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人生40条黄金法则的完整版?
1. 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成败
别让细节阻碍你成功
别让蝴蝶倒“大厦”
2. 墨非定律——感觉会出错的事,往往就会出错
感觉不对了,就要小心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态度
3. 蜕皮效应——超越自己,才能不断成长
满足是最大的敌人
不断提高期望,才能不断进步
4. 帕金森定律——时间是海绵里的水
珍惜时间,做高效率人士
做领导,要学伯乐,别学武大郎
5. 卡贝定理——适时放弃会得到更多
放弃已有的成功,才能更成功
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6. “路径依赖”原理——选择正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找到北斗星
选对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
7. 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赚钱是种能力,花钱是种智慧
吝啬成就大企业:剩下的都是利润
8. 隧道视野效应——拓宽心路: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告别小农思维
看得远,才能发现商机
9. 南风法则——温暖是谁都不能拒绝的力量
循序善诱更容易被人接受
一点温暖,换来滚滚客源
10. 特里原则——承认错误是力量的源泉
主动承担责任,没有任何借口
解决客户小问题,换得企业大进步
11. “标杆管理”法则——对手就是最好的学习对象
效仿同事的做法
标杆学习:博人之长,为我所用
12. 皮革马利翁效应——不要吝啬激励
从顽童到州长:激励成就一个人
愿景激励:让别人充分发挥才能
13. 蘑菇定律——努力为自己增值
把简单的工作做到完美
三大法宝:帮你顺利度过“蘑菇”时期
14. 华盛顿合作定律——明确任务:避免三个和尚的尴尬
清除“不拉马的士兵”
力量往一处使才能“1+1>2”
15. 狗鱼效应——人生需要紧迫感: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
感谢你的“狗鱼”
“空降”狗鱼,激发活力
16. 冷热水效应——学会用不同的秤砣来衡量事物
运用冷热水效应,赢得谈判
运用冷热水效应,平和心态
17. 雷尼尔效应——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
了解员工需求,留住关键人才
慧眼识人,让“怪才”为公司创造利润
18. 杜拉克原则——任人唯贤
任人唯亲让事业毁于一旦
将亲人“拒之门外”
19. 啤酒效应——10%的需求变化会导致200%的订单量变化
保持信息的准确性
强效沟通,把“泡沫”消灭于无形中
20. 手表定律——找到一只准确的“手表”,然后只相信它
选择一个正确的目标
站稳脚跟,不当墙头草
21. 多米诺效应——防止一次行为的破坏无限放大
小事的破坏呈几何级数增长
堵住小疏漏,防止大祸生
22. 马太效应——强大,才更有优势
一步步强大,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平实力实现赢家通吃
23. 不值得定律——别把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小事上
不值得做的,一定不要做
你认为值得的事,就一定值得做好
24. 鸟笼逻辑——当心陷入惯性思维的怪圈
不做别人满意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打破惯性思维:创新方法,解决难题
25. 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及时制止小错误,可以避免大错误
反用“破窗效应”:把小处做好,带动大环境改变
26. 临界点效应——从不气馁,跨越生命中的“临界点”
不要在临界点前放弃
超越临界点,迎来柳暗花明
27. 卢维斯定律——“谦虚”,需要把握好度
保持谦虚,更容易被人接受
空杯心态,才更易成功
28. 最大笨蛋理论——及时扔出“烫手山芋”,别当“最大笨蛋”
当心掉进别人设好的陷阱
投机时适可而止
29. 跷跷板互惠原则——互利互惠才能皆大欢喜
帮助别人,会带来快乐
互助互惠,会让你更好地生存
30. 热炉规则——让纪律与规章的“热炉”发挥作用
制度清楚,警告也要做到位
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1. 横山法则——触发被管理者的自发管理
与其强权压制,不如激发自我管理
善于做感情投资,让员工爱岗敬业
32. 青蛙法则——居安思危,才能迎战危机
居安思危,改掉影响你一生的坏习惯
未雨绸缪,避免危机降临
33. 跨栏定律——突破的困难越大,成功就越大
正确面对打击,跌倒要能够爬起
困难越大,成就越大
34. 奥格尔维定律——敢用能人,善用能人
善于选用比自己更强的人
找到自己的左膀右臂
35. 卡瑞尔公式——危机时保持清醒,终有解决途径
放松,冷静的大脑有利于思考
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36. 杜根定律——信心决定成败:胜利只属于自信的人
自信让你充满力量
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更要相信自己
37.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决定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首因效应屡试不爽的原因
先入为主,用首因效应影响别人
38. 杜利奥定理——失去热情,事业注定失败
热情,有打动一切的力量
善于发现亮点,找到热情
39. “灯塔效应”——设定远景目标,给企业树立“灯塔”
树立目标:让它像磁石一样吸引企业向卓越迈进
不要设立模糊不清的目标
40. 史密斯原则——围绕利益,决定合作还是竞争
当心垄断的新型陷阱——市场萎缩、无利可图
说服别人合作时,要晓之以“利”
人生黄金法则(人生12个黄金法则)
《人生十二法则》 (加)乔丹·彼得森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为何这么火?究竟有哪些人生法则让人如此认同?我们来看看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除署名外)
十二法则
一 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二 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心自己
三 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四 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五 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六 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七 追求意义,拒绝苟且
八 说真话,或者至少别撒谎
九 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十 不要无视地毯下的龙:直面问题,言辞精确
十一 不要打扰玩滑板的孩子们
十二 当你在街上遇到一只猫时,摸摸它
“龙虾教授”
科普作家万维钢老师说:“彼得森这些建议我完全赞同,我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读读彼得森这本书。”豆瓣读者评价说:“简单得貌似只是十二句话,读起来简直像是十二本书。”
因为在书中举了龙虾的例子,彼得森因此被读者亲切地称为“龙虾教授”。那个例子是这样的——
有人问:关于失败,当你感觉自己的生活总是遭遇挫折失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彼得森用一则龙虾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简单的原则。他写道,人类和龙虾在3.5亿年前有着共同的祖先。直到今天,二者还有着许多相同的神经元构成和反应模式。
在龙虾社会,如果龙虾在战斗中失败,它的血清素会降低,战斗力就会减弱,日后也更容易失败。而胜利的龙虾,它的血清素则会增加,战斗力会更强。动物学家观察到,失败龙虾的行为模式会跟胜利者产生很大的区别,胜利者往往昂首挺胸,失败者则每天佝偻着身躯,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人类跟龙虾一样,勇气跟激素有关。当你遭遇挫折,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可以从改变自己的仪态开始——笔直站立、昂首挺胸。血清素水平会因此而增高,你也会因此变得自信一点,改变不就开始了吗?
彼得森的人生
你或许会有个疑问,“人生导师”能过好自己这一生吗?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乔丹·彼得森的人生。
乔丹·彼得森,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前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异常心理、社会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学。
彼得森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人生的艰难,他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北部酷寒的荒原长大,做过洗碗工,加油站工人,厨师、养蜂人、油田工人,铁路工人。女儿6岁时罹患多关节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在整个青少年时期反复发作,接受过髋关节置换手术,经历过成瘾药物戒断过程,经受了长达近20年的疼痛,直至他完成本书之前,刚刚痊愈。如果没有信念,一个人很难从不幸中撑下来。
他和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的学生及同事联合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推动当代人对人格的理解,被学生称为是多伦多大学“改变人生”的三位教授之一,《旁观者》称他是“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精彩书摘
寻找真相,而不是试图成为对的人
我和我的妻子在长达30年的婚姻里有过很多分歧。当出现很深的分歧时,我们的关系也会出现巨大的裂痕。这种裂痕无法简单地通过沟通来修复,于是我们就会被困在愤怒、焦虑的争吵当中。后来我和妻子约定,今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大家要立刻分开,各自去不同的房间待着。这种约定有时候很难达成,因为在激烈的争吵中,愤怒会驱使我们渴望战胜对方。不过相比有可能失控的争吵,各自冷静是更好的选择。
当和妻子选择各自冷静时,我们都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我需要为矛盾负哪些责任?不论这种责任有多么微不足道,我之前在这方面确实是做错了。”然后,我和妻子会重新面对彼此,分享自己反思的结果。
问自己这类问题的挑战在于,你必须是真心渴望得到答案的,即使答案有时可能会令你不舒服。当你和别人争吵时,你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所以你认定,需要做出牺牲或者改变的是对方,这是再好不过的可能性了。但如果是你错了,是你需要改变呢?那样你就需要重新审视自我了,包括审视自己过去的记忆、当下的状态以及未来的打算。然后,你需要下决心改变,并且找到改变的方法,再去认真实践。这个过程很辛苦,因为你只有不断地刻意练习才能适应新的感知和行动。相比之下,选择忽视和逃避、拒绝直面问题要容易得多。
全神贯注完善当下和未来
既然我拥有了照明笔,那就要好好使用它。很快我得到了答案:“写下你想要镌刻在自己心灵上的文字。”这是个挺好的答案,甚至还带有一些浪漫色彩,于是我把答案写了下来。然后,我打算提高难度,问自己可以想到的最困难的问题。
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明天应该做什么?”答案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做最多的善事。”将雄心勃勃的目标和效率最大化地结合在一起,这听上去是个不错的挑战,我很满意。接下来我提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我明年应该做什么?”答案是:“确保这一年所做的善事被下一年所做的善事超越。”
这也是个很踏实的答案,使前一个答案里的宏伟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延伸。我告诉朋友,我正在用他给的照明笔进行一个严肃的写作实验,我向他朗读了我写下的内容,没想到我的问题和答案也让他产生了共鸣。这鼓励了我继续写下去。
这组问题的最后一个是:“我这一生应该做什么?”“追求目标,专注当下。”我自然很熟悉这话的意思。《木偶奇遇记》里的老木匠盖比特就是这么做的,当他抬头看着凌驾于尘世之上的星星时,许的愿望便是自己制造的木偶有一天不再需要被他人用牵线掌控,能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
你必须先找到正确的方向,把目光投向美好和真理,然后才可以专注于当下的每时每刻。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全神贯注,这能使你更好地完善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