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身上发生了三件大事,让人感到奇怪,到底是哪三件事?
慈禧太后薨后,出现了三件怪事:其一、送葬时雷电交加,狂风暴雨;其二、棺材渗血,恐怖异常;其三、口含明珠,取之尸坏。慈禧太后卒于1908年11月15日,享年74岁;经过一年的周密准备,于1909年11月15日葬于河北菩陀峪定东陵。由北京紫禁城到河北定东陵有142公里,因此慈禧的送葬队伍在路上走了四天,许多人亲眼目睹了慈禧的葬礼,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慈禧的送葬队伍十分庞大,前后延绵数公里,仅仅是慈禧太后的巨大金棺就需要120人抬。送葬队伍前面是摄政王、王公贝勒和军机大臣,接着是一对彪悍的骑兵,再往后面是蒙古人赶着一大群骆驼,上面载着帐篷及行宫用具。蒙古人后面跟着一长溜儿万民伞队……紧跟在飘动的万民伞的是一队显贵的喇嘛;他们的后面是赛仪卫拿着满族祭器、佛教法器和锦旗。队伍由数万人以及数千头牲畜组成,十分庞杂!出了北京城后,原本晴朗的天突然雷电交加,接着下起了狂风暴雨。天气异变让送葬的队伍感到十分恐惧,这也意味着大清的国运将尽。历史上能跟慈禧太后豪华葬礼相比的帝王,大概就数赵肃侯赵语了,他死后魏、楚、秦、燕、齐各派锐师万人来参加会葬,加上赵国自己的数万军队,送葬的人员达到十万人以上。不过赵肃侯生前英雄一世,与魏、楚、秦、燕、齐等国连年恶战而不处下风,赵国俨然是北方的新霸主;慈禧太后治国,屡屡遭到外国列强欺凌,国弱民穷。慈禧太后葬礼虽然与赵肃侯规模差不多,但是成就远不及赵肃侯,故引来了天遣,上天下暴雨欢送慈禧归葬!慈禧太后的尸体停留了一年才下葬,因此防腐处理十分重要。据说慈禧太后得了痢疾死的,肠子里面基本上是干干净净了,因此她尸体多年不腐。再将他浸泡在防腐液、香液之中,那么出葬时不会有尸臭。不过因为当时道路太差,抬金棺的人有120人,一路颠簸导致防腐液、香液从棺材中流了出来,颜色跟血差不多。因此路人以为慈禧太后的棺材渗血了,其实人死后一年血早就没有了。据盗墓大贼孙殿英交待,刚打开慈禧太后的棺木时,慈禧太后栩栩如生,口中含有夜明珠一颗,光亮可达一丈之远。孙殿英盗墓就是为了金银珠宝,故他取下了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一瞬间慈禧太后的尸体变成了一个干尸,前后对照十分恐怖。原来慈禧太后的金棺密封性较好,一打开棺木,她的尸体就被氧化了,因此才会由栩栩如生变成一具干尸。慈禧太后的定东陵花费了800万两银子,送葬花费了150万两白银,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慈禧太后身前奢侈,死后更奢侈,因此她才会死不安生,多次被盗。
慈禧死后身上发生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都是什么?
慈禧太后死后,在她身上一共发生过三次令人震惊的大事;第一件事是慈禧太后下葬那天风云骤变;第二件事情是民国时期的孙殿英带着士兵盗了慈禧太后的陵墓;第三件事情是慈禧太后的遗体上长出了许多白色的绒毛。(一)、下葬之日风云骤变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掌权者,她生前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死后的安置之事了。慈禧太后自己把陪葬品的清单列了出来,还选择了自己的皇陵地址,甚至安排好了自己未来葬礼的事情。慈禧太后葬礼当天,由于陪葬品实在太多,因此清朝政府出动了很多人力来搬运这些东西,给慈禧太后哭孝和守灵的人也是数不胜数,阵仗十分宏大,引来无数百姓围观。然而就在此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突然风云骤变,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十分诡异。(二)、慈禧太后陵墓被盗慈禧太后的陪葬品之丰厚,当时可以说是天下人尽皆知,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民国时期,大将军孙殿英为了获得慈禧太后的陪葬品,便借口说是去守陵,实际上是把慈禧太后的陵墓给洗劫一空了。孙殿英带着自己的军队大张旗鼓去了慈禧太后陵墓,然而命人粗暴地撬开陵墓大门,并在盗墓时把陵墓内部损毁了。(三)、慈禧太后尸体长白毛孙殿英盗墓时,为了获得慈禧太后口中的那颗夜明珠,命人撬开了慈禧太后的棺材,拿走了夜明珠便不管不顾了,因此导致慈禧太后的尸身暴露在阳光下了。由于陵墓十分潮湿,而且慈禧太后的尸体又暴晒在阳光下,等人发现时,尸身上已经长出了许多白色的毛。为了让慈禧太后的尸身能够重新安全下葬,民国政府还特意找了尸检官替慈禧太后检查了尸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