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医学气功

时间:2024-12-09 23:49:32 编辑:阿旭

气功与经络的关系

  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整体观,而人体之所以能成为统一的整体,是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经络当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经络的发现来看,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经络,并具体讲明了其循行走向。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却找不到经络的踪迹,不知其为何物。那么,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怎么能得到有关经络的认识呢?根据某些史料记载与近代科学实验发现,经络学说的起源及形成和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奇经八脉考》中讲:“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内景隧道”是指人体的经络系统,“返观”可以理解为一种静功的锻炼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的经络变化,在进行某种静功锻炼过程中是能够觉察出来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发现,有时针刺某个人的某一个穴位时,整条经络都出现感传,这种人被称为经络敏感人。这种人通常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很小。然而当对人群中非经络敏感人采用诱导入静的方法,使其进入气功态后,经络感传现象及经络敏感人的出现率则大大提高。这一实验研究结果也为经络和气功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佐证。 

  另一方面,气功还有疏通经络,祛病强身的作用。《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周身气血运行和输布的通道,是把人体各部分联结成统一整体的重要系统,经络系统保持通畅,人体的气血就得以正常运行,生命就得以正常活动。若经络系统出现异常,人体的机能活动就要发生障碍,产生疾病。练功时可出现末稍循环旺盛,腺体活动增强等现象。这些变化,都说明气功锻炼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此外,许多气功功法都是在经络学说的影响下,依据气功原理编创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就反复强调了奇经八脉对于练功和诊病的重要性,认为“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龙虎升降、玄牡幽微之窍妙得矣”。针灸学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了任督二脉与练功的密切关系,认为许多功法虽有“种种不同,岂离任督”。近代医家张锡纯也主张学医的人应练气功,并参看丹经。 

  综上可见,气功与经络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现代科研对经络实质和气功机理的不断揭示,气功与经络的相互关系必将更清楚地显示在我们面前


气功中的气到底是什么啊?在哪里呢?所说的经络又是什么啊?

气功就是一种物理能量,现在研究还没有真正弄清楚具体是什么能量,不过人体能产生能量,却是都知道的。最简单的神经冲动,其实就是一种能量传递。
而气功的“气”是存在于人身体中的所有位置。因为这种能量本来就是人体细胞产生的,这里可以把细胞看成一个个生物工厂,人要活动,本来就要消耗能量,而细胞根据人体的需要产生各种能量,比如生物能,热能,电能等等。而气功就是这些能量中,还没有被人类真正了解的一种能量。
至于经络,现在的研究有非常多的推断,其中最让人信服的一种学说是,经络其实是人体组织液通道。我们都知道,人的所有细胞都是沉浸在组织液中的。这里可做一个比喻,组织液相当于大海,而经络就是洋流。
组织液一般不流动,但由于一些原因,产生了和洋流一样的组织液通道,既经络。由于所有人体细胞都沉浸在组织液里面,所以这些通道负责将物资和能量输送到细胞的任务。所以一旦经络不通,必然会造出人体细胞受损,结果出现病变。而针灸,拔罐的中医疗法,就是依靠物理刺激,来起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貌似现在最强有利的证据就是,科学家把一种阻碍组织液流动的物质,注射到经络的位置,结果果真出现了经络受阻而产生的疾病。(哪些经络受阻,会产生什么疾病,中医书上有详细的记载),而这间接的证明了,经络其实就是组织液中的通道。而气功其实是细胞产生的一种能量,它通过经络传递,缺少这种能量,细胞会缺少活力。而气功治疗,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这种能量输送给另一个人的过程。但这种能量是什么,现在没有定论。


高血脂的气功疗法?

  气功,是一门非常神奇的武功,对于经常练习的人来说,会产生非常多的好处,当中也包括它的治病效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气功疗法1、松功   选择任何 *** ,只要自然舒适即可,呼吸平静自然,吸气默想“静”字,呼气默想“松”字,然后依次从头、肩、上肢、胸、背、腹、腰、臀、大小腿、双脚放松,最后意守双脚,每放松一遍约5分钟,最后从头开始向下,直至双脚、全身放松,要缓慢反复进行。   气功疗法2、静功   取仰卧、平坐、盘坐位,做到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尾阍正中,舌抵上颚,鼻吸鼻呼,吸气要使真气“气沉丹田”,呼气顺其自然,意领真气沿任脉向下到丹田。   静功,需要我们思想集中,全身放松,以达到气沉丹田。   气功疗法3、动功   踏步击腹   边踏步边双拳沿食物在体内执行的方向敲击,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在腹部反复轻敲击,轻匀,敲到那,想到那,那里就放松。   云手扩肺   马步与左右弓步交替应用,先练左手,后练右手,反复交替,深吸慢呼,意守脚底涌泉穴。   整理活动   采用慢跑,使身体恢复到练功前的自然状态,纣10~15分钟。每天约练30分钟~1小时,观察半年。   慢跑,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方式,不用太过激烈,又可以使全身得到运动。   气功疗法疗效   31例高甘油叁酯者,练前平均值为267。Z米g%,练后平·均值降为187.4mg%;20例高胆固醇者,练前平均值为271.5mg%;练后平均值降为207.6mg%,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的差异。   气功治疗慢性病的原理   “气功”是一种练气的功夫,是我国特有的健身术,也是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所谓“气”,主要是人们所呼吸的空气和人体内在“元气”。练气,就是指锻炼人体内在的元气,这个元气相当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体内的修复能力。   气功一般包含有调身***姿势***、调息***呼吸***、调心***神经***等三方面,且这三方面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学习气功就是掌握这三方面的要领,以达到健身或防治疾病的目的。   气功种类繁多,我国目前流传较广的有放松功、强壮功、内养功等。   气功可治疗慢性病,其治疗作用的原理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静养元气   即保养损耗了的元气,使身体抵抗力逐渐增加,使扰乱了的机能逐渐恢复正常。   第二,积聚精力   根据实验研究,练功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属于所谓“储能性反应”,即积聚能量性质的反应,这突出地表现在身体的耗氧量减少***比练功前减少30.7%***,能量代谢下降。这种“储能性反应”,有助于减少患者身体的消耗,重新积聚精力。   第三,“ *** ”腹腔   通过呼吸运动的机械作用,对腹腔器官进行“ *** ”。气功的腹式呼吸所引起的这种 *** 作用,尤为显著。对腹腔器官施行有节律的“ *** ”,可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腔瘀血,增进消化和吸收功能。   因此,气功能治疗神经性衰弱、高血压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有明显的疗效。

气功可以治疗高血脂吗?

气功是一门古老的健身养生祛病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大自然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运用意识的作用,通过以意引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身心锻炼的总结,是一种独特而有实效的锻炼精、气、神的身心疗法,是使人强身健体的一门人体生命科学,故而练气功可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气功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相对下降,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对大脑皮层起保护性抑制作用;消除机体应激状态,排除紧张反应;气功锻炼,还可以改善机体物质代谢,改善激素水平,使血中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有所降低;气功锻炼对血压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明显改善全血及血浆的黏度,改变自主神经兴奋性,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感染等慢性病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现代研究表明,练气功能够提高神经、呼吸、消化及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具有降压、预防中风、抗衰老等作用。气功对糖尿病的功效肯定,能够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激素水平,使空腹血糖及餐后半小时的血糖值显著下降。同时伴有高血压者的血压适度下降,血脂亦同步下降,胰岛素释放增加。这些都表明气功有降糖、降脂、降压的作用。气功康复属于整体康复疗法。气功锻炼并不是针对某些疾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异性疗法,而是以改善人体整体功能状态,提高人体素质为目的的锻炼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加强人体自我调节,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靠机体自身的稳态机制消灭疾病而维持健康。古人认为,气功是锻炼精、气、神的,而精、气、神则代表了人体的正气,是人身之三宝。通过练功,可达到精充、气足、神旺,即调心、调身、调息,自然可以却疾疗病;练气功可使阴阳调和,气血流畅,因此能扶正祛邪。这些是立功疗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不断加强正气,能促进病体的康复。无论练习何种功法,经过一段时间,普遍反映饮食和睡眠改善,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病痛逐渐消失。气功是一种自然疗法。顺乎自然是气功锻炼的一项基本原则,虽然气功功种很多,但大多数气功都是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条件限制,比较容易掌握。同时气功还可以根据自己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轻重,条件的差异,酌情选择气功中的静功、动功、动静结合功来练功。真正理解了气功的精髓,一切顺其自然,锻炼起来,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