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如何养生保健
1、出点汗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2、护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老年人在冬季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3、防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4、调精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尤其年纪大的老年人,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5、早睡早起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6、多喝粥 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肠的鲫鱼粥等。
适合老年人冬季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点有哪些?1、防寒保暖冬季天气变化多端,尤其是北方气温较低,以至于低达零下摄氏度以下。恶劣天气尽量不要出门,比如雾霾天、雨雪天、大风天。居住在阳光充足的房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用温水刷牙和洗脸;出门前应戴上围巾、帽子以及手套等,避免身体受寒。2、营养支持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遵循少盐、少脂、少糖的饮食原则,着重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等。不管烹调哪种食物都要保证清淡,以清蒸、水煮、汆等替代油炸和油煎。采取少吃多餐原则,能减轻消化系统承受的负担,有助于吸收营养物质。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减缓肌肉流失,提高抵抗力。3、多运动阳光充足的前提下适度的户外活动,可选择散步、骑自行车或八段锦等,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耐寒能力,提升抵抗力。不过运动时间不能太早,应安排在上午10点之后或下午;运动前做好热身,让关节和韧带提前进入状态,防止运动受到损伤。不能做剧烈运动,以稍微出汗为好。4、科学洗澡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再加上冬季出汗少,洗澡无需太频繁,一星期洗1~2次就行。不可用强碱性的无肥皂,也不能用力搓洗,以免加剧皮肤干燥和瘙痒,洗澡结束后,及时涂抹润肤乳。另外,老年人缺水不敏感,当感觉到口渴时细胞已严重缺水,因此应随身携带保温杯,时不时的喝几口,能滋润全身细胞和皮肤,又能减少血液黏稠度。5、稳定血压大多数老年人伴有高血压,虽然高血压无痛无痒,但却悄无声息的伤害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所以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药,勤监测血压,保证血压稳定达标。6、预防流感冬季是流感高发期,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一旦患上流感可能会诱发肺炎,使得哮喘和气管炎等加重。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流感后可发展成肺气肿,甚至诱发肺心病,最终威胁生命。7、稳定好慢性病慢性病患者需听从医生建议用药,积极治疗慢性病,防止出现继发性感染。8、定期体检体检对老年人来说很关键,勤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血糖和血脂以及血压等指标,定期做心电图、颈动脉彩超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及早发现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提前预防用药。家医君寄语老年人还要摆平心态,不能太操心子女的事,保证自己开心即可。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多动动大脑来活跃脑细胞,预防老年痴呆。与此同时应积极预防跌倒,排除家庭中的障碍物。
冬季老人该如何养生
父母长辈的健康是每个子女晚辈都非常关心的事情。
老年人冬季护理身体要点
1. 适时进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从冬至开始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如果老年人能够抓住该时节恰当进补,对增强机体免疫力,调养虚弱病症等是极为有利的。老年人多为肝肾阴虚,冬季是温补肾阳的最佳季节,因此在冬季进行补肾助阳,可使肝筋得到滋养,心阳得以充足,肺气得以滋润。
2. 早睡晚起调养精神
老年人在冬季应早睡晚起,冬季早睡可养人体之阳气。睡前可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以祛除人体的寒气,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晚起则可养人体的阴气。晚起亦非懒床不起,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早晨应在太阳升起即起床,这样可避严寒,以求得温暖,使人体的阳气充沛。冬季起床后可因地制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打太极拳、跑步、登山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寒防病
冬季为了室内保温,居室门窗多紧闭,空气流通性差,人员又相对较集中,这样就极其容易多种传染病,老年人因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均较差,就更容易染病;因此,老年人应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老年人常有孤独感和失落感,做为子女要经常回家陪陪父母,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及身体变化,及时掌握他们身体上的不适症状,以帮助及时就诊,避免拖延病情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时间,使老人充分感到老有所依。
子女应该帮助老人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平时多劝说老人培养些爱好,如打太极拳、跳舞、下棋等,这样既可预防老年疾病,又可减少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2)饮食护理
中老年人平时就应该低盐低脂饮食,不能有病了才去注意饮食。长期食盐超标(每日>6克),会诱发高血压,也会让高血压患者病情加重。长期高脂肪饮食,会使人发胖,随之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血管弹性度差、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患脑血管疾病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加。中老年人应吃清淡、高蛋白、易消化、含粗纤维的食品,如牛奶、豆腐、瘦肉、蔬菜等,多食水果。早晨起床后先喝两杯温开水,有助于稀释血液粘稠度,也能预防大便秘结。
(3)运动护理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再适当不过了。中老年人每周至少应有2次有氧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等,强度以不疲乏、不心慌气短为原则。曾有杂志报道过,正常人绝对卧床3个月,肌肉就会萎缩,关节僵硬,甚至不会走路。老年人在家庭中,适当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既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又可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控制高血压
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应长期服用降压药,并要监测血压,每周至少二次,以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如血压控制不理想,要及时来医院就诊,调整降压药。
(5)控制血糖
有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监测血糖,掌握血糖的控制情况。同时糖尿病患者要预防低血糖的反应,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注射后10-30分钟必须进食,外出活动身上必须备有糖块,如出现心慌、饥饿感、出冷汗、四肢无力现象,这就是低血糖反应,要立即吃块糖,半小时左右症状就会缓解,如不缓解,应尽快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老年人冬季如何进行养生?
老年人对身体的护理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在冬季,冬季寒冷是老年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老年人在冬季的护理是需要特别小心的,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老年人冬季护理谨记6点!
1、出点汗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2、护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老年人在冬季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3、防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4、调精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尤其年纪大的老年人,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5、早睡早起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6、多喝粥
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肠的鲫鱼粥等。
上面的就是为老年人介绍的冬季护理身体要谨记6点注意事项,老年人在冬季一定要注意御寒保暖,这也是老年人在冬季护理身体重要的内容,希望老年人在冬季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