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隆主要经历
叶培隆叶培隆,FM940山西音乐广播金曲调频当红DJ,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山西音乐广播活动专题部主任、《伴你回家路》主持人、活动策划执行。中文名:叶培隆外文名:YePeilong别名:培隆,DJ叶培隆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身高:176cm出生地:山西太原出生日期:12月28日职业:主持人、DJ毕业院校:山西大学代表作品:《爱唱老情歌》,《音乐纵贯线》,《黄河新闻》《伴你回家路》毕业高中:太原成成中学语言:普通话太原话英文供职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经历FM940山西音乐广播金曲调频当红DJ,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在话筒前,他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电台DJ,在屏幕上,他是充满活力,机智幽默的电视主持,脚踏两只船,却做的样样精彩。在屏幕上,他是充满活力,机智幽默的电视主持,言语间挥洒自如,妙语连珠。而生活中的他说,安静是一种美德,安静是一种营养,安静时你可以和自己说话,为自己找到最合适的姿态。主持节目1.山西音乐广播《音乐MorningCall》2.山西音乐广播《培隆榜样音乐》3.山西音乐广播《音乐不停步》(慵懒阳光、高大梧桐、细碎心情,一整天好音乐,一整天的好心情。)4.山西音乐广播《我爱美乐地》(纯天然音乐时间,DJ叶培隆给你不一样的岁月感动。)5.山西影视频道《勇者无敌》6.山西影视频道《追风非常民星K歌会》(K歌之王,我为歌狂。)7.山西影视频道《影视故事会》(影视故事会,听故事的好地方。)8.山西卫视《爱唱老情歌》9.山西音乐广播《音乐纵贯线》(让那些尘封的记忆再度鲜活,让那些新鲜的旋律不再陌生。周末《音乐纵贯线》上午版,期待你的聆听!)10.黄河电视台《黄河新闻一拨就灵》(黄河新闻给力监督,大事小情一拨就灵。)荣誉2014年在“我喜爱的山西广播电视台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中,荣膺“十佳播音员”称号。
叶培大主要经历
叶培大叶培大(1915.10.18-2011.1.16),号天一,上海人,微波通信及光纤通信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新中国微波通信的领路人、新时代光纤通信的开拓者和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奠基人。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毕业于国立北洋工学院电机系,1949年任天津北洋大学电机系教授、兼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工程师,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大他先后为恢复新中国的无线电广播事业、开展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863计划中通信高技术研究课题的立项论证工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叶培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15年10月18日逝世日期:2011年1月16日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毕业院校: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代表作品:《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基础》人物生平1915年(民国四年)10月18日,叶培大出生于上海南汇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叶时茂为前清秀才,历任私塾、小学及中学国文教师,擅长国画,在江南略有名气。少年时期的叶培大,兄妹五人,家境清贫,全家只能供他一人上学。他从小就懂得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小学时期学习成绩一直优异。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叶培大考入上海民立中学后,曾一度受进步文艺的影响而酷爱文学,假日课余勤于笔耕,常有习作见于报端。上高中时,便矢志学工。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高中毕业后,进入上海私立大同大学物理系就读。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考入国立北洋工学院电机系,连续三年考试成绩第一。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8月,叶培大以本专业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留校任电机工程系助教。1940年(中华民国二十九年)9月,叶培大经学校介绍到重庆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担任工务员工作。同年与袁保鑫结为夫妻。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叶培大升为助理工程师,同时兼任金陵大学电机系交流电机实验工作_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叶培大参加美国租借法案官费出洋考试,以电信方面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被录取,并于同年9月初抵达纽约,后经钱凤章的介绍,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播音室和发射台实习,后又相继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实习,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_1945年至1946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期间先后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和加拿大北方电气公司实习。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春末,被派到加拿大蒙曲沃尔北方电气公司实习发射机,同年9月回到美国旧金山作参观实习。11月叶培大归国后回到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就职,年底晋升为工程师,被派往南京江东门机房工作,同时兼任金陵大学电机系的副教授。1948年初(民国三十七年),江东门机房拆运到广州,叶培大随船抵广州。1949年6月底,叶培大离开广州,于同年9月回到天津北洋大学任教,任天津北洋大学电机系教授、兼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工程师。1950年,叶培大在《电信建设》上发表了“杜黑特100千瓦电路的设计、安装与测试”一文。1951年,叶培大由当时天津市教育局局长张国藩等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_1952年,任天津大学电信系教授兼系主任。1954年,参与北京邮电学院的筹建工作,是筹建创办人之一。1955年,叶培大随天津大学电信系转入北京邮电学院,任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系教授,并先后兼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任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1956年,率先开展了国内的微波通信研究工作,包括金属圆波导中H10模的传输、模拟/数字微波中继系统等。1958年,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究“毫米波圆波导H01通信系统”,取得成果,并发表论文多篇,如“波导H01通信调制方式研究”、“H01圆波导远距离传输理论”、“微波中继圆波导馈线”、“同轴波导不连续性理论的两点补充”等。1958年至1960年间,开展了微波圆波导Hfl,通信的研究工作。196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气光通信的研究工作,成为中国光通信的先驱。1964年,叶培大又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合作,在国内首先研究大气光通信,并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地进行了大气光通信实验。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主要有“旋磁理论”、“微波理论与技术发展”。1965年,率先开展了国内的大气光通信研究工作,成为中国光通信领域的先驱。1973年至1977年问,参加了邮电部微波中继通信960路机的研制工作,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微波波导校相器和微波波导直接耦合滤波器等,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并为邮电部设计r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978年,叶培大恢复光通信研究工作后,及时抓住“相干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世界性前沿课题。组织攻关,作出了重大贡献,带动了全国的光通信研究工作。1979年夏,北京邮电学院受国家科委委托举办了首次全国光通信技术学习班,由叶培大领衔授课。这次学习班对全国光通信的开展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1983年,起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与通信学科评议组首届召集人,于1984年成为中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后,叶培大曾先后组织过中日光纤科学及电磁场理论会议、中英光纤通信会议、ITT传输研讨会、国际电信流量及网络研讨会、国际通信技术/中英第二次光纤通信/固体及半导体激光器专题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会议主席或合作主席。同年6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与人合作的“六五”攻关项目“相干光纤通信系统及部件研制”获邮电部科技进步奖,该项成果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同年与其博士生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封装结构”获国家专利。此外,他还承担了“光锁相环-零差相干光通信接收机”和“模分配噪声”等两项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以及“单频率半导体激光器”和“环状谐振腔半导体激光器”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9年,主持完成了《通信合理结构》大型咨询报告,由中科院技术科学学术部大会通过,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受到高度重视,大部分内容已被采纳。1990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磁科学研究院院士。1990年至1992年问,提出并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通信高科技专项的立项论证工作,获批准,并执行多年,为推动和组织"863’’计划做出卓越贡献,获国家科委颁发"863’’计划荣誉证书。1993年,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工程HDrrv论证,国务院通过并启动。1994年,主持完成中科院科学技术部的“建设中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大型咨询报告,呈送党中央、国务院,受到高度重视。1993年,当选为国际计算机通信委员会理事。同年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论证,国务院通过,并启动。1994年,主持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建设中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研究工作,完成大型咨询报告,呈党中央、国务院。2011年1月16日12时,叶培大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主要成就科研成就1947年至1949年间主持设计、安装和测试了中一部100千瓦大功率广播发射机、当时全国最大的菱形天线网及南京淮海路广播大厦,为恢复中国大型广播发射台、天安门广播系统等做出了贡献。开展了微波圆波导H01通信的研究,并率先开展了大气光通信的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微波波导校相器和直接耦合滤波器等,设计了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949年参加了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新广播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并主持完成了各省广播电台播音大厦的标准设计。在微波通信领域,于195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1958至1966年,与中科院电子所合作在H01微波圆波导通信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96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大气光通信的研究工作。随后又于上世纪70年代转入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的研究工作1974年,参加邮电部960路微波中继Ⅱ型机的研制工作,叶培大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微波波导校相器、微波波导直接耦合滤波器以及微波分并路器等,为提高960路微波中继Ⅱ型机的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1976年以来,主要从事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在相干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极化噪声、模分配噪声、光纤非线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并主持完成“863”通信主题的立项论证工作。从1980年起主持了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相干光纤通信试验系统及长波长单频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等一批关键器件;率先开展了光孤子通信研究工作并研制成功相应的实验系统;系统地研究了多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模式噪声和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极化噪声等重要课题,攻克了光时分复用、光波分复用等高速宽带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人才培养1959年叶培大开始带硕士研究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生导师之一。从1984年开始带博士研究生,截至1990年,他先后指导了32位硕士生和13位博士生,这些毕业研究生中有不少人已成为独立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多年讲授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光纤通信等方面二十多门课程,作为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获奖记录社会任职1947年至1949年,任前中央广播电台工程师。1952年,任天津大学电信系主任。,同时被选为校工会主席和天津市南开区人民代表。1955年北京邮电学院建校起,叶培大历任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1955至1956年,任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系主任。1956至1979年,任北京邮电学院院长助理,并从1962年起任第一、二届北京邮电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65年至1993年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79至1981年,任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1981至1985年,任北京邮电学院院长。1985至1993年,任北京邮电学院名誉院长。1988年,当选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Fellow),后被推选为终身会士(IEEELifeFellow),兼任IEEE通信学会(COMSOC)国际活动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委员会委员、IEEE北京分会主席。199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后,任名誉校长。1994年,当选国际计算机通信委员会(ICCC)理事。2000年,任中国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叶培大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学与通信学科评议组首届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光学评议一组组长、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通信主题立项论证专家组组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七届委员,第五、六、七届民盟中央常委。人物评价叶培大为中国通信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中国光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炳琨评)叶培大是中国通信科技领域的一代宗师,为振兴通信事业、加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崇尚奉献追求卓越”北邮精神的代表,也是一位以天下为己任、求真务实的社会活动家,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尽职尽责。(北京邮电大学评)叶培大在执教和科研的几十年生涯中,始终以一名科学家的特质前瞻性地行进在科学发展与技术展望的前沿。是祖国微波通信的领路人,是新时代光纤通信的开拓者,更是奠基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先行者,在光通信领域里倾尽了毕生心血,不懈地推动着祖国通信事业的长足发展。作为杰出的教育家,与讲台、与学生割舍不断的情缘激励着他矢志不渝地奋斗在教育事业第一线,六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倾情奉献,赢来桃李满天下,同时也用一生的默默奉献诠释了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大爱。(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评)
新场是个好地方吗 漂亮吗 她在哪里 有什么特色
新场,古称“石笋里”,素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作为千年古镇,新场积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市区级文化保护单位共计37处。偏安于上海市南汇区西南端,似“养在深闺人初识”的少女,新场以其静谧、美丽、多姿得到了更多世人的亲睐。
小桥、流水、人家、长街、茶楼、老店、小庙与古寺,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四条河巷将古镇划分为“井”字形空间格局。动态的流水和静态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动静结合,光影斑驳的整体景观。
新场以盐繁荣,以盐建镇,“浦东十八铺,新场第一镇”。新场盐业的兴盛,商贾的云集,市井的繁荣,吸引大批志士仁人,在新场留下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笋山十景” 、“十三牌楼九环龙”、“马鞍水桥石驳岸”,虽然有些已经不为我们所见,但是仍可以见证古镇曾经的繁荣。新场至今保存大小不一的100多户明清古宅院,白墙、黛瓦、雕花门窗,古镇老宅的风味油然而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奚家厅和张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厅的东西合璧:东方传统的四进三开的宅院,仪门上罗马的立柱、精美的马赛克地面,无不体现出匠心独运。现存石驳岸6000多米,其中1500多米建于民国之前,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元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文物学家称为“家门口的文物的”马鞍型水桥20多座,桥岸建筑考究,水桥系舟石刻有精细的暗八仙、如意图形,小巧精致,极富江南水乡情韵。
长约3里的老街缓步而行,闻着若有若无的木香,如同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时间凝滞了,动作凝滞了,这里没有闹市的嘈杂,没有都市的摩肩接踵,有是的心灵的宁静,精神上的慰藉,灵魂的回归。明清风格的店铺会让你驻足不前,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导演的眼球,不约而同选择新场作为他们的重要拍摄景点,即将全球公映李安导演的《色戒》就是选择了新场的老街,在导演们看来,这里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古镇。
地灵才可以人杰,新场可谓人杰辈出、群英荟萃。明清两朝称威,元明清三朝,新场子弟考中进士19人,举人46人。这也是新场“十三牌楼”的一个原因。碧天白云,巍巍青石,雕花刻字,石狮铮铮,现存的石牌坊吸引着我们去探寻他们的历史。现当代,新场更是藏龙卧虎,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中科院3院士是新场的骄傲。正是这么多的名人使得新场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盘横于此,互相交流技艺,新场古镇成为了一个艺术的聚宝盆,传承着浦东千百年来所有的民间艺术的精华:钹子书、唱太保、清音班、南汇彩豆画、浦东琵琶派等等。为了使这些艺术瑰宝得以继续传承,新场建立了相应的场馆对它们予以保护。
古代新场经济的繁荣,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也使得新场古镇佛、道、基督教三教共存。历史记载,新场历史上共有寺庙十几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建于元大德年间的南山寺、建于明代的东岳观,以及建于上个世纪中叶的基督教堂。这些寺庙道场如同南山寺后两棵700年古树一样,以顽强的生命力共同传承着新场古镇的历史文化。
上海南汇桃花节
南汇大学城到大团桃园公交线路是:
1:从张南专线(南汇科教园区站)上车,坐5站至(南汇汽车站)下车,步行约2分钟到换乘点
转南七线(南汇汽车站)上车,坐8站至(大团镇站)下车
2:从三港专线(人民东路观海路站)上车,坐5站至(人民东路川南奉公路站)下车,步行约1分钟到换乘点
转南闵专线(人民东路川南奉公路站)上车,坐11站至(南芦公路永春东路站)下车
3:从龙芦专线(托普学院站)上车,坐9站至(张家桥站)下车,步行约1分钟到换乘点
转龙大线(张家桥站)上车,坐12站至(大团镇俱乐部站)下车
线路大约20公里,需要时间45分钟左右…
时间:2009.03.28--2009.04.28
地点:南汇桃花村
票价:人民币 55、30 元
订票热线:(021)6112-1255, 400-820-4800
上门取票: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58号2304室(近北京西路,静安寺)
==============================================
桃花节游览参考线路
1 滨海桃花园 (龙滨线)
2大团桃花园 龙大线
3新场桃花园 沪南线、塘南线、龙东线
4南汇桃花园 龙芦线
自驾游参考线路
⑴ 自驾游一日游线路:
上午南汇桃花村踏青赏桃花、品农家饭;下午野生动物园观珍稀动物,观看大型动物表演。
上午新场桃源踏青赏桃花、品农家饭;下午游览新场古镇。
上午大团桃园踏青赏桃花、品农家饭;下午参观多利农业生态园,游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滴水湖。
上午滨海桃源踏青赏桃花、观看民间绝技、品农家饭;下午游临港新城滴水湖、南汇嘴观海公园、东海大桥。
上午上海鲜花港观郁金香、书院人家品农家饭;下午游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滴水湖。
⑵ 自驾游二日游线路:
D1: 滨海桃源踏青赏桃花——黄金海滨度假村骑马、卡丁车——滨海高尔夫打练习球——滨海森林公园
宿:黄金海滨度假村或锦江之星临港新城店
D2: 清晨海边观日出——上海鲜花港——书院人家农家饭——滴水湖——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
D1: 上海野生动物园——南汇桃花村品农家饭
宿:汇苑宾馆或衡山度假村、汇亨新亚大酒店等
D2: 上海鲜花港——书院人家品农家饭——滴水湖、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
桃花节交通线路
1、沪南线(东昌路渡口)——新场(新场桃源、新场古镇)——南汇汽车站(南汇桃花村、南汇博物馆、豪布斯卡名品村)
2、龙平芦线(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新场(新场桃源、新场古镇)
3、周南线(南码头渡口)——南汇汽车站(南汇桃花村、南汇博物馆、豪布斯卡名品村)
4、南新专线(上海火车站)——艺泰安邦文化艺术馆——上海野生动物园——东门(南汇桃花村、南汇博物馆、豪布斯卡名品村)
5、张南线(地铁二号线张江站)——美特斯邦威——艺泰安邦文化艺术馆——上海野生动物园——南汇汽车站(南汇桃花村、南汇博物馆)——人民东路(豪布斯卡名品村)
2009桃花节新场桃苑活动通知
活动时间:2009年3月21日—5月4日
景点内容
1、总体介绍
千亩桃花村,上海新桃源、踏青、赏花
听戏、月老堂、祈福台、桃花园里系姻缘
2、桃园亮点
形成于1962年,占地约1000亩,地处新场镇西端。
上海桃花节新场古镇桃源的活动主题是:
观赏千亩桃花,体验农家生活,
展示民俗文化。年复一年,总是三月桃花嫣红,七月桃子飘香。是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桃花园区。
3、陶家戏台
陶家一边搭起戏台,一边拉起队伍沿街巡演。
4、江南丝竹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江南丝竹班社均自行解散。至今,70岁以上的老艺人已相继离世,后继乏人,加上传统曲目传谱很少,江南丝竹日渐濒危。
江南丝竹 月老堂
5、月老堂
月老为专司人间婚姻之神,他的袋中藏有赤绳,暗系在男女双方的脚上,使他们成为夫妻。青年男女瞻拜“月下老人”后,可期婚姻和美,白头偕老。未婚男女瞻拜可望得到理想中的终身伴侣。
6、亲子草垛游戏坊
亲子工作坊采用亲子互动游戏,让亲子之间获得许多乐趣,许多收获。
7、其他:上海乡村民俗用品馆,100件民俗用品演绎上海原住民生活的百年记忆。
桃源农家,了解农民生活起居和劳动。
桃林茶社,一饮桃花茶,二品桃花粥,三请桃花饭
观花楼观千亩桃花、民族图腾展、土特产一条街、浦东农家婚俗表
交通路线图
公交新路:
地铁2号线龙阳路转:沪南线、原野线、南杜线、龙平路线、628等
自驾车线路:
1、沿沪南公路行驶,
可直达新场古镇桃苑景区。
2、行A20,南六公路出口下,
开至沪南公路右转(约6公里)
可到新场古镇桃苑景区。
3、行A20转至A2,沪南公里出
口下右转(约2公里)可到新
场古镇桃苑景区。
4、行A30转至新奉公路,沪南公
路左转,可到新场古镇桃苑。
================================================
上海白玉兰滨海度假村,南汇区滨海旅游度假区58291000
衡山度假村,南汇区惠南镇城南路88号58000000
滨海宫霄度假村,南汇区滨海旅游度假区58292828
房价你自己可以电话问问……
今年的南汇桃花节
南汇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畔,河港纵横、物产丰饶,田园风光宜人。南汇有近5万亩桃林,种植面积之大,品种之多,为华东之最,有“桃花源”的美誉。
2009年上海桃花节将于3月下旬开幕,具体时间将视温度和花期而定。
2009年上海桃花节的主题活动秉承了往届桃花节的传统,除了举行别开生面的开、闭幕式以及“滨海杯”高尔夫邀请赛等保留项目外,还将发挥各镇优势,推出“文化艺术”、“放飞梦想”、“垂钓比赛”、“海鲜美食节”等系列活动。
同期推出的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将串起海鲜街、鲜花港等多个旅游景点。此外改造后的芦潮港海鲜街将在今年桃花节时对外营业。
桃花节后,这些旅游线路仍可能长期开通。今年市民可以通过参加旅行团的形式踏春赏桃花。
南汇区旅游局将与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春秋旅行社等旅游机构合作,推出旅行社组团“一日游”、“二日游”线路。滴水湖、东海大桥等新兴城市景观,大团桃园、书院人家、芦潮港渔村等乡村特色小景以及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鲜花港、滨海森林公园等热门旅游景点将被整合在一起。
“百元游南汇”精品旅游线路的推出,是2009年上海桃花节的又一亮点。南汇区旅游局将与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春秋旅行社等旅游机构合作,推出旅行社组团“一日游”、“二日游”线路。滴水湖、东海大桥等新兴城市景观,大团桃园、书院人家、芦潮港渔村等乡村特色小景以及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鲜花港、滨海森林公园等热门旅游景点将被整合在一起,市民可根据喜好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