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陈述彭

时间:2024-12-12 06:11:38 编辑:阿旭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的学术组织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1991.5-1995.10)主任委员:王之卓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副主任委员:陈述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所,教授杨凯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教授张祖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方磊国家计委国土司司长,教授委员:陈俊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总工程师,教授宁津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教授郭友中武汉市副市长,教授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主任,教授许厚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测地所所长,研究员高俊解放军测绘学院院长,教授何昌垂UNDP遥感项目官员,副研究员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信息所所长,研究员曹述互水利部遥感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林 培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杨明辉国家测绘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永奇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系主任,教授委员兼秘书:陈 军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名单(1995.10-2001.5)名誉主任委员:王之卓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名誉副主任委员:陈述彭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中科院遥感所主任委员: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国家科委副主任副主任委员:杨 凯 教授,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德仁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委员: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国家测绘局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张祖勋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赵梓森 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武汉邮电科学院许厚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何建邦 教授,中科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潘云鹤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浙江大学校长郭华东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袁保宗 教授,北方交通大学林宗坚 教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陈 军 教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秘书:龚健雅 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名单(2001.5-2004.12)名誉主任委员:王之卓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武汉大学名誉副主任委员:陈述彭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中科院遥感所主任委员: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国家科技部副主任委员:杨 凯 教授,国家测绘局李德仁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大学委员: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国家测绘局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大学张祖勋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大学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刘纪远 研究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厚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中科院武汉分院潘云鹤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浙江大学王任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总参测绘研究所童庆禧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中科院遥感所林宗坚 教授,国家测绘科学研究院陈 军 教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秘书兼委员:龚健雅 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名单(2006.1-2010.12)名誉主任:陈述彭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中科院遥感所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国家科技部主任: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大学副主任: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大学李维森 教授,国家测绘局委员: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中国工程院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国家测绘局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大学许厚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中科院武汉分院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张祖勋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武汉大学王任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总参测绘研究所童庆禧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中科院遥感所王家耀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刘纪远 研究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陈 军 教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张继贤 研究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龚健雅 教授,武汉大学Prof. Michael. Frank Goodchild,Member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USAProf. John Townshend,University of Maryland,USAProf. Armin Gruen,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witzerland 实验室组织架构1. 实验室领导班子主任:龚健雅党委书记:杨旭副书记:史振华2.研究单元(1)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研究室主任:朱庆,副主任:江万寿(2)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研究室主任:张良培,副主任:廖明生、秦前清(3)空间信息系统研究室主任:朱欣焰,副主任:吴华意、宋爱红(4)精密空间定位研究室主任:施闯(兼) ,副主任:章红平(5)3S集成与空间信息服务研究室主任:李清泉(兼),副主任:杨必胜、郭丙轩(6)多媒体通讯研究室主任:徐正全,副主任:沈未名(7)十一研究室主任:龚健雅(兼),副主任:眭海刚(8) 海洋监测与数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晓玲,副主任:翟京生(9)虚拟现实实验室主任:朱庆(兼)(10)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培训中心主任:李平湘(兼),副主任:许妙忠(11)Modis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主任:刘良明(12)深圳研发中心主任:邵振锋(13)系统与设备管理技术室主任:达汉桥副主任:胡振东3.党政办公室主任:李汉武副主任:万爱萍、石立特4.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刘秀英副主任:宋莉明、蔡列飞5.成果转化企业(1) 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 适普软件有限公司(3) 武大方略数码科技有限公司(4) 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5) 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徐霞客的主要著作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在去世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明朝万历四十一年至明崇祯十二年间(1613年—1639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在文学上的主要特点是:(1)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2)写景状物,力求精细,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远较前人游记细致入微;(3)词汇丰富,敏于创制;绝不因袭套语,落入窠臼;(4)写景时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同时注意表现人的主观感觉;(5)通过丰富的描绘手段,使游记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此外,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情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侯仁之、任美锷、陈述彭、周廷儒等知名学者、专家为代表,对徐霞客研究和评价进行了开拓性研究。突出的贡献有三:一、论述了徐霞客及其《游记》的科学价值;二、肯定了《游记》在地学史和世界科学史上的地位;三是运用历史唯物论观点,论述了产生《游记》的社会背景。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指出:“《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查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科学家的名字有哪些?

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科学家的名字有哪些?

科学家的名字有:1、泰勒斯,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2、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3、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享年77岁,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4、勒内·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5、屠呦呦,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泰勒斯,百度百科-阿基米德,百度百科-伽利略·伽利雷,百度百科-笛卡尔,百度百科-屠呦呦