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第二次产业革命

时间:2024-12-08 04:45:49 编辑:阿旭

简述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

【答案】:(1)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概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蒸汽机的缺点逐渐暴露,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的动力,于是出现了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能的广泛应用开始于19世纪末,其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除了电动机应用于生产外,蒸汽机也不断地得到改进,发明了内燃机。随后,出现了汽车这一使用汽油通过内燃机驱动的自动车。汽车的发明、使用和推广使人们看到了公路交通方式的前景,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汽车工业部门。而且,内燃机的发明使蒸汽动力的应用得到推广,扩大了对石油的需求,促进了石油部门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时还是钢铁的时代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钢材很快排挤了其他材料,成为工业大生产不可替代的原料,世界工业生产也从“棉织时代”进入“钢铁时代”,重工业在工业中开始占主导地位。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人们开始使用人工方法合成材料,发明了合金钢和人造丝、塑料等多种人工合成材料。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与第一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二次科技革命显现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第二次科技革命从重工业开始,为落后国家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第一次科技革命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但是到19世纪中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前,在除英国以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仍然是农业占优势,而且在这些国家的工业中,轻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重工业相对而言显得薄弱。这时英国号称世界工厂,其经济实力是别的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它坐守前人的创造成果,思想上趋于保守、定型而丧失了先发优势,反而使后起的国家德国、美国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主导。
②基础理论的先导作用日益明显。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技术上的突破先于科学理论,进行发明创造的也大多数是直接从事生产的技术工人,这就使当时发明的机器具有高度的实用性,但也正是这一点局限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进入19世纪后,基础理论开始起先导作用,新技术的发明为新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手段,这种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已日益明显。在19世纪初,就有许多的专业学者致力于电学的研究。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无穷的创新能力,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内都不断地产生各种发明创造。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科技的认识?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间发生的一系列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这一时期,机器制造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石油、电力、化学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也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以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科技的影响和认识:科学方法的普及: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科学家们开始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推翻假说,这为科技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创新的加速: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创新的速度显著加快。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涌现出来,如内燃机、电灯、电话、电报、无线电、飞机等。这些发明和创新推动了现代化产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与经济的相互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科技和经济的相互促进。新兴产业的兴起带动了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并且变得越来越重要。科学与技术的整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与技术开始相互整合,产生了更加综合和跨学科的领域,如电子学、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这种综合和跨学科的发展模式至今仍然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趋势之一。总之,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为后来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
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次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特点:①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力.②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③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但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而是瓦特改造的。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相关信息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汽船、火车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内燃机、飞机、汽车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次工业革命(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原子能、航空航天、遗传工程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工业革命是以科学技术作为驱动力,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所以就形成了我们概念中所理解的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