然,感觉后背上冷汗直冒。
“那不是我的本意。”
“所以说嘛,你的命运注定不幸。”
“道长!只要我能避开第三个女人,不就可以活下来吗?我该怎样做才能避开这第三个女人呢?”
“其实不然,你只要避开第二个女人就行了。”
“第二个女人?那就请您告诉我避开第二个女人的方法吧。”
老者站在那里缄口不语。
“道长!”
天寿连声呼唤,而老者却始终不肯开口。天寿注视着老者,心中倍感失望,当他决定放弃时,却看见老者拿来笔墨,在纸上写着什么。
不一会儿,老者将一挥而就的三张纸抛向天寿。天寿慌忙接住,急匆匆地打开来看,三张纸上分别写着“妗”、“顺”、“好”三个字。
“这……这是什么意思?”
天寿抬头去看,然而老者方才坐过的地方只剩下阴森森的冷风。天寿忘了疼痛,连忙跑了出去。
“道长!道长!”
急切的声音变成了回声,返回来响彻在天寿耳畔。老者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妗’字表示轻佻,‘顺’字表示温顺,而‘好’的意思就是美好,这些字代表的都是女人吗?”
“有什么含义吗?”
“怎么说呢,轻佻的女子,温顺的女子,美好的女子……仅凭这些还无法得知含义,依贫僧之见,只好拆字了。”
“拆字又是什么意思?”
“太祖建国前夕,民间广为流传‘木子得国’的故事,施主可否知道?”
“大师,我越来越糊涂了,您说的怎么都是些莫名其妙的话……”
“木和子,结合起来是什么字?”
“是‘李’字啊。”
“对。所谓‘木子得国’,说的就是姓李的人统治国家。就像这样,如果表面看不出内在的奥妙,那就只能拆字了。‘妗’字是由‘女’和‘今’组成的,拆开来看,就是你今天遇见的女人。施主是什么时候得到这些字的呢?”
“昨天。”
“昨天有没有遇见什么特别的女人?”
天寿眼前一片漆黑。
“难道废后尹氏就是第一个女人?”
天寿脸上血色顿失。
“看你脸色苍白,就知道的确存在这样的女人了。”
“大师,请您帮我解释一下另外两个字。”
“依贫僧之见,‘顺’字左边的‘川’表示水,右边的‘页’表示头,其奥妙也许就在于这两个字吧。”
“表示水的川,表示头的页……”
“至于‘好’字嘛,则跟女儿的‘女’、儿子的‘子’密切相关。”
“女儿的女、儿子的字……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跟女儿的女和儿子的子相关呢?”
“贫僧无能,不过是略为拆拆字而已。”
“既然大师都弄不明白,我又怎么能懂呢?”
“你还没见到代表‘顺’和‘好’的女子吧?只有菩萨的慧眼才能看见你今后将要遇见的这两个女人。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看来再等下去也不会有准确的答案,于是天寿把纸放进袖筒,向大师合掌作别。
也说《大长今》为何这样红
第一次听说《大长今》,还真有点“曲折”。那天晚上,给南方一个朋友打电话,问她在干什么,对方说在看《大藏经》。我当时一愣:你看得懂吗?这次奇怪的是她了,韩国的电视剧。我若有所悟:哦,连韩国人也拍《西游记》了。此话一出,真把朋友给逗乐了,哪是《西游记》啊。我不解,于是,听她一字一顿介绍,原来南方人普通话的部分声母发音不准,是《大长今》。说句实话,和《大长今》的就是这么“初遇”的。及至后来,到处都在评说这部韩剧,连我这个“电视剧盲”也不得不对之刮目相看了。或许由于这个缘故吧,面对这部红得发紫的热播中的电视剧,自己许久都不敢吱声。 关于《大长今》,审视这部剧作的文字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企求后来居上,近乎痴人说梦。可是,在散步途中,自言自语《大长今》为何这样“红”时,还是有所感悟。 对这个问题,较有代表性的理由,却总不能特别令人信服。譬如,“这是一部鼓励青年励志的电视剧。”不错,《大长今》确实这么标榜的.。问题是,国产影视作品中励志题材的也不少,虽然我们的影视剧没有直接打出这样的招牌,相关的内容,几乎每部影片和电视剧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为什么偏偏只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把这个“励志经”给念得痴迷倒一大片观众?个中原因,想必不是《大长今》的这个“青年励志”标识吧? 再如,不少人盛赞《大长今》表现中国古代文化的水准。这更让人困惑:这些年,国产电视剧几乎一直是历史题材在一统天下。韩国的编剧和导演以及演员,纵使再是“中国通”,其对中华文化的熟悉程度,也不该超越中国人啊。这好比学英语,就是过了专业八级,其口语和运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能超得过英语母语者?可见,《大长今》的红火,显然不是该剧以中国明朝的历史为背景。咱们的明朝电视剧,虽然不如清剧畅销,也是嫡传的嘛。 还有人说,《大长今》将中国传统文化饮食及针灸医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一绝。一部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好评,辅助性的道具固然重要,不过,人物是剧作的中心,文化饮食和针灸术,只能处于陪衬地位,《大长今》的风靡,也不例外。还有人说湖南卫视宣传得好,利用《超级女声》做广告。问题是,央视推出的一些历史题材的剧作,宣传也是铺天盖地,开播之处也是轰动一时,为什么往往虎头蛇尾,最终却“宛如平常一首歌”了呢? 《大长今》发“红”后,人们开始批评国产电视剧的制作者和演员商业气息太浓,在质量上没下够工夫,应该说比较中肯。但是,国内的编剧、导演和大腕们也会感到委屈:我们何曾没流汗,没费心思?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大长今》之所以在异国备受欢迎,和该剧编剧、导演的平民视角意识有很大关系。国产剧继承了“官本位”的文化传统,到处是勾心斗角,经常是王公贵族占据荧屏,《大长今》虽也是宫廷戏,小人物自始至终是主角。这一点,最该是国内编导们学习的地方。谁抛弃了人民群众,谁早晚就必将被人民群众所遗忘,电视剧亦然。 牢记将艺术植根于小人物,何怕得不到“小人物”的普通观众们特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